
MSI 今 (6/7) 日稍早在今年第三場 MSIology 新品發表直播正式揭曉旗下搭載第 12 代 Intel Core HX 系列處理器的筆電大軍,包括「重磅回歸」的旗艦機皇 Titan GT77、燈效更絢麗的 Raider GE77 / GE67 HX、效能輕薄兼具的 Vector GP76 / GP66 HX 電競筆電,以及 CreatorPro X17 頂級行動工作站等新機,全系列處理器最高均可直上 16 核心的 Intel Core i9-12900HX,其擁有能與桌上型處理器比擬的 8 顆效能核心與 8 顆效率核心,最大 Turbo 功耗更可來到 150W,在筆電的機身實現桌機等級的效能表現!
▌Titan GT77 ▌

堪稱是「電競桌機殺手」的 MSI Titan GT 時隔 3 年回歸了!這次 MSI 也為新機皇 Titan GT77 開出了行動平台最強大的規格─Intel Core i9-12900HX 處理器及 NVIDIA GeForce RTX 3080 Ti 16GB GDDR6 獨立顯示卡,同時透過 MSI OverBoost 超增壓模式技術得以完全解放 CPU 及 GPU 的性能,在同時滿載的負荷情況下能夠帶來驚人的 250W 的組合功率(顯示卡的 175W + Intel Core HX 處理器的 75W),讓玩家完全制霸 3A 遊戲戰場。
- 筆電正面
- Cherry 鍵盤
- 尾端燈效
- RGB 龍盾 logo
外觀上雖然 Titan GT77 仍是 MSI 旗下最具份量的筆電,但厚度縮窄至 23mm、重量則來到 3.3Kg,相比 2019 年 Titan GT76 DT 的 33mm 厚度和 4.2Kg 重量,無疑更能為追求攜帶性的電競玩家所接受,整體造型也進一步融入了跑車的流線與肌肉感,過去給人的笨重感可說消失殆盡。既然作為旗艦機皇,豪華的 RGB 燈效也勢不可少,Titan GT77 在 A 件配置了 RGB 龍盾 logo,筆電尾端的進氣壩內側也換上投射式 Mystic Light 燈效,一整排點亮看起來有如超跑的底盤燈,氣勢十足

MSI 也攜手德國大廠 Cherry,在 Titan GT77 上採用 Cherry MX Ultra Low Profile 超薄式機械式鍵盤,帶來更精準的觸發反應及絕佳的回饋力道,鍵盤部左下角更直接以鏡面幻彩呈現 Cherry 的品牌標誌,當然這款筆電也具備單鍵 RGB 背光的特性,觸控板則是增大了 62%,一旁並設有指紋辨識器提供安全登入。Titan GT77 的顯示螢幕搭載 17.3 吋、最高 4K UHD (3840 x 2160) 解析度、120Hz 更新率的面板與 100% DCI-P3 廣色域,另外也可以發現到,螢幕下邊框的 MSI 字樣也換成了新版的幾何圖案、而非過去的小寫英文字母。
- 筆電內部組件
- 4 個 PCIe SSD 插槽
MSI Titan GT77 的內部組件設計也迎來許多亮點,專為旗艦機款設計的 Cooler Boost Titan 散熱模組除了採用四風扇、7 散熱管、6 出風口的散熱結構,也導入「相變式液態金屬」提升熱傳導的效率,幫助處理器效能推升至極限,能輕鬆應對重度負載的創意應用程式或 3A 遊戲。該機還具備了 4 個 DDR5-4800MHz 記憶體插槽(最高容量 128GB)、4 個 PCIe SSD 固態硬碟(最高 8TB 的儲存空間),後者還包括了一個 PCIe Gen 5.0 的規格,讓這台 3Kg 重的筆電無論性能或容量都能與桌機抗衡,而前一代的 2.5" SATA HDD 擴充槽則是被取消。
該機也具備了桌機等級的完整連接埠,包括USB 3.2 Gen2 Type-A、Thunderbolt 4、Mini DisplayPort、HDMI、RJ45 乙太網路插孔及 SD 讀卡機等。另外,鋰電池也由前代的 90Wh 提升至 99.9Wh 超大容量。
▌Raider GE77 / 67HX ▌

定位極致效能與亮眼設計的 Raider GE 系列,本次的 HX 新機進一步帶來超級有感的識別改造,據官方所說是注入奢華感

- Mystic Light 燈效
- MSI 與龍盾雷雕
- 龍盾浮雕
- 底蓋腳墊設計
那麼造型上有哪些大改呢?Raider GE77 / 67HX 在鈦深灰色金屬上蓋右側以雷雕呈現巨大的 MSI 標誌,中央的銀色龍盾 logo 則採浮雕的工藝,JB 覺得這樣的設計固然大膽,但對追求對稱的人來說可能不是那麼討喜啦


MSI 也特別強調與 OLED 面板大廠三星合作,在 Raider GE 67HX 搭載「全球首款 QHD 240Hz OLED 螢幕」(Raider GE 77HX 則為 UHD 120Hz 版本),並帶來 0.2ms 反應時間、100% DCI-P3 廣色域以及 1,000,000:1 的高對比度,此面板還經過了 VESA DisplayHDR True Black 600 認證,可令畫面的亮部更亮、暗部更富細節且黑色更深邃,為遊戲玩家打造旗艦級的視聽體驗。螢幕上緣的視訊鏡頭也升級到了 FHD 1080p 的規格,讓實況加倍清晰。
- 筆電尾端 I/O
- 筆電右側 I/O
- 筆電左側 I/O
Raider GE77 / 67HX 也具備完整的連接埠,包括 2 個 USB 3.2 Gen1 Type-A、1 個 USB 3.2 Gen1 Type-A (支援 DisplayPort 1.4)、USB 3.2 Gen2 Type-A、Thunderbolt 4、HDMI (支援 8K 60Hz / 4K 120Hz 輸出)以及 RJ45 乙太網路插孔,甚至連 SD 讀卡機都給在這款電競筆電上面了!
▌Vector GP76 / 66HX ▌

經過重新命名的 GP 系列(由後綴 Leopard 改為前綴 Vector),現在走的是兼具效能與輕薄的路線,不像 Titan 的穩重旗艦、Raider 的大膽奔放,強調「為效能而生」的新機 Vector GP76 / 66 HX 造型相對低調許多,但硬體同樣給出桌機等級的第 12 代 Intel Core HX、NVIDIA GeForce RTX 3080 Ti 配置。

採 Core Black 黑色的上蓋延續雷雕龍盾的設計,底蓋則與 Raider 系列一樣在橡膠腳墊上做文章,左下角銘牌則改印「MSI Vector GP」的字樣,官方重點圖也特別點出其支援兩個 DDR5 記憶體插槽,17.3 吋螢幕則是有 FHD 360Hz 和 QHD 165Hz 的規格可供選擇。另外,Vector GP76 / 66HX 也具備 RGB Mystic Light 燈效和系列一貫的 steelseries 單鍵 RGB 全彩背光鍵盤等特色。
▌CreatorPro X17 ▌

最後 MSI 也宣布將工作站筆電 Workstation 系列重塑為全新的「CreatorPro」系列,並揭曉首款產品 CreatorPro X17,這款頂級行動工作站最高提供第 12 代 Intel Core i9-12900HX 處理器,GPU 則可直上 NVIDIA RTX A5500 16GB GDDR6 繪圖卡,幫助專業設計族群處理棘手的高負載創意運算工作。而為滿足創作、建築、AI、VR、CAE 模擬、3D 渲染,甚至式航空工程面向的各種創作者需求,CreatorPro 系列均通過了 90% 以上的 ISV 獨立軟體供應商的專業認證,包括 Autodesk、Adobe、SIEMENS 以及達梭系統等繪圖設計軟體。
- True Pixel 螢幕
- 上蓋設計
- 型號字樣
CreatorPro X17 搭載 17.3 吋 True Pixel 顯示螢幕,具備 100% DCI-P3 廣色域、Delta E 小於 2 的色彩精準度以及 Calman Verified 認證,後者代表面板在出廠即經過獨立色彩校正,至於螢幕更新率則是 120Hz。這台頂級行動工作站與 Titan GT77 享有相同的設計語彙,象徵毫不妥協的旗艦效能,並且與現行的 Creator 創作者系列作出差異化,從發表會直播片段看來,CreatorPro X17 應該就沒有 Titan 的繽紛 RGB 燈效了,不過鍵盤部還是具備白色背光,而左下角的鍵盤咬花也印上了該型號的白色字體,玻璃材質的觸控板則是進一步增大至 130 x 82mm。
連接埠方面則是給出 3 個 USB 3.2 Gen2 Type-A、2 個 Thunderbolt 4,以及 HDMI 2.1、Mini DisplayPort、UHS-III SD 讀卡機 和 RJ45 乙太網路插孔各一個。
- True Color 新增功能
- 出廠校色報告
MSI Creator 系列向來會內建的《True Color》應用程式,伴隨著 CreatorPro X17 的發表新增了 view report 功能,可直接查看由 Calman 認證的面板校色報告,上圖右的介面能夠看到當前色域是否與目標符合(一旁會顯示目標色域、白點與伽馬值等),提供這樣詳細的校色報告給使用者堪稱是業界首見。

以上就是今天 MSIology 所發表的四大新品的介紹,相比年初 CES 那場感覺只是升級到第 12 代處理器,這次可以說是內外有感的進化!不僅 Core i9 HX 處理器的頂級效能令人期待,在筆電的設計上也都照顧到了不同面向與系列

那麼,是久違榮耀回歸的 Titan GT 電競機皇、結合高效能與科幻燈效的 Raider GE、改名再出發的 Vector GP,抑或是全新頂級工作站 CreatorPro X17 最讓你期待呢?歡迎在下方留言一起討論~~
(圖片來源:MS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