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I Raider 18 HX AI A2XWIG 獨家實測|260W 總功率的龍魂電競猛獸

MSI Raider 18 HX AI A2XWIG 獨家實測|260W 總功率的龍魂電競猛獸
繼昨天為各位帶來搭載 NVIDIA GeForce RTX 5090 筆電 GPU 的 Razer Blade 16 後,今天再為各位帶來 MSI 在今年 CES 大展上發表的全新 Raider 18 HX AI A2XW 電競筆電的獨家實測,這款被 MSI 定位在高階效能電競筆電的 Raider 18 HX AI A2XW,搭載最新 Intel Core Ultra 系列處理器與 NVIDIA GeForce RTX 50 系列顯示卡,透過 MSI OverBoost Ultra 超增壓技術能達成 260W 總功耗效能輸出。而為了應對高階效能輸出,Raider 18 HX AI 更採用 3D 散熱底座設計,結合雙風扇與最多七根熱導管,並特別針對全新 PCIe Gen 5 SSD 配備專屬導熱管,藉以實現優異的溫控表現。

MSI Raider 18 HX AI 承襲 MSI 一貫銳利俐落的設計語彙,採用沉穩黑與熱血紅的雙色調搭配,同時融入 Raider 系列經典的矩陣炫光燈條,透過自訂燈效讓每位玩家能展現專屬風格。升級後的全尺寸數字鍵區與方向鍵,則近一步優化遊戲操作的精準度與舒適度,同時配備最新規格的 Thunderbolt 5、DDR5-6400MHz 記憶體,以及後置 I/O 設計等硬體配備。此外,18 吋 UHD+ 120Hz 高解析規格的顯示螢幕,也能帶給玩家與專業創作者近一步的視覺提升。

本文布萊恩一樣會為各位帶來 MSI Raider 18 HX AI A2XWIG 的詳細介紹與完整的效能實測,包含實機遊戲、AI 運算能力、主要硬體等項目,並透過詳盡的分析,讓各位能對這款新世代筆電有更完整的認識。下方也同步提供文章段落的傳送門,對特定效能實測有興趣的話,可以直接選擇段落閱讀

外觀設計與配置
MSI Center 應用程式
處理器效能解析
記憶體與快取記憶體效能解析
硬碟讀寫效能解析
AI 運算效能
圖形運算效能解析
實機遊戲效能解析
散熱效能實測
綜合效能解析
心得總結

MSI Raider 18 HX AI A2XWJG-026TW 重點規格:

作業系統:
Windows 11 Pro
處理器:
Intel Core Ultra 9 285HX 24cores (8 P-cores + 16 E-cores)
顯示晶片:
NVIDIA GeForce RTX 5080 筆記型電腦 GPU 16GB GDDR7
Up to 2280MHz Boost Clock 175W Maximum Graphics Power with Dynamic Boost.
Max 260W CPU-GPU Power with MSI OverBoost Technology.
Full-Power GPU Design
儲存裝置:
2TB NVMe PCIe Gen5x4 SSD w/o DRAM + 2TB NVMe PCIe Gen4x4 SSD
記憶體:
64GB DDR5-6400MHz(32GB+32GB 雙通道)/ 雙插槽,最高可擴充至 96GB(48GB x 2)
顯示螢幕:
18 吋 UHD+ 3840 x 2400(Mini LED)/ 120Hz 螢幕更新率 / IPS 等級 / 100% DCI-P3 / VESA DisplayHDR 1000 認證)
I/O 埠:
2x Thunderbolt 5 (DisplayPort/ Power Delivery 3.1)
3x Type-A USB3.2 Gen2
SD 記憶卡讀卡機
HDMI 2.1 (8K @ 60Hz / 4K @ 120Hz)
3.5mm 耳機 / 麥克風複合式插孔
RJ-45 有線網路孔
通訊:
Gigabit Ethernet (up to 2.5GbE)
Intel Killer Wi-Fi 7 BE1750, Bluetooth v5.4
電池和電源變壓器:
4-Cell 99.9 Whrs 可充電式鋰離子聚合物電池 / 400W 電源變壓器
尺寸:
404 x 307.5 x 24-32.05 mm
重量:
3.6Kg
官方售價:
137,900 元

▍外觀設計與配置

筆電 A 件
MSI Raider 18 HX AI A2XWIG 獨家實測|260W 總功率的龍魂電競猛獸
發光龍盾
MSI Raider 18 HX AI A2XWIG 獨家實測|260W 總功率的龍魂電競猛獸

MSI Raider 18 HX AI A2XWIG 延續前代 Raider 18 HX 的外型設計風格,簡單的說就是沒有太過明顯的外觀變動,同樣以霧面黑搭配紅色斜紋裝飾條,為使用者們帶來充滿品牌元素與電競視覺風格。當然留下指紋油污的缺點依舊還是存在,能透過隨附的鍵盤保護清潔布隨時進行擦拭,而螢幕上蓋的龍魂盾徽也具備 RGB 燈效,這也算是 Raider 18 系列電競筆電的定番設計。

筆電前端
MSI Raider 18 HX AI A2XWIG 獨家實測|260W 總功率的龍魂電競猛獸
矩陣炫光燈條
MSI Raider 18 HX AI A2XWIG 獨家實測|260W 總功率的龍魂電競猛獸
右側 I/O
MSI Raider 18 HX AI A2XWIG 獨家實測|260W 總功率的龍魂電競猛獸
筆電尾端
MSI Raider 18 HX AI A2XWIG 獨家實測|260W 總功率的龍魂電競猛獸
左側 I/O
MSI Raider 18 HX AI A2XWIG 獨家實測|260W 總功率的龍魂電競猛獸

機身前端則有採用全新矩陣炫光燈條設計的 Mystic Light 全景炫光燈效設計,除延續前代的風格設計外,也搭配可調整的動態燈效,讓使用者能自行定義燈效風格;機身尾端同樣也備有紅色斜紋裝飾條,此外也配置有 RJ-45 有線網路插孔、電源輸入插孔與 HDMI 2.1 (8K @ 60Hz / 4K @ 120Hz)端子,加上筆電左右兩側搭載的兩個 Thunderbolt 5 連接埠,以及三個 USB 3.2 Gen2 Type-A 傳輸埠、SD 記憶卡插槽與 3.5mm 複合音源插孔,共同組成 Raider 18 HX AI 的 I/O 埠。另外,也可以機身左右兩側同樣具備紅色斜紋裝飾條的散熱孔。

顯示螢幕
MSI Raider 18 HX AI A2XWIG 獨家實測|260W 總功率的龍魂電競猛獸
螢幕解析度
MSI Raider 18 HX AI A2XWIG 獨家實測|260W 總功率的龍魂電競猛獸
視訊鏡頭與麥克風
MSI Raider 18 HX AI A2XWIG 獨家實測|260W 總功率的龍魂電競猛獸

MSI Raider 18 HX AI A2XWIG 與前代相同,均搭載 18 吋 IPS 等級 MiniLED 顯示螢幕,具備 16:10 螢幕比例、120Hz 螢幕更新率、100% DCI-P3 色域範圍、VESA DisplayHDR 1000 認證,以及防眩光霧面塗層,螢幕解析度最高支援到 UHD+ 3840 x 2400 並採四面窄邊框設計,螢幕上方中央則配置 IR FHD HDR 視訊鏡頭,並備有實體攝影鏡頭遮罩與雙陣列式麥克風,使用者可以透過內建的 MSI Center 應用程式中的 AI 語音降噪與 AI 視訊降噪功能來優化語音通話時的畫質與音效。

色域覆蓋測試
MSI Raider 18 HX AI A2XWIG 獨家實測|260W 總功率的龍魂電競猛獸
顯示螢幕詳細資訊
MSI Raider 18 HX AI A2XWIG 獨家實測|260W 總功率的龍魂電競猛獸

根據實測結果,這塊 Mini LED 螢幕在色域涵蓋方面具備 100% sRGB、98.6% DCI-P3 及 83.9% Adobe RGB,色域容積更進一步達到 143.3% sRGB、101.5% DCI-P3 與 98.7% Adobe RGB,不僅能完整呈現常見的色彩空間,也具有更廣的色彩潛能。色彩準確度方面,此螢幕的 ΔE*76 色差值平均僅 0.08,最大值為 2.13,RMS 為 0.24,屬於專業等級水準,足以應付嚴格的商業校色需求。此外,實測平均亮度達 761.05 cd/m²,對於室內或戶外的遊覽體驗上也沒有太大的問題。

筆電 C 件
MSI Raider 18 HX AI A2XWIG 獨家實測|260W 總功率的龍魂電競猛獸
數字按鍵與指紋辨識裝置
MSI Raider 18 HX AI A2XWIG 獨家實測|260W 總功率的龍魂電競猛獸
半透明鍵帽
MSI Raider 18 HX AI A2XWIG 獨家實測|260W 總功率的龍魂電競猛獸
RGB 鍵盤背光
MSI Raider 18 HX AI A2XWIG 獨家實測|260W 總功率的龍魂電競猛獸

筆電 C 件部分,則可以看到同樣採用與 Steelseries 合作打造的單鍵 RGB 背光全尺寸鍵盤,同時配有搭配獨立數字按鍵以及獨立的 Copilot 功能按鍵,另有可以看到在電源啟閉按鍵、四向操作按鍵與 WASD 按鍵也具備半透明與特殊蝕刻字樣的設計。鍵盤左右兩側則擁有 Dynaudio 所打造的六組揚聲器音響系統,由 4 顆 2W 全音域喇叭單體與 2 顆 2W 低音單體所構成,透過有線耳機連接 3.5mm 音源插孔後,更可支援 Hi-Res 高解析音樂格式播放。下方的加大尺寸觸控板則具備手勢操作與多點觸控功能,右側置腕處則可看到指紋辨識裝置,用來搭配 Windows Hello 進行生物辨識安全性登入使用。

筆電 D 件
MSI Raider 18 HX AI A2XWIG 獨家實測|260W 總功率的龍魂電競猛獸
3D 散熱底座
MSI Raider 18 HX AI A2XWIG 獨家實測|260W 總功率的龍魂電競猛獸
散熱系統
MSI Raider 18 HX AI A2XWIG 獨家實測|260W 總功率的龍魂電競猛獸
PCIe Gen 5 SSD
MSI Raider 18 HX AI A2XWIG 獨家實測|260W 總功率的龍魂電競猛獸
無線晶片
MSI Raider 18 HX AI A2XWIG 獨家實測|260W 總功率的龍魂電競猛獸
記憶體插槽
MSI Raider 18 HX AI A2XWIG 獨家實測|260W 總功率的龍魂電競猛獸
PCIe Gen 4 SSD
MSI Raider 18 HX AI A2XWIG 獨家實測|260W 總功率的龍魂電競猛獸
鋰電池與揚聲器
MSI Raider 18 HX AI A2XWIG 獨家實測|260W 總功率的龍魂電競猛獸

筆電 D 件則為一體式底蓋板設計,並備有左右兩個進風散熱孔,靠近筆電尾端則備有 3D 散熱底座,透過稍微架高筆電機身來增加散熱效能。底蓋中央則可看到四個放射性的紅色飾條,能與散熱孔處的設計進行呼應,當然 Raider 產品品名字樣也被蝕刻在這個位置。機身內部首先可以看到 MSI 獨家 Cooler Boost 5 散熱系統,具備雙散熱風扇、六根導熱管與 3D 立體散熱結構,另外右側散熱風扇下方,則有專為最新的 PCIe Gen 5 SSD 所配置得專屬 SSD 的散熱導管。

此外,內部的零組件部分還包括 Intel Killer Wi-Fi 7 BE1750 無線網路晶片、四個記憶體插槽(最大支援 192GB 記憶體容量),以及另外一個 M.2 NVMe PCIe Gen 4 SSD 插槽,可供未來使用者擴充與升級使用。另外還可以看到內建的立體聲揚聲器,以及 Mystic Light 全景炫光燈條,還有內建的 4Cell 99.9Wh 規格的充電式鋰電池等零組件配置。

筆電重量
MSI Raider 18 HX AI A2XWIG 獨家實測|260W 總功率的龍魂電競猛獸
變壓器規格
MSI Raider 18 HX AI A2XWIG 獨家實測|260W 總功率的龍魂電競猛獸
變壓器重量
MSI Raider 18 HX AI A2XWIG 獨家實測|260W 總功率的龍魂電競猛獸

非定位在輕薄便攜的 MSI Raider 18 HX 系列電競筆電,實際測量筆電本體的重量為 3.56Kg,至於隨機附上的 400W 電源供應器與電源線的總重量則為 1.36Kg,正式超前代 330W 為 985g 的重量配置,筆電加上變壓器的重量就接近 5Kg,用於室內環境下短距離移動還算可行,但要將這款筆電當作外出主力的工作娛樂機,我想 MSI 旗下的 Stealth 系列會是更好的選擇。

▍MSI Center 應用程式

硬體監控
MSI Raider 18 HX AI A2XWIG 獨家實測|260W 總功率的龍魂電競猛獸
AI 智慧引擎
MSI Raider 18 HX AI A2XWIG 獨家實測|260W 總功率的龍魂電競猛獸
使用情境
MSI Raider 18 HX AI A2XWIG 獨家實測|260W 總功率的龍魂電競猛獸
一般設定
MSI Raider 18 HX AI A2XWIG 獨家實測|260W 總功率的龍魂電競猛獸
True Color
MSI Raider 18 HX AI A2XWIG 獨家實測|260W 總功率的龍魂電競猛獸
AI 智慧降噪專業版
MSI Raider 18 HX AI A2XWIG 獨家實測|260W 總功率的龍魂電競猛獸

Raider 18 HX AI A2XWIG 同樣可透過內建的 MSI Center 應用程式,來進行硬體監控、使用情境設定等功能,在極致效能模式下,也有進階設定讓使用者能針對 GPU 進行超頻設定,另也提供散熱風扇的散熱模式切換,以及 MUX 顯卡直連的模式切換選項,但在設定後需要重新啟動電腦才算切換完成。此外,內建的微星 AI 智慧引擎,能針對不同的應用程式,以機器學習方式來給予關鍵硬體最合適的效能輸出,最後各位相當熟悉的 AI 智慧語音與喇叭降噪,則能提供更優異的視訊會議影音內容。

線上更新
MSI Raider 18 HX AI A2XWIG 獨家實測|260W 總功率的龍魂電競猛獸
服務選單
MSI Raider 18 HX AI A2XWIG 獨家實測|260W 總功率的龍魂電競猛獸
功能集
MSI Raider 18 HX AI A2XWIG 獨家實測|260W 總功率的龍魂電競猛獸
進階設定
MSI Raider 18 HX AI A2XWIG 獨家實測|260W 總功率的龍魂電競猛獸
風扇轉速
MSI Raider 18 HX AI A2XWIG 獨家實測|260W 總功率的龍魂電競猛獸

此外,使用者也可自行從應用程式中心,下載像是 True Color、Mystic Light 燈效等應用程式,另外還有效能分析、遊戲畫面擷取、MSI 遊戲助手、硬體檢測等。另外在支援選單中,也備有線上客服與報修的系統,為使用者帶來更便利的使用與售後服務體驗。

▍處理器效能解析

處理器資訊
MSI Raider 18 HX AI A2XWIG 獨家實測|260W 總功率的龍魂電競猛獸
CPU-Z 處理器效能
MSI Raider 18 HX AI A2XWIG 獨家實測|260W 總功率的龍魂電競猛獸
CINEBENCH R20
MSI Raider 18 HX AI A2XWIG 獨家實測|260W 總功率的龍魂電競猛獸
CINEBENCH R23
MSI Raider 18 HX AI A2XWIG 獨家實測|260W 總功率的龍魂電競猛獸
X264 FHD Benchmark
MSI Raider 18 HX AI A2XWIG 獨家實測|260W 總功率的龍魂電競猛獸

MSI Raider 18 HX AI A2XW 所搭載的 Intel Core Ultra 9 285HX 處理器,為全新 Arrow Lake 架構處理器,採用 8 個高效能 P-core 搭配 16 個節能 E-core,總計 24 核心、32 線程規格架構。其最高單核時脈可達 5.2GHz,並擁有 36MB 的 L3 快取。從 CPU-Z 測試軟體中,顯示其運行電壓為 1.139V,穩定性與高頻兼具,展現旗艦級平台的強勁潛力。

在 CPU-Z 測試中,這顆處理器的單核分數達 880.4 分,多核效能分數則達 18,589 分。而在 Cinebench 系列測試中,在 Cinebench R20 測得 16,180 分的多核效能成績,在 R23 中更是以 37,201 分成為該測試軟體中的處理器效能冠軍,單核效能表現也有 2,251 分的優異表現,最後在 MP Ratio 可達 16.53,顯示其多工處理能力極具效率。除了綜合運算效能外,Intel Core Ultra 9 285HX 在 x264 FHD Benchmark 測試中,以 124.4 fps 的效能表現,超越傳統工作站等級的雙 Xeon 或高階桌機處理器,無論是 4K 影片轉檔或高畫質直播推流,都能提供即時穩定的輸出效能。

從實測的效能優勢來看,Intel Core Ultra 9 285HX 處理器多核與單核的效能表現皆屬旗艦等級,尤其在搭配 Raider 18 HX AI 內建 OverBoost Ultra 超增壓技術,在超頻高功耗釋放設定下,也能長時間維持穩定高效輸出,適合高負載遊戲、3D 渲染與 AI 運算等使用情境。其內建支援 AVX-VNNI、FMA3 等進階指令集,也讓本機在進行邊緣 AI 或小型語言模型推論時效能也能同樣出色。

然而,需注意的是此等效能表現也仰賴筆電具備足夠的電力與散熱空間。若在無法啟動極致效能模式或使用較低功率的供電條件下,這顆處理器的潛力就無法完全發揮,因此建議各位在 AC 電源與效能模式開啟狀態下使用,才能真正感受到 Intel Core Ultra 9 285HX 處理器帶來的完整效能。

▍記憶體與快取記憶體效能解析

MSI Raider 18 HX AI A2XWIG 獨家實測|260W 總功率的龍魂電競猛獸
MSI Raider 18 HX AI A2XW 採用 64GB DDR5-6400MHz 雙通道記憶體模組,根據 CPU-Z 與 AIDA64 測試軟體的詳細資訊來看,主要記憶體能以 3192MHz 實體頻率進行運作(等效 6400MT/s),搭配 Intel Arrow Lake-HX 平台,能夠充分發揮高速資料傳輸優勢,其時序設定則為 52-51-51-102,強調穩定與效能兼具。

在 AIDA64 Cache 與 Memory Benchmark 測試中,記憶體的讀取速度達 93,956 MB/s,寫入速度為 87,185 MB/s,而複製速度也有 91,276 MB/s 的水準,展現出極佳的傳輸讀寫能力。在高頻 DDR5 架構的加持下,這樣的效能表現大幅超越前一代 DDR4 平台,更適合處理大量即時資料,像是 3D 渲染、影片編碼、AI 模型加載等需求。此外,記憶體延遲為 108.8 ns,在筆電等級 DDR5 中則僅屬於中規中矩的效能表現。

內建 64GB 記憶體已遠遠高於目前大多數筆電常見的 16GB 或 32GB 配置,讓使用者能輕鬆運行大型專案、多工剪輯甚至 AI 推論模型的需求,無需擔心資源不足或需頻繁讀寫硬碟來進行效能補償。此外,與 Intel Core Ultra 9 285HX 處理器的 24 核心架構搭配後,也能有效消化高核心數所帶來的併行資料壓力,讓系統反應與運作效率更進一步提升。不過,雖說記憶體延遲雖屬正常範圍,但相較部分可手動調校的桌機平台仍略高,可能在對延遲極為敏感像是專業電競或低延遲模擬的應用中有潛在疑慮。

根據 AIDA64 測試結果,這顆處理器在 L1 快取的讀取速度達到 1,153.5 GB/s,資料複製速度為 1,017.6 GB/s,延遲僅 1.7ns,展現極佳即時反應能力。這一層快取主要針對於每個核心的基本指令與資料緩存,透過極低延遲協助維持處理器 pipeline 的穩定流暢,適合用於高 FPS 遊戲、輸入延遲敏感操作或快速資料抓取的環境。而向下銜接的 L2 快取記憶體,其讀取速度為 871.35 GB/s,延遲為 4.2ns,提供單一核心或核心群組進行中階資料暫存與查找的高速通道。這一層快取常見於多執行緒應用中,協助降低主記憶體訪問頻率,對於虛擬機運行、程式編譯與影片編碼等工作負載具有關鍵性幫助。

L3 快取記憶體主要則是用於處理器核心間協調與大量資料共享任務,Intel Core Ultra 9 285HX 配備高達 36MB 容量的共享 L3 快取,實際測得讀取速度為 713.54 GB/s、複製速度 676.63 GB/s,延遲為 22.9ns。雖然延遲略高於前兩層,但其大容量設計能有效處理多核心協作任務,能大幅降低跨核心資料交換所需的時間,特別是在 AI 推論、大型模型執行與 3A 級遊戲載入等情境中展現明顯效能優勢。

▍硬碟讀寫效能解析

SSD 資訊 PCIe Gen4
MSI Raider 18 HX AI A2XWIG 獨家實測|260W 總功率的龍魂電競猛獸
SSD 資訊 PCIe Gen5
MSI Raider 18 HX AI A2XWIG 獨家實測|260W 總功率的龍魂電競猛獸
Crystal Disk Benchmark
MSI Raider 18 HX AI A2XWIG 獨家實測|260W 總功率的龍魂電競猛獸
TxBench
MSI Raider 18 HX AI A2XWIG 獨家實測|260W 總功率的龍魂電競猛獸
AS SSD Benchmark
MSI Raider 18 HX AI A2XWIG 獨家實測|260W 總功率的龍魂電競猛獸
PCMark 10 硬碟效能
MSI Raider 18 HX AI A2XWIG 獨家實測|260W 總功率的龍魂電競猛獸

MSI Raider 18 HX AI A2XW 搭載雙 2TB NVMe SSD,分別為 Samsung MZVL22T0HDLB(NVMe 1.3) 與 Phison ESR02TBTLCA3-E1J(NVMe 2.0) 控制器,組成 Intel RAID 0 陣列,總容量達 約 4TB(實際容量 3.81TB),並透過 PCIe Gen4x4 與 PCIe Gen5x4 傳輸介面發揮高速傳輸優勢。

實際測試方面,CrystalDiskMark 測得 SEQ1M Q64T4(循序讀寫)分別達 13,896 MB/s 與 9,620 MB/s,寫入與讀取效能雙雙突破萬兆級別,顯示在 RAID 0 模式下已超越前代單顆 PCIe Gen4 SSD 實際帶寬上限。隨機 4K Q32T16 的讀寫速度表現也相當優異,讀取為 750.66 MB/s,寫入達 449 MB/s,對應日常應用與大型遊戲載入均有極快回應時間。

在 TxBENCH 測試中,Phison SSD 循序讀寫速度也有 9,154 MB/s 及 5,127 MB/s 的表現,4K 隨機表現為 398 MB/s(讀取)與 476 MB/s(寫入),這表示硬碟具備優異的小檔案存取效率,適合工作負載高度碎片化的環境,如多軌影片剪輯與程式編譯等。

在 AS SSD Benchmark 測得 RAID 0 組合的綜合得分為 4,544 分,其中 4K-64 Thread 測試達到超過 1,200 MB/s 的多執行緒讀寫能力,加上平均存取時間僅為 0.025–0.031ms,展現出接近零延遲的即時資料存取速度,對於需要大量快取或臨時資料交換像是 AI 推論與即時特效處理環境下具有一定的優勢。

最後在 PCMark Storage Test 的全系統碟效能評比中,該 RAID 組合獲得 1,030 分,對應平均存取速率 159.13 MB/s,表現位於高階筆電前段班水準,且測試期間 CPU 維持高頻運作,未見嚴重 I/O 降頻或瓶頸跡象,足見 MSI 針對這款筆電的調校與散熱規劃相當完整。

▍AI 運算效能

Windows ML Float32_CPU
MSI Raider 18 HX AI A2XWIG 獨家實測|260W 總功率的龍魂電競猛獸
Windows ML Float32_內顯
MSI Raider 18 HX AI A2XWIG 獨家實測|260W 總功率的龍魂電競猛獸
Windows ML Float32_GPU
MSI Raider 18 HX AI A2XWIG 獨家實測|260W 總功率的龍魂電競猛獸
NVIDIA TensorRT Float32
MSI Raider 18 HX AI A2XWIG 獨家實測|260W 總功率的龍魂電競猛獸

MSI Raider 18 HX AI A2XWIG 在 AI 運算能力測試部分,首先在 CPU 測試模式下的效能分數為 173 分,推論延遲方面,MobileNet V3 僅需 1.09ms,ResNet 50 為 7.94ms,較複雜的 YOLO V3 和 Real-ESRGAN 模型分別為 48.27ms 與 2199.64ms。這代表如僅依靠 CPU,Raider 18 HX 也已具備執行大部分 AI 任務的基本能力,適合進行開發環境的前期模擬與輕量化部署。

進一步測試內顯 Intel Graphics GPU,其效能分數則為 132 分,整體效能略遜於 CPU,尤其在高負載模型如 YOLO V3(99.4ms)與 Real-ESRGAN(2143.32ms)方面表現不佳,延遲明顯偏高。這表示 Intel Graphics 雖具備一定推論加速能力,但在面對多層卷積與影像超解析應用時仍略顯吃力。效能明顯提昇的轉折來自於 RTX 5080 筆電 GPU,在一般 Windows ML Float32 測試模式下,所獲得的效能分數為 971 分,在 MobileNet V3 僅需 0.54ms、ResNet 50 為 1.29ms,YOLO V3 也僅需 6.3ms,即便是負載最高的 Real-ESRGAN,也能將延遲控制於 102.38ms 內,為 CPU 測試結果的 1/20。這也證明 RTX 5080 筆電 GPU 已具備足夠的深度學習即時運算能力,適合大量 AI 推論部署或工程開發使用。

而在 NVIDIA TensorRT 加速框架的測試環境中,效能總分則來到 1,422 分,各模型推論速度則分別為 MobileNet V3 僅需 0.21ms、ResNet 50 為 1.00ms、YOLO V3 降至 5.24ms,而 Real-ESRGAN 也壓縮至 134.25ms。這樣的測試結果,展現 NVIDIA TensorRT 在模型最佳化與硬體資源調度上的優勢,讓 Raider 18 HX AI 在進行高頻即時 AI 視覺推論時,不僅速度快,也更加穩定並具備高並行性,相當適合在 AI 影像識別、邊緣計算與智慧製造等場景下應用。

整體而言,MSI Raider 18 HX AI A2XWIG 的 AI 運算能力具備高度彈性與擴展性,能針對不同負載情境選擇最合適的運算資源,開發者可於 CPU 上進行前期模擬、內顯 GPU 執行低功耗任務,而高效推論與實務部署則可依賴 RTX 5080 筆電 GPU 與 TensorRT 加速。唯一需要留意的是,在非最佳化環境下,像是 Real-ESRGAN 這類高負載的運算,僅透過 CPU 或內顯上仍有延遲過高問題,建議開發時應優先啟用獨顯來搭配使用。

AI Image Generation_Stable Fusion 1.5(FP16)
MSI Raider 18 HX AI A2XWIG 獨家實測|260W 總功率的龍魂電競猛獸
AI Image Generation_Stable Fusion 1.5(INT8)
MSI Raider 18 HX AI A2XWIG 獨家實測|260W 總功率的龍魂電競猛獸
AI Image Generation_Stable Fusion XL(FP16)
MSI Raider 18 HX AI A2XWIG 獨家實測|260W 總功率的龍魂電競猛獸
AI Text Generation Benchmark
MSI Raider 18 HX AI A2XWIG 獨家實測|260W 總功率的龍魂電競猛獸

接著來看到 AI 圖像生成與大型語言模型推理的 AI 運算效能表現,首先在 AI 圖像生成測試方面,該機搭載的 RTX 5080 筆電 GPU 在 Stable Diffusion 1.5 INT8 精度模式下取得 34,050 的高分,平均僅需 0.918 秒即可完成一張圖像生成。相較於相同模型的 FP16 精度模式(分數 2,986,平均耗時 2.093 秒/張),INT8 推論不僅效率翻倍,耗電與溫控壓力亦相對較低。這樣的測試結果顯示 Raider 18 HX AI 能夠充分發揮 TensorRT 推論引擎優勢,在 INT8 精度下提供高度優化的效能表現。至於使用更高階模型 Stable Diffusion XL(FP16 模式)進行測試時,雖然效能分數下降至 2,526 分,平均耗時上升至 14.845 秒/張,不過這樣的測試結果屬於大型模型中常見現象,亦證明這款筆電具備執行高解析度、複雜生成模型的運算潛力。

而在 AI 大型語言模型分析測試中,根據 ONNXRuntime DirectML 引擎測試,這款筆電在 Phi 3.5 模型上取得 3,981 的綜合分數,平均延遲僅 0.258 秒,吞吐速率達到 159.87 tokens/s,屬於當前高階效能筆電中相當優異的表現。此外,這款筆電在 Mistral 7B、LLaMA 3 與 LLaMA 2 等模型上的表現同樣也相當穩定性,能夠兼顧多種不同模型架構的本地部署與執行。

然而,像是執行 Stable Diffusion XL 這類大型模型,生成時間偏長,這也表示即便搭載 Intel Core Ultra 9 處理器與 RTX 5080 筆電 GPU 的情況下,在面對高解析度、長步驟的複雜任務時仍受限於筆電散熱與功耗設定。此外,雖然在大型語言模型下的效能表現優異,不過在 LLaMA 2 這類較舊或未經最佳化的模型中,其每秒 tokens 數(僅 59.02 tokens/s)相對偏低,顯示在不同模型架構間仍存在推論效率落差。


▍圖形運算效能解析

3DMark Fire Strike
MSI Raider 18 HX AI A2XWIG 獨家實測|260W 總功率的龍魂電競猛獸
3DMark Fire Strike Extreme
MSI Raider 18 HX AI A2XWIG 獨家實測|260W 總功率的龍魂電競猛獸
3DMark Fire Strike Ultra
MSI Raider 18 HX AI A2XWIG 獨家實測|260W 總功率的龍魂電競猛獸
3DMark Time Spy
MSI Raider 18 HX AI A2XWIG 獨家實測|260W 總功率的龍魂電競猛獸
3DMark Time Spy Extreme
MSI Raider 18 HX AI A2XWIG 獨家實測|260W 總功率的龍魂電競猛獸
3DMark Steel Nomad
MSI Raider 18 HX AI A2XWIG 獨家實測|260W 總功率的龍魂電競猛獸
3DMark Speed Way
MSI Raider 18 HX AI A2XWIG 獨家實測|260W 總功率的龍魂電競猛獸

在圖形運算效能實測部分,首先在 Fire Strike 系列測試中,Raider 18 HX AI 分別於標準版、Extreme 與 Ultra 模式中獲得 39,457、26,978 與 14,898 的高分,反映其在 1080p、1440p 到 4K 渲染解析度下皆能穩定輸出。尤其是在 1440p Ultra 環境設定下仍可運行《Battlefield V》達 200 FPS 以上,顯示其具備極強的遊戲處理能力。在實際測試中,筆電 GPU 的時脈與功耗曲線也呈現穩定狀態,未出現明顯降頻的狀況,代表其散熱模組與電源調校具備良好協同效能。

而在 Time Spy 與 Time Spy Extreme 測試,Raider 18 HX AI 則分別獲得 20,722 與 11,038 分的效能分數,其中顯示卡單項得分達 21,461 與 10,672,這表示 RTX 5080 筆電 GPU 確實是相當高階的獨立顯卡。在極限模式下,依然能於 1440p Ultra 環境維持 200 FPS 以上表現,證明其能輕鬆應對市場中 3A 遊戲的渲染與即時物理模擬處理。至於在 Time Spy 測試模式下,CPU 的效能分數也來到 17,339,這就表示 Intel Core Ultra 9 285HX 處理器與 RTX 5080 筆電 GPU 的雙引擎協同展現出效能極高的整合性。

最後,在較新推出的 DX12 基準測試項目 Steel Nomad 與 Speed Way 中,這款筆電也分別取得 5,166 分與 5,741 分,對應 FPS 則為 51.66 與 57.41。這類新世代測試工具強調對即時光影追蹤與計算著色單元負載的掌握度,Raider 18 HX AI 在此項目表現雖不如 Fire Strike 系列優異,但仍具備流暢使用門檻。

DirectX 光線追蹤功能
MSI Raider 18 HX AI A2XWIG 獨家實測|260W 總功率的龍魂電競猛獸
NVIDIA DLSS 功能
MSI Raider 18 HX AI A2XWIG 獨家實測|260W 總功率的龍魂電競猛獸

最後,在 DirectX 光線追蹤功能測試中,這款筆電獲得平均 66.26 FPS 的效能表現,這代表使用者可在開啟光線追蹤的遊戲設定下,於 4K 高解析度下享受更優異且精細的畫面表現。搭配 NVIDIA GeForce RTX 5080 筆電 GPU 擁有 7680 個 CUDA 核心、高達 896 GB/s 記憶體頻寬與 16GB GDDR7 記憶體的高階規格,也提供極高的光線追蹤即時運算能力。

再來看 DLSS 功能測試,當 DLSS 功能關閉時,平均僅有 30.98 FPS,而啟用 DLSS 後則大幅提升至 114.19 FPS,效能差異來到 4 倍,顯示出 NVIDIA 第五代 Tensor 核心與 DLSS 4 技術對於影像預測與超解析度還原方面的深度優化。這也讓這款筆電在高解析度畫質設定下,仍能兼顧流暢性與細節,對於遊戲玩家與內容創作者而言,也是絕佳的效能表現。

V-Ray 6_CPU
MSI Raider 18 HX AI A2XWIG 獨家實測|260W 總功率的龍魂電競猛獸
V-Ray 6_GPU CUDA
MSI Raider 18 HX AI A2XWIG 獨家實測|260W 總功率的龍魂電競猛獸
V-Ray 6_GPU RTX
MSI Raider 18 HX AI A2XWIG 獨家實測|260W 總功率的龍魂電競猛獸
Blender 渲染效能(CPU)
MSI Raider 18 HX AI A2XWIG 獨家實測|260W 總功率的龍魂電競猛獸
Blender 渲染效能(GPU)
MSI Raider 18 HX AI A2XWIG 獨家實測|260W 總功率的龍魂電競猛獸

在 V-Ray CPU 測試中,Intel Core Ultra 9 285HX 處理器的 24 核心架構以高達 5.79GHz 的時脈跑出 40,221 vsamples 的成績,展現出優異的多執行緒處理能力,能夠有效應對複雜的光影運算與高負載渲染任務。而在 GPU 渲染測試方面,RTX 5080 筆電 GPU 則透過 CUDA 模式取得 4,650 vpaths,並在啟用 RTX 光線追蹤技術後一舉提升至 7,508 vpaths,反映出其對於光影模擬與即時渲染的高度支援,尤其適合需要細緻材質與真實光效的場景製作。

另外在 Blender 渲染測試結果部分。在 Blender 4.4.0 的標準場景測試中,CPU 獲得 547.07 分的效能分數,雖僅列入前 39% 排名,表現偏向中等,但在 GPU OptiX 模式下,RTX 5080 筆電 GPU 的得分則來到 7,190.91,位居前 0%,顯示其在 GPU 加速渲染所能提供的旗艦等級效能。對於使用 Blender 軟體進行動畫、特效合成、建築視覺化的創作者而言,這樣的效能不僅大幅縮短渲染時間,也得以提升實時預覽流暢度與工作效率。


▍實機遊戲效能解析

MSI Raider 18 HX AI A2XWIG 獨家實測|260W 總功率的龍魂電競猛獸
在九款 3A 級遊戲實測中,MSI Raider 18 HX AI A2XWIG 透過內建 NVIDIA GeForce RTX 5080 Laptop GPU 與 Intel Core Ultra 9 285HX 處理器的硬體效能,在遊戲特效、DLSS 與光影追蹤全開下仍維持相當優異的效能表現。在《古墓奇兵:暗影》、《F1 22》與《Forza Horizon 5》這三款偏向圖形優化良好、支援 DLSS 的遊戲中,這款筆電分別跑出 158 FPS、154 FPS 及 142 FPS 的優異效能表現,這表示這款筆電在 UHD+ 全螢幕解析度的設定下,仍具備流暢運行的餘裕。尤其在《Cyberpunk 2077》這款擁有硬體殺手著稱的 3A 遊戲中,依舊具備平均 150.21 FPS 的效能表現,也證明其 DLSS 4 架構與 AI 光影重建的整合效率極高。

然而在《黑神話:悟空》與《魔物獵人:荒野》中,FPS 分別為 87 與 109.98,表現雖屬可接受範圍,但明顯受限於尚未完全優化或引擎負載較重,對效能表現上能造成一定的壓力。而在《心靈殺手 2》、《印地安納瓊斯:古老之圈》與《闇龍紀元》這類強依賴光追與畫格生成的新世代 3A 遊戲中,FPS 進一步降至 62.65 到 104.74 間,顯示即使有 DLSS 技術的加持下,在極端高負載遊戲場景中仍可能出現效能瓶頸。

綜合而言,MSI Raider 18 HX AI A2XWIG 在 3A 遊戲中的效能表現依舊極為強勢,不僅可輕鬆應對當代主流 3A 大作,在 DLSS 4 技術輔助下更能衝破傳統效能障礙,為玩家帶來 UHD+ 高畫質與高幀率並存的流暢體驗。但也需認知,面對尚未完全優化的遊戲或極端圖形需求時,即便是頂級規格配置仍可能需在效能與畫質之間進行些微取捨。


▍散熱效能實測

待機時硬體溫度
MSI Raider 18 HX AI A2XWIG 獨家實測|260W 總功率的龍魂電競猛獸
待機時機身溫度
MSI Raider 18 HX AI A2XWIG 獨家實測|260W 總功率的龍魂電競猛獸

在系統穩定度與散熱效能測試部分,同樣是在極致效能模式搭配散熱加速來進行測試,使用的測試軟體分別為 FurMark 與 CINEBENCH R23。在待機時可以看到 CPU 溫度平均為 36 度,最高溫度則來到 52 度,而 GPU 溫度在待機時則為 28 度,比起前代來說在 CPU 與 GPU 的溫控上,即使是在極致效能下也都有所下修。至於筆電機身溫度部分,最高溫則在筆電尾端中央偏右側的出風孔,最高溫為 43.6 度,而筆電機身兩側置腕處則分別為 23.7 度22.8 度,在鍵盤中央下方靠右對應到內建 SSD 的位置,實測溫度約來到 26.6 度,雖然在散熱孔處的溫度相比於先前測試 Blade 16 來的高,但筆電機身的溫度倒是下降許多。

測試時硬體溫度
MSI Raider 18 HX AI A2XWIG 獨家實測|260W 總功率的龍魂電競猛獸
測試時筆電溫度
MSI Raider 18 HX AI A2XWIG 獨家實測|260W 總功率的龍魂電競猛獸
散熱風扇噪音
MSI Raider 18 HX AI A2XWIG 獨家實測|260W 總功率的龍魂電競猛獸

在兩款測試軟體同時運行約 15 分鐘後,可以看到 CPU 溫度在效能測試時最高溫為 101.0 度,至於 CINEBENCH R23 處理器的效能分數為 31,501 分,與正常測試的 CPU 效能相比僅有 15% 的效能下降,雖說 Intel 處理器的高溫是可預期的,但這次的降頻幅度確實有明顯的下修,當然這也跟 MSI 獨家的 Cooler Boost 5 散熱系統有很大的關係。

GPU 溫度最高則僅有 59 度,這也表示 NVIDIA 這次針對 RTX 50 的溫控進行了優化。另外來看到筆電機身最高溫處則維持相同,最高溫則下降至 46.1 ,這樣的測試結果其實也算少見,這表示 MSI 的散熱系統模組也有滿大的進步。接著看到左右兩側置腕處則分別為 25.925 度,比起待機時僅有 2-3 度的溫度提升,散熱效能表現上,比起前代也有明顯的進步。

最後則是在散熱加速模式下,這款筆電的噪音值則為 66.3dB,雖然也有些微的進步,但因持續的散熱風扇運轉的低頻聲依舊惱人,還是建議各位在超頻模式與最大散熱風扇模式下,還是搭配遊戲耳麥一起使用可以大幅降低聽覺的不適感。

▍綜合效能解析

MSI Raider 18 HX AI A2XWIG 獨家實測|260W 總功率的龍魂電競猛獸
MSI Raider 18 HX AI A2XW 在 PCMark 10 綜合效能測試中取得了 8,624 分 的效能分數,整體的表現已經接近高階桌機的效能等級。從分項結果來看,這款筆電在「數位內容創作」類別中表現最為突出,獲得高達 17,163 分的效能分數,其中影像編輯與渲染分數分別達到 20,742 分 和 26,299 分,超過許多桌機的效能平均,代表這款筆電對於圖像處理、3D 渲染與高負載視覺化應用具備極佳的支援性。

而日常應用表現方面,這款筆電在日常應用環境的測試項目中,獲得 10,600 分的效能分數,包含應用啟動、視訊會議與網頁瀏覽等項目都維持在優異的效能水準。這代表 Raider 18 HX AI 除可處理繁重創作任務,亦能在日常工作與娛樂中提供極致流暢體驗,不論是開啟大型應用、瀏覽多分頁網頁,或進行線上會議都不會出現明顯的卡頓感。至於生產力項目則獲得 9,569 分的效能分數,在文書處理與試算表工作同樣順暢,但相較其他項目來說,顯示其優化方向更偏向創作與多媒體負載。

MSI Raider 18 HX AI A2XW 在綜合效能表現上展現出高階旗艦筆電應有的效能水準,其最大優勢在於數位創作與即時反應處理能力極為出色,同時也具備良好的系統調校與散熱設計。然而在文書應用與生產力場景中仍有些許優化空間。總結來說,Raider 18 HX AI 是一款針對創作者、進階遊戲玩家與多任務重度用戶所打造的高效能筆電,無論是日常應用還是專業創作場景,都能提供穩定、高速且具延展性的完整效能表現。


▍心得總結

MSI Raider 18 HX AI A2XWIG 獨家實測|260W 總功率的龍魂電競猛獸
MSI Raider 18 HX AI A2XWIG 所搭載的 Intel Core Ultra 9 285HX 處理器與 NVIDIA GeForce RTX 5080 Laptop GPU,是目前筆電市場中極具指標性的旗艦規格組合,無論是在 AI 推論、3D 渲染、光線追蹤遊戲表現、甚至是高解析影像輸出等場景下都有優異的效能表現。搭配 MSI OverBoost Ultra 增壓技術與 Cooler Boost 5 雙風扇七導管散熱架構,讓這款筆電不僅可提供高達 260W 的 CPU+GPU 整合功耗輸出,更能長時間穩定在高效能狀態下運作。

除了效能與散熱外,Raider 18 HX AI A2XWIG 在記憶體、儲存、I/O 與螢幕等硬體配置上,也處處展現旗艦級定位。具備 DDR5-6400MHz 規格記憶體,並搭載雙 2TB PCIe Gen5/Gen4 SSD 組成 RAID 0 架構。再加上 18 吋 UHD+ Mini LED 顯示螢幕,不僅擁有 VESA HDR1000 認證,還具備 100% DCI-P3 廣色域與 120Hz 更新率,對於影像剪輯、動畫製作與專業視覺工作者而言都是強大利器。此外,支援最新 Thunderbolt 5、Wi-Fi 7、以及完整 I/O 配置,更提升整體使用體驗與擴充彈性。

當然,這樣旗艦規格配置的筆電也伴隨著不可忽視的「便攜性與價格成本」兩項挑戰。筆電本體重量達 3.56 公斤,加上 400W 電源變壓器總重突破 5 公斤,對需要攜帶外出的用戶來說並不友善,僅適合固定使用或室內短距移動。另一方面,新台幣 137,900 元的建議售價,雖對應其硬體規格與效能表現並不誇張,甚至在旗艦市場仍具競爭力,但對於一般玩家或非專業創作者而言,門檻確實偏高。

整體而言,MSI Raider 18 HX AI A2XWIG 是一台專為「高效能創作者」與「進階遊戲玩家」所打造的旗艦級電競筆電。它將頂級硬體效能、優化散熱設計與完整 I/O 整合於一身,並具備優秀的 AI 運算與 3D 渲染能力。如果你正尋找一台能夠勝任 AI 訓練、遊戲直播、影片剪輯與建模渲染的行動工作平台,且預算充裕、對攜帶重量要求不高,那麼 Raider 18 HX AI A2XWIG 絕對是一款值得入手的全方位效能機種。反之,若你更重視輕便與價格效益比,則可考慮 MSI Stealth 系列或其他主流效能機型作為替代方案。


▊福利社

ModelCandy
MSI Raider 18 HX AI A2XWIG 獨家實測|260W 總功率的龍魂電競猛獸
MSI Raider 18 HX AI A2XWIG 獨家實測|260W 總功率的龍魂電競猛獸
MSI Raider 18 HX AI A2XWIG 獨家實測|260W 總功率的龍魂電競猛獸
MSI Raider 18 HX AI A2XWIG 獨家實測|260W 總功率的龍魂電競猛獸
MSI Raider 18 HX AI A2XWIG 獨家實測|260W 總功率的龍魂電競猛獸
MSI Raider 18 HX AI A2XWIG 獨家實測|260W 總功率的龍魂電競猛獸
MSI Raider 18 HX AI A2XWIG 獨家實測|260W 總功率的龍魂電競猛獸
MSI Raider 18 HX AI A2XWIG 獨家實測|260W 總功率的龍魂電競猛獸
MSI Raider 18 HX AI A2XWIG 獨家實測|260W 總功率的龍魂電競猛獸
MSI Raider 18 HX AI A2XWIG 獨家實測|260W 總功率的龍魂電競猛獸
MSI Raider 18 HX AI A2XWIG 獨家實測|260W 總功率的龍魂電競猛獸
MSI Raider 18 HX AI A2XWIG 獨家實測|260W 總功率的龍魂電競猛獸
MSI Raider 18 HX AI A2XWIG 獨家實測|260W 總功率的龍魂電競猛獸
MSI Raider 18 HX AI A2XWIG 獨家實測|260W 總功率的龍魂電競猛獸
MSI Raider 18 HX AI A2XWIG 獨家實測|260W 總功率的龍魂電競猛獸
MSI Raider 18 HX AI A2XWIG 獨家實測|260W 總功率的龍魂電競猛獸
MSI Raider 18 HX AI A2XWIG 獨家實測|260W 總功率的龍魂電競猛獸
效能 重量 售價跟功耗確實都很猛啊
Candy好像很高大
Candy氣質好好,貴婦感滿滿。
覺得很不錯的一台電腦
規格也挺不錯
完美的桌電替代品
哇 規格直接上滿
MD很靚喔⋯⋯
進來看福利

太 兇了
怎麼最近都是介紹那麼頂規的筆電?
完全下不了手~只能遠觀啊
Bryan.S
通常都是頂規先出,再慢慢到中階然後入門這樣…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