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on EOS-500D 人像實測 (更新日:5/8 ~~ 開箱文)



Canon EOS-500D
這撘載全新錄影功能的佳能DSLR
上市迄今,已經過了兩個禮拜
相關的評測跟紀錄,不管是平面還是錄影
發表的品質跟數量已經達到一定的水準跟程度

但很遺憾的
一直無緣看見能有對於拍攝人像較多著墨的評析
在拿到500D進行測試的前幾天真是難熬
原因在於,從事新秘工作已經四、五年的老婆
確實需要一台能夠隨時幫她紀錄辛苦彩妝與作品的像機

而很無奈的,
現役的5D因為重量問題而被拒於千里之外
備機考量的40D、50D也難以倖免....
因此得以證明,不管是canon還是Nikon
相繼投入輕量級的入門單反是相當明確的市場策略
也因此,canon的入門機系列,
1000D、450D、500D 就成了編列敗家預算的對象
(有鏡頭包袱,所以不考慮其他品牌的像機)

在看實測之前
讓我們來看看這三台相機的差異性
因為相關的資訊已經公佈的差不多了
為求簡便、
茲列出我認為較影響拍攝直覺與成品的決定性因素


1000D因為筆者個人的喜好 (沒有點測光、貧乏的對焦點分布)
所以一開始的參賽權就被我很不公平的拿掉了 XD
從表格這邊可以清楚的看到
CANON-500D採用了全新的影像處理引擎
畫素上也有顯著的增加,對因為對焦點過於集中感到不便、
而需要裁圖的人來說會比較受惠
但伴隨而來的也是檔案大小的增加,一張RAW接近18MB
(5D約同12MB....)
對焦點則依循往例、沒有多大的改變 (還是很集中)

而較450D來的更為清晰明亮的LCD
也對須常檢視拍攝作品、邊拍邊修正的入門者來說相當方便


那,為甚麼不趁著500D新機熱潮,購入相對划算的450D呢?
理由很簡單也很不公平,又是個個人觀點
450D就我實際密集使用一個月的感覺
對人像的輸出一直給我"過於厚重、對比"的感覺
而這跟我個人喜好的清新味道有點背道而馳

舉例來講好了
350D的發色濃郁、400D的平淡一點
也許是為了校正或迎合市場趨勢,450D在色彩的對比上有了很大的調整
(剛好這三台友人有,我都長期玩過~外加自己出掉的30D跟目前服役中的5D,使用經驗大概是這樣)


這樣子講好了~
450D的發色不稱濃郁
有點類似PS-CS3 CAMERA RAW調整的"黑色"選項
飽和度沒有提升,但對比提高了
同時顏色雜混的情形加劇
特別是在高光或是走廊陰影底下拍攝的時候
人像表現相當的不好~進了PS要作相當複雜的調整~還是修不出我想要的味道

再換個形容~這有點像是玩透明水彩跟不透明水彩的差別
450D底下的那一層顏色會被完全覆蓋過去、透不出來
導致膚色會略帶暗沉 (光線充足的時候就沒有差異了)
而這是PS處理沒辦法搞定了~不是過~就是不及
這樣的情形~在400D甚至是350D都沒有發現到
而相同的使用經驗
在DIGI-PHOTO雜誌的一篇人像發表裡也有提到



所以結論是,就是她了~~ CANON 新發表的入門級DSLR EOS-500D
儘管這次的定價一點都不感覺入門...
因為家裡已經有一些鏡頭了,所以折掉KIT鏡2500...
所以這些SAMPLE照都是跟5D鏡頭蓋35L的合照


下面,我們將進行室內的棚拍測試
特地邀請到MD ALICE
來擔任我們這一次的試鏡作業

測試環境如下
鏡頭:CANON 24-105mm/f4L
機身設定:(0)
紀錄模式:DDP轉檔
縮圖:原圖上傳,Zooomr 自動縮圖
裁切:原圖裁切100%
機身除噪:標準


先要感謝MD Alice的大方協助
不吝於只用淡抹的胭脂讓我直接100%的裁切貼圖^^"

而當然,我們有興趣的不外乎是發色、細節、以及最重要的高ISO可用
所以在這裡,我也只取ISO=200,800,1600,3200作測試
讓大家節省一點瀏覽的時間

我們也刻意用3種不同的光圈值 (f4,11,跟1.8)
同時檢視景深內外、高光與陰影底下的各ISO可用性

1.CANON 24-105mm/f4L,光圈=4[/b]

‧ISO=200.AV=4.TV=1/30. 原圖下載

‧ISO=800.AV=4.TV=1/30. 原圖下載

‧ISO=1600.AV=4.TV=1/30. 原圖下載

‧ISO=3200.AV=4.TV=1/30. 原圖下載


[b]2.CANON 24-105mm/f4L,光圈=11

‧ISO=200.AV=11.TV=1/30. 原圖下載

‧ISO=800.AV=11.TV=1/30. 原圖下載

‧ISO=1600.AV=11.TV=1/30. 原圖下載

‧ISO=3200.AV=11.TV=1/30. 原圖下載


3.CANON 35mm/f1.4L,光圈=1.8
‧ISO=200.AV=11.TV=1/30. 原圖下載

‧ISO=800.AV=11.TV=1/30. 原圖下載

‧ISO=1600.AV=11.TV=1/30. 原圖下載

‧ISO=3200.AV=11.TV=1/30. 原圖下載


看到這裡,個人的感覺是這次500D採用的DIGI IV模組的處理相當棒
雜訊抑制已經有相當的水準
這也跟坊間的評測結果相當一致
對我來說
ISO可用會落在1600.
縮圖的話,3200的表現也相當不錯

同場加映,隔代最熱賣暢銷的全幅機CANON EOS-5D
上演的是局部的裁切比較
ISO分別是800跟1600.
直接光影多圖編排輸出、PS加字



我的感覺是
5D的細節保留仍然較多
但500D的雜訊抑制則有相當高的水準
但孰優孰劣?我覺得還是需要更多次、以及更專業的評測
(如果能用APS相比、免除焦段、測光困擾是最好不過了,偏偏筆者友人的450D已遠赴珠澳旅遊)

接下來是還原性的測試
機身為自動白平衡
1.無閃燈
2.室內光源為一般省電燈泡
3.特地選了有較多色彩背景的地方,也給大家參考一下色彩跟散景的表現
4.左邊為白平衡自動,右邊為500D原地拍白紙、進DPP自訂白平衡
光圈由上而下分別為2、4、8


同場加映5D performance


以我個人的感覺
還是5D的色彩還原性比較佳 (這是廢話...差了好幾倍價錢的定位)
而500D的發色,在這次使用的感覺上
是比較偏向平淡的表現
已經沒有之前450D給我太過強烈對比的感覺
我個人的感覺,500D的發色像是混了350D、400D、450D的各家特色一樣...
也許這感覺,有待更多的實拍才能澄清吧

而500D的高ISO可用,真的是值得推薦!

最後,因為筆者處理檔案的習慣已經由DPP轉向PS
而現在的PS尚無法解CANON 500D的RAW檔
只能用內附的DPP去編譯
所以後製的調整測試、就留待PS更新後再作補足
而接下來的幾天
也會請MD友人幫忙、
以便進行500D的戶外人像實拍
也同時測試500D在高光或是陰影底下的表現

Canon EOS-500D 人像實測 - (3)人像外拍實測 (待續)
Canon EOS-500D 人像實測 - (4)錄影功能分享 (待續)

同文於BLOG
DGPHOTO 器材版
很精采的文章

但是個人心得:看完後會想去買5D2

全片幅的解像力優勢,果然在裁切後一覽無遺.....

不過看來500D的性能價格比還是相當高的




大大寫的很詳細喔

看來500D的表現真是不錯

最近我也應該會入手了
affinity762 wrote:
很精采的文章但是個人...(恕刪)


其實這樣比是有點勝之不武啦^^"
畢竟是市場定位不一樣的作品
只是想看看近幾年的dslr技術進步程度而已
500D的高ISO真的不錯~
又有錄影功能~
體積重量都很小~推薦給想要玩點拍攝創意的女性朋友
男性朋友建議買個手把就很OK囉^^
affinity762 wrote:
但是個人心得:看完後會想去買5D2...(恕刪)


我也有一樣的想法耶~看完後覺得全幅就是讚~
http://kevphnphtos.web.fc2.com/
你的文章讓我莫名的欣喜 (當然部分原因我也是500D的主人)

重點是我是DSLR新手, 根本不知道如何評比各機身的CP值

你的專業, 認真, 且仔細的分享下, 讓我感覺入手500D應該在新手階段不必擔心500D的CP值.




ㄚ呆
近來這部新機身也是小弟想入手的器材之一
小又能錄影, 而且高 ISO 也是不錯
搭個 35L 給家人玩, 在操控上當傻瓜相機用也是不錯的選擇
D700+N14-24+N24-70+N24G+N50G+N85 f1.4D+SB900
Clement0314 wrote:
接下來是還原性的測試
機身為自動白平衡
1.無閃燈
2.室內光源為一般省電燈泡
3.特地選了有較多色彩背景的地方,也給大家參考一下色彩跟散景的表現
4.左邊為白平衡自動,右邊為500D原地拍白紙、進DPP自訂白平衡
光圈由上而下分別為2、4、8-...(恕刪)


基本上你的畫質測試條件與基本知識都夠專業,鏡頭也用的不錯。

但是漏掉了相片風格的設定,這個電子功能的差異比一切的變數還大...

最近的新機還加了自動亮度優化 ,其實它是改變畫質與色調的兇手,那些該關掉的功能最好也關上。

建議DPP解檔的時候,換中性模式,或直接換中性來拍設,才能5D與500D 才能再同一公平的條件下測試。
(原因請參閱說明書關於相片風格的介紹)


我猜你相機預設風格是標準模式

設標準最遺憾的地方,那就是最近CANON的標準一直在變...
樓主說5D色彩還原較佳, 但我怎麼覺得500D比較好?
5D實在太黃了點, 黃色省電燈泡(我猜的)的黃應該沒這麼亮吧, 500D偏紅一點的感覺應該比較對吧

5D的手動白平衡也依然是偏黃
正常應該是像500D那樣把黃光調整到變成白光才對吧
而不是像5D那樣黃中帶綠

白平衡這種東西跟機器等級是沒有關係的, 不用假設條件貴的機種一定比較好, 沒有這回事
白平衡只會跟著不同的處理器與不同時代的調教而不同

樓主白平衡弄錯了吧..
顏色看起來怪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