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應該是在Canon版上發表的第二篇主題文章
緣起當然是2009年底進到我家的5D Mark II這部表現出眾的135FF DSLR
繼前一篇回顧手邊服役最久的E-510之後
(參考:「老驥伏櫪,志在千里-2010年E-510使用回顧。」)
接著也來聊聊本年度被我用得最多的5DII吧

似乎有很多人選擇Canon都是為了它拍出來的人像色彩討喜
然而個人在人像攝影上恰恰是涉獵最少的
幾乎不拍人
那怎麼還會選擇5DII呢?
答案很簡單
因為看過在各個攝影領域裏都有許多用Canon相機拍得很棒的前輩
所以覺得一點也不用懷疑Canon相機拍出來的風景、生態、微距、意像、、、等各種主題的照片會比人家差
再來是EOS系統的EF接口在轉接各種系統的鏡頭上包容性很高
手頭原本就有的一些OM Zuiko和M42老鏡通通可以接上
覺得可以幫忙解決一點人在海外底片沖洗不易的問題
(雖然後來還是一直在拍底片)



有人認為Canon的機身直出照片不容易拍出討喜的色調一定要後製才行
更別說要像其它廠商的相機那樣機身直出就能產生令人驚豔的色彩來
而且那令人驚豔的色彩即使在電腦上用軟體後製也調不出來
其實色彩管理真的是門很大的學問
各家廠商都有一套自己對色彩管理的看法
如果某家廠商敢宣稱它的相機能拍出所有其它家廠商的色彩風格
那肯定是過於托大了
但如果說要拍出討人喜歡的色調風格
這個我相信只要把相機的特性弄清楚之後應該不會是什麼問題
當然
也會有人認定僅有某家相機拍出來的色彩才是最棒的
這是可以理解的
在攝影這個領域裏可以接受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偏好
但如果在喜好某些色彩風格之餘
也能放開心胸去欣賞不同的色彩演繹之美
那攝影之路更會無限寬廣


閒話至此
言歸正傳
使用5DII的經驗是令人十分愉快的
前面所提的色彩部份
由於個人一向秉持相機入手後就全力把它弄熟
在瞭解機身的功能和極限後拍出來的東西應該就不會太離譜這樣子的信念
所以對5DII著實也花了一點時間去認識
網路上常提到的Canon機身直出照片色彩不夠濃郁也不夠銳利這種困擾我很幸運地並沒有碰到
相反地5DII的機身直出JPG十分令我驚豔
完全顛覆了先前對Canon從網路上得來的印象



我覺得整個EOS系統的完整性及彈性都是很強大的
從鏡頭、機身、閃燈、一般週邊、特殊配備、、、等
不管什麼樣式的主題須求
EOS系統幾乎都有相對應的器材可以任君選擇
以個人最主要拍攝的主題「古蹟與歷史建築」來說
有時候會須要有修正建築線條透視效果的照片
這時候在135系統中能夠找到的移軸鏡最廣的就是Canon Wide Tilt/Shift TS-E 17mm F4 L這支鏡頭了
又
如果對EOS的鏡頭玩得不夠滿足
除了副廠鏡頭外
也可以轉接許許多多的各式手動老鏡
還有一些特殊的配件往往也僅提供Canon(還有Nikon)的規格
另外
機身可以套用的風格檔和可以設定的參數很便利
讓色彩的變化有更多的選擇
而Canon的RAW檔和原廠DPP軟體提供很好的數位照片處理程序
也是整體影像輸出很棒的一個途徑
系統的完整性和彈性提供了最大化的各種拍攝可能
這是身為EOS使用者很幸福的地方


小弟自承和版上許多前輩比起來
對EOS系統的掌握上火候還不是那麼足夠
目前多數照片仍以在機身上對各項參數的設定來直接出圖為主
沒有好好善用機身提供的RAW檔進數位暗房仔細處理
有點稍嫌浪費了整個系統提供的強大數位影像檔案
然而我想對於多數使用者來說
只要能把機身的功能和特性確實掌握好並發揮出來
這樣子產出的影像品質其實也很足夠了
當然
日後若有機會絕不以此自滿
有關影像處理技巧也要再好好鑽研才是

最後不免俗地分享一些照片
也敬祝各位同好都能把手上的相機發揮得淋漓盡致

(本文所有照片都是2010年間由5D Mark II所拍之機身直出之JPG縮圖)
晨昏






風景







建築











動物






靜物





隨寫







黑白




===============================
後續又寫了一篇相關的文
有興趣的同好不妨一併參考看看

自我觀照的靈光-記在兩部相機的回顧之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