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轉貼的是日本人對這四顆鏡頭的像差測試, 相信大家都沒見過

比起銳利度, 像差對成像的影響更令人震撼, 很難解釋........直接看圖吧
用夜拍點光源來看各鏡頭像差抑制能力, 到底哪一顆最有夜之鏡的架勢呢?
如果沒看過用大光圈拍夜景的人, 這篇會是很好的教材

=====圖1=====
Sigma 50 F1.4 at 1.4
Canon 50 F.1.2 at 1.2
Canon 50 F1.2 at 1.4
Canon 50 F1.4 at 1.4
Canon 50 F1.8 at 1.8
=====圖2(右邊好多火鳳凰

Sigma 50 at 1.4
Canon 50L at 1.2
Canon 50L at 1.4 (看起來跟1.2完全沒差耶, 只有暗角少一點點)
Canon 50/1.4 at 1.4
個人主觀排名
Sigma > 50L(1.4) = 50L(1.2) > 50/1.8 > 50/1.4
Sigma表現出乎意料的好, 不管在球面像差或者彗星像差的抑制都比Canon三兄弟更好
看了頗心動的.......

==============================
圖片來源
http://ascii.jp/elem/000/000/155/155046/
http://review.fengniao.com/102/1026849.html (此篇引用自上面網站的圖)
8/14編輯
有人問對此篇到底在比較什麼像差有疑問, 小小的說明一下
跟光圈大小有關的像差有:
spherical aberration (球面像差 - 透過鏡頭內緣與外緣的入射光, 無法聚焦在同一高度(Z axis))
coma aberration (彗星像差 - 離軸入射光無法聚焦在焦平面同一點)
astigmatism (像散 - 軸向與徑向的焦平面不在同一高度(Z axis))
field curvature (像場彎曲 - 焦平面在Z方向彎曲)
axial color (軸向色相差 - 因為不同波長光折射率不同, 使得各色光無法落在同一焦平面而出現的像差)
其中又以球面像差與彗星像差對大光圈的殺傷力最大
歷史上能以Noct(夜)命名的鏡頭, 都是對球面像差與彗星像差修正有獨到之處的鏡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