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Sony A7的話題很熱
A7採用E接環, 接下來會有5支給A7全幅用的FE鏡
我查了一下
Canon EF接環的鏡後距和Sony A接環差不多
而EF-M和E接環的鏡後距都是18mm
所以我很好奇Sony接下來會推出, for A7的24-70 f/4 ZA FE蔡頭鏡的體積(尺寸及長度)
還有FE ZA版的35/2.8, 55/1.8, 70-200/4 G鏡
註: Canon EF 24-70/4L長度是94mm, 濾鏡口徑77mm, 重量600g
如果能做到很短小又高質素
勢必對其他廠家造成一些輕量化需求的壓力
之後Canon如果也出了EOS M第N代for FF (哈...作夢中),
也必須要重新設計新款鏡頭...mini L?!
但若還是Canon L鏡一樣大, 那變得頭重腳輕, 微單眼的誘因就少了很多..
小弟之前常聽到一些言論, 如進光量需求/光學的物理限制等, 所以需要這麼大支..
請對電子/光學等有了解的大大, 幫小弟釋疑, thanks!
註:
各家相機大廠都有優缺點, 希望不要變成護衛隊嘴砲戰場^^
wallatt wrote:
樓主想問的是鏡頭有沒有光學限制?...(恕刪)
樓主文中有一段想知道FE24-70/4的大小,所以小弟才去找了FE跟EF24-70/4接上機身的對比啊

不過基本上小弟覺得不管是EVIL或SLR架構,長鏡頭的尺寸都不大會改變。因為鏡片屈折率越高,色散就會越難控制,所以為了減低色散提高畫質,就算是當年4/3的ZD328,都跟其他家FF用的328同樣大管。
這應該也是各家APS-C都沒有出專用長焦鏡的主因,因為就算鏡身會比較瘦,但是鏡長很難縮短,在這種情況下,還是沿用FF系列的鏡頭就好。
同樣的道理,就算EVIL縮短了鏡後距,允許設計師把鏡頭設計得更短小。但遇上超望遠的焦段時,為了減低色散,鏡頭通常短不到哪去,各家一定還是會出轉接環,讓大家去接SLR的長鏡。至於重新設計給EVIL專用的鏡頭,應該還是會以廣角到標準的焦段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