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希望C家朋友對這篇會有興趣
但可能也得玩好一陣子的朋友才會有興趣吧我想...
內容若有錯誤也懇請糾正囉!!
來
先翻開地一頁!!
(今天圖都縮頗大的,小螢幕就抱歉了...)
Canon EOS 1N

這台相機可謂經典中的經典
倒是型錄標題所形容得"專業中的專業"有些過頭了
老爸所擁有的兩台相機
其中兩台就是1N...
1N之所以經典
重要在它的型
它把專業機的模樣給定型了
多了電池盒的高速捲片器
開啟超頻前為6張每秒
開啟後記得為8~9張每秒
這些是現在許多準專業或專業機所不及的
老爸雖沒有1D3
這台擁有十幾年的相機卻可協助他邊燒底片邊打鳥
四秒內殺完一卷底片
這可謂打鳥人一大樂事啊
再來鋁合金機身
防塵防滴
現在專業機的標準也不過如此
觀景窗大小似乎一直是C家的竅門
十多年前時
1N即奠定C家的電子式單眼底片機達到100%視野率及92%放大率的境界
十多年後的A900
不過是94%放大倍率即可拿來作為誘人的產品標題了
倒是1Ds3
96%放大倍率王座不知道何時再有接班人呢?!
最後
這台擁有碳纖維快門簾機構的相機
算不算首開先例呢?!
Canon EOS 5QD

說真的
我還是很難搞懂以前C家底片相機的命名方式
Q,D不知道各代表些什麼意思
或許是快速,數位?!?!?!?
不論這些所代表的
5QD也可算是當代的準專業機種了
5張每秒的快速捲片器
點測光
閃燈這麼大塊出力似乎也不錯
且文中提及的隨焦段做變換
似乎是可前後移動燈芯的"類外閃"設計 (有錯請更正)
大家最有興趣的
也莫過於"眼控對焦系統"了
當時在準專業機種才使用
我想大概是怕這種詭異的對焦模式壞了專業使用者的拍照吧
好多人莫名的喜歡眼控
我真的沒什麼興趣
倒是如果有腦波對焦
當我想到哪就對到哪
這倒是很好的設計啊
Canon EOS 50/50E

第一台可以水平及垂直眼控的相機
應該對某些人而言又多了不少吸引力
E-TTL測光也是首開先例
閃光燈的控制也更為準確了
Canon EOS 500

這台相機就算是比較不上不下的中間機種了
現在如果要購買
倒是很有親和力的一台底片單眼 (查價約一千多...)
更輕薄的設計
還有全黑,蒙皮的質感表現
以電子式底片相機而言
這種型現在也不曾退燒呢
Canon EOS 888

查了一下
這台相機的命名也太妙了
國外真的也叫 EOS 888耶
在台灣當時不知道有沒有因為888這三個數字賣得更好些
看了下這台相機的對焦點
才驚覺
以前相機的對焦點也太大了吧?!
這樣要怎麼對焦呢?!
倒是Canon有趣的鏡頭群
以前拍攝時也太少顆了吧 (整個超弱)
鏡頭技術

以前Canon似乎頗喜歡將超音波對焦做為主打
這也沒錯
數位崛起時代
大砲群也因此清一色的白身紅圈鏡
這也讓我想到N家現在鏡頭機身所下的功夫
希望能提醒C家在未來的發展
能再度讓大家驚豔囉
當代鏡頭列表

(大圖請點我)
封底這照片應該大家最有興趣
一群大家既陌生又熟悉的鏡頭群
當時的二代鏡皇28-70/2.8
超級大光圈50/1.0
人像之王200/1.8
神鏡1200/5.6
大家應該看得出來
以前對變焦的畫質信任問題
所以定焦算是大眾呢
這張表也算是轉捩點
漸漸的各家變焦鏡的技術也愈趨成熟了
倒是100-300/5.6這顆L鏡
似乎在當時被定焦鏡及光圈過小給壓制下去
從來沒聽過呢
大家今天拿到的目錄
也留下來放個10年20年吧
到時候看到手上目錄見證著時代的進步
那種興奮及感嘆可是難以言喻的
同步發表
PE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