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anako0605 wrote:
似乎FF跟4/3表現是差不多的!?
(恕刪)
無論是哪種規格,想畫質表現是差不多的,就是要相同的畫素密度.
說穿了,無論是120機背,135全幅,APS-C或4/3,畫質表現完全取決於畫素密度.
簡單的說,同樣是3600萬畫素,120機背因感光CMOS面積最大,畫素密度最低,畫質表現就是最好,其次是135全幅,再來是APS-C,4/3殿後.
如果畫素密度相同,畫質表現一樣,那麼,120機背因感光CMOS面積最大,可以塞下最多畫素,其次是135全幅,再來是APS-C,4/3殿後.
目前因APS-C硬要塞進和FF相同的畫素,單位面積的畫素密度高,畫質當然就比較差囉!
當有一天,4/3的2400萬畫素表現非常優異時,APS-C可以有更高的畫素(例如3800萬畫素),135全幅又更高時(例如9600萬畫素),由於2400萬畫素一般人拍照已經太夠用了,4/3機種有更輕,更小更便宜的優勢,那時候,大家都會捨135全幅而就4/3系統了.
魯獅相簿 http://www.flickr.com/photos/lu_s/
所以弄了一張圖來娛樂大家一下


剛好聯想到灌籃高手的"左手只是輔助"...所以就玩了一下
沒有任何討戰的意思...大家看看~開心就好
如果今天一台新的全片幅只賣兩萬
我相信一定會有更多人前仆後繼
對我來說任何相機都有機會拍出好的作品
當然~如果可以...我真的很希望能有一台新的全片幅
最近這幾天剛好也再找相機
摸摸口袋的預算
雖然狠一點可以直接上5D(還不是吐喔)
但老舊的系統及初級的對焦系統
同等價格可以買60D或7D了(還可以Full HD錄影哩~對焦又強 ISO又高)
所以我最後還是決定先買APS-C的系統(我談的都是二手價
)不過說真的
現在迷倒我的倒不是全片幅
而是身為APS系統的SIGMA X3系統 SD1Merrill
差點就給他敗下去了
還好被我師父給勸退了...
假設能將類似本樓的討論串,依發言者分為"入門新手級/業餘休閒級/專業營利級",大家就不會吵得沸沸揚揚了吧。
畫質當然重要!感光元件大小&畫素密度當然重要!但機身鏡頭的大小重量也很重要不是嗎?
個人淺見
對於入門新手級的玩家,應該把討論重點放在如何選擇適當的鏡頭及適當的操作。
對於業餘休閒級的玩家,應該把討論重點放在如何善用光線和構圖,讓照片說故事。
對於專業營利級的玩家,都已經能將手上的設備發揮到極致,當然重點就在於設備本身的效能和照片品質的優劣!
基本上大家的發言我都同意,不過我個人覺得"構圖"和"光線"好像比機器性能來的重要?
PS:自己認為目前定位為入門新手以上,業餘休閒級練功中...
這棟樓很可惜,01很可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