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my312 wrote:
p.s 我是覺得重量、價錢的問題都還好........要輕巧平價有6D,不然隔壁S家A7也不錯阿!

我覺得 A7 還是太大了.

不管是 6D 或 A7 都是用來拍旅遊紀念照的, 只要一隻 ZE 或 ZM 的 35mm 鏡頭即可. 但這樣即使 A7 一機一鏡還是太大, 最好就是 APS-C 等效 35mm 的 DC, 也就是小一號的 RX1, 最好能像 GR 或 Coolpix A 那麼小. 誰知道 Sony 出的 RX10 是那種的是在搞什麼啊.
timy312 wrote:
自己有5D3,也有EOS M
許多人的推崇玩攝影遲早要上全幅的概念,基本上我也認同,不過究竟全幅機有沒有弱點?
是不是某些情況下用APS-C或是M3/4系統會更有優勢?

長度1.6倍, 面積就是2.56倍, 體積就是4.096倍.

100D 單機身 13,000, 6D 單機身 42,000; 看吧! 價比 3.28 倍

1100D 含 18-55 才 10,500; 那比機身錢時, 6D 要價 就超過 4.096倍 了.


就拍照而言, 大片景深比較淺.. 就只差這點.. 景深比較淺 有時候會是缺點..


運動性, 小片的比較靈活, 耐受性高.

戰機 vs 轟炸機, 都做同樣高G的動作, 那一種會先解體?

120 再上去的 image sensor 幾乎看不到, 除了很貴很貴外, 主要是 受震 很容易破裂..
景深太淺 哈哈 不知道算不算是缺點....

timy312 wrote:
自己有5D3,也有E...(恕刪)


成像圈要求越大的鏡頭

解析力就越需要費工才能提升

而且邊緣的成像品質和失光就會越加明顯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結果就是價格提升(良率降低)+體積變大

的確 同樣光圈下的景深也是問題,所以我會推崇m43也是因為可以用足夠光圈得到更深的景深

更清楚的全景

timy312 wrote:
自己有5D3,也有E...(恕刪)


同花打得過full house?
在微距的世界裡,有時候真的同花打得過Full House喔~
偶是吉米王:橘子貓視覺創意實驗室(WWW.PCKING.NET)
全片幅的缺點之一就是景深太淺,當需要人帶景時,同樣的光圈下,全片幅的景深確實比較淺,但是全片幅的可用ISO通常比較高,把光圈縮小,拉高ISO 也許也可以得到M43一樣畫質的景深照
sethnet wrote:
景深太淺 哈哈 不知...(恕刪)
拍微距,合照,風景的時候算
(有被淺景深害過的人...)
吾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

timy312 wrote:
自己有5D3,也有E...(恕刪)


除了體積,重量,價格的缺點外

就是景深的問題...
它要比APSC還淺
有時需要的是深一點的景深

之前網拍賣東西
拿5D3+24-70II來拍近物
但景深實在太淺,只有前面一點點清楚,後面全糊
光圈要縮到很小,大概F11之後

但拿EOS M 18-55
F3.5就搞定了...
四物機和巴士機表示:
全幅機的弱點就是片幅太小,景深太深




千萬別跟豬打架,這只會讓你變髒,卻讓豬樂在其中。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0)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