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大叔 wrote:
棒!超廣角善用透視變形和距離差距去"創作"畫面,這是其他窄焦段的鏡頭不容易體會的樂趣.把人也來變一變吧,誰教你人只有一種比例才叫好看?畢卡索早就打破這種規則了!
別人在討論"桶狀變形"不是"透視變形",屬於器材工學領域與創不創作無關,麻煩尊重!
也請再看清楚開版文諄諄教誨"版友"這兩種變形的定義:
吉姆林 wrote:
相信有很多人把廣角變形、透視變形給搞混,以上都是以平視角度拍攝的成果,目的就試用來測試桶狀變形與枕狀變形,11mm廣角端有這樣的變形控制能力實在非常驚人,有些成本低廉的Kit鏡在等效24mm或28mm時的表現甚至還不如EF 11-24mm f/4L USM,至於24mm時的變形程度又更少了,這也得歸功於鏡頭內含的四枚非球面鏡片。
當你以仰角或俯角總而言之就不是用「平視角度」拍攝時,任何焦段的鏡頭都會產生「透視變形」,因為這是物理現象也是必然會出現的情形,尤其是拍攝方方正正的建築物最為明顯,當然越廣的鏡頭透視變形也越誇張;所以在拍攝建築或室內空間時,有些攝影師會選擇砸錢添購移軸鏡頭,利用Shift功能來修正透視變形,以下有簡單的範例讓各位參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