鏡頭價錢差一倍....c/p值有多一倍....見仁見智

以腳踏車為例:是輕一點貴很多
價錢雙倍,想要重量少一半,也是不可能
YOUTUBE頻道:阿欽愛旅遊 www.youtube.com/c/chintravel

魯獅 wrote:
我把24-105mm...(恕刪)


哈哈~~ 說到 24-105 果然 魯爺就出來了~~~

只能說看你自己需求,之前拍婚攝也是24-105 全場跑,加閃燈真的 F4 也夠用了

F2.8 70MM 端拍人也是多那麼一點感覺而已就看你願不願意花大錢買那一些差距...

如果是我...會是 24-105 加一個 大光圈定焦
Canon5DII EF24-70F2.8 II,35MM F1.4,Sigma 85MM F1.4,EF70-200 F4 IS L
F4與F2.8的差距在大多數情況應該是還好,拉ISO就好了,不過F2.8的對焦會比較好

不過老機身就有差了,以前用50D時,ISO不強,第一支鏡頭還是17-40 F4,那時覺得光圈大真好,後來就買了24L II,豁然開朗,微光拍起來的感覺也很不錯

如果能力許可,還是24-70 F2.8 II吧,除了價錢與略重外,好像沒有明顯缺點,特別是畫質真是棒
24-70 一代畫質比不上 24-70 F4
而且一代的邊緣畫質真的很差

光圈越大越好
畫質愈好越好
有防手震更好

目前這些原廠無法提供

所以建議方案是改成買
SIGMA 24-70 2.8 ART 畫質好光圈大有防手震
騰龍 24-70 2.8 VC 兩代都畫質不錯 光圈大 也都有防手震 新一代的SP版本對焦速度更快防手震更好

--------------------
標題實在是不得不說

所謂的CP 值的定義
中文稱為性價比
也就是 性能功能 除以 價位 的比值
價位越高 性能沒增加很多 這樣的性價比 就會很低


所以
鏡頭如果功能是50分 價位1萬
跟功能100分 價位2萬
兩者CP 值是一樣的

要是說
功能100分的 價位卻一樣只要1萬
那CP值 才真的是兩倍CP值...
arwen950327 wrote:
鏡頭價錢差一倍....c/p值有多一倍....見仁見智...(恕刪)

你的邏輯,就跟:

林志玲 跟 林痣靈 兩人的保養費差一倍(以上),林痣靈的c/p值有多一倍(以上)...


光圈,畫質,景深變化,雙十字對焦點的支援...就是有很明顯的差在那邊,
但美是很難量化的...

你要是覺得都可以無視,認為反正 林痣靈靠PS也是可以變成林志玲的 ,
那選你的高C/P值是沒有問題的~

我也有24-105L這顆鏡頭,也用它拍了n萬張照片~(沒仔細算過,但區區幾萬張應該還是有的...)
但我自己是很清楚的知道它的優點與缺點,還不至於把它當成是萬能鏡頭一樣的膜拜...
Leonarka wrote:
室內
F2.8一般兩、三顆燈的環境 ISO1600差不多
F4就頂多3200,還不至於不能用啦
F5.6就很容易到6400,畫質就開始有差別了
若是全幅的話,6400還很棒的啦...(恕刪)

您應該都在很亮的房間拍照吧?

我常用F4那顆,室內不用閃燈的話,要拍得明亮清楚常常都會飆到ISO3200,甚至是6400以上
用大光圈鏡頭差異,越是昏暗的場景,ISO差一級有時候會差很大的~
(看你的攝影主題是什麼,如果是室內拍小朋友,那24-105L的防手震根本一點幫助都沒有...)
arwen950327 wrote:
其實第一項是我比較擔心的部分...如果F4完全無法用在室內的話,只能選擇2.8的來拍了..........(恕刪)

直接講過來人的經驗
(不加閃燈的前提...)
能拍~
但是蠻吃力的~



如果你能確定自己張張都可加閃燈,或是房間處處都非常明亮無死角~
當然FF + F4 不加閃燈,也是可以輕鬆拍的~
(這種情況隨便一台相機也能拍就是了~)
要光圈要畫質 就是2.8

要多那一點的焦段 就選F4

2.8使用到現在 不後悔很滿意..KIT鏡完全被封印

鏡頭這種東西就是一分錢一分貨

雖然有些人硬要把如花說的比林志玲還美...我是真的不敢相信
我剛剛從2470/4換成2.8,因為我習慣收1級光圈,而且2.8的鏡頭在弱光下對焦會比4光圈的快,晝質又會提升很多,有時侯慢了就拍不到,這個真的要重點考慮,不只是晝質上的差別。
2470跟24105應該不只是差光圈和畫質的...
至於多一倍的錢有沒有多一倍的CP值?當然不可能,很多東西都這樣,越上去價格越不成比例
相機還好,圖檔開100%檢視,一翻兩瞪眼,不是瞎子都看得出來差異..要是音響那就好笑了,花1千跟花1萬差很多,但是花1萬跟花10萬木耳會告訴你他覺得沒差,花100萬的更是99%的人聽不懂跟10萬差在哪...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