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NABURGER wrote:超大光圈,超大景深...(恕刪) 謝謝您的指教我認為會讓您感受到頭暈的最主要原因應該是背景的燈光的「反差較大」的關係。若相同照片若以小光圈表達其實只會顯的整體更雜亂,看起來其實更暈一般大光圈虛化背景加強主題看了相對比較不會那麼雜亂的效果由於50L焦段還不夠長最大的光圈景深不見得很淺。中距離構圖時仍然看得出很多背景細節您可看看85L的淺景深作品即可看出差異。而真正景深虛化的鏡頭很容易在中長焦拍出。一般只要200mm以上焦段開F2.8光圈只要背景離開主題一些距離都很容易把背景拍出都像水彩一樣暈開。景深虛化除了光圈外..影響較大的還有跟鏡頭焦段和主題/背景間的距離比值有關分享一張200mm/F2.8光圈較小但背景更虛化只是「反差較小」的照片給您比較因為我非常喜歡旅遊和衝景搖黑卡,八成以上的旅遊照都是泛焦單眼相機的迷人之處就是可拍的題材非常廣。他的魅力就是把生活中簡單的小品中透過景深或光影把通俗的環境給情境化。不然其實使用24-105L甚至手機其實就可以記錄泛焦照片了也分享幾張台灣拍的泛焦照片給您參考
有些攝友可能存有一種印象---f/1.2 f/1.4這種大光圈是為了拍背景虛化到無法辨識的照片---這種想法忽略了實務構圖上透視感需求 對焦距離 與 背景距離 的影響而三個要素在保持相同構圖的前提下 大多數狀況下都無法改變最終 控制景深的唯一武器就只剩下大光圈了50 85 1.2 1.4 這種大光圈規格對我來說真正的功能是為了在拍人帶景這種對焦距離稍遠的場合仍能保有一定的景深控制能力以下是小弟去租50L拍的全部都是開f/1.2在拍的這邊只貼三張 我想背景都還算可以辨識場景(第二張小青蛙是P的 請無視)Flickr.(有兩張是135L拍的 跳躍 和橫幅紅土走道回頭那張)人人對背景模糊的感受是很主觀的依據拍攝狀況和觀看的人對背景虛化也會有不同程度的感受同樣的構圖也許f/1.6 f/1.8拍出來效果也都還能接受但真的需要f/1.2或f/1.4才能把景深控制到理想狀況時這就是物理限制 不是攝影技術多好可以補正的
Soulless wrote:有些攝友可能存有一...(恕刪) 謝謝Soulless大的詳細說明,相信讓很多初學的影友能對景深更加了解..您的50L作品在色調中表達出另一種神秘意境..學習了..五分奉上
Fuyuanweng7 wrote:謝謝Soulless大的詳細說明,相信讓很多初學的影友能對景深更加了解..獲益良多您的50L作品在色調中表達出另一種神秘意境..學習了..五分奉上 01還有更多高手小弟還只是個初學者說大大太沉重了大概這半年來開始愛上50這個焦段目前使用的是SIGMA 50 ART這幾個月也一直在想要不要入隻50L來用因為租來的50L大多都是開f/1.2在用使用上也沒有遇到移焦的問題所以一直有關注相關議題只是已經有1.4了再買隻1.2還是挺猶豫的
Soulless wrote:01還有更多高手小...(恕刪) 50art是一顆好鏡F1.4成像解析度就有名的利了,F1.2與F1.4在標準鏡頭景深差異不大。若是您喜歡後製的其實不一定要換50L,因為後製差異感比鏡頭差異度來的大很多。若常外拍我認為50art應該比50L在逆光表現上好很多...基於以上我覺得不用換我的需求多用在生活室內聚會或街拍喜歡鏡頭原始氣氛、後製較少所以50L的輕便和大光圈蠻適合我目前需求不過若真要換...50art在市場上的釋出真的比50L少。要貼換或直接釋出都比50L來得容易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