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對焦問題:
根據Kent大精闢的分享文http://www.twom.com.tw/new-article/130919/w.htm
50L的移焦問題在F2~F4於近距離使用單反機身時幾乎100%都會有只是程度問題,因為這是鏡頭的設計問題。(Kent大分享文另有說明5D3開始機身縮光圈移焦程度較小原因)
我的5D2機身搭配50L上腳架對書籍文字近距離試對焦..F1.8以後縮光圈往後移焦現象非常明顯。買鏡試鏡時我原本要放棄這棵,在放棄前我用F1.2光圈拍人時發現很少有眼睛不準焦問題。我後來仔細研究它近距離拍攝會產生的縮光圈時移焦方式....發現它的準焦範圍有別正常鏡頭對焦點前後都清晰的模式,50L的對焦清晰範圍是從對焦點開始往後方清晰,但對焦點還是清晰的。
我後來實際的克服方式...
1.先用機身校正F1.2的準焦點,調正最大光圈在機身上是可用的
2.於縮光圈至F2拍人時對焦點改設在鼻樑之間確保眼睛準焦來克服縮光圈後移問題。
3.拍人盡量保持在1.5公尺以外距離。我發現這距離以上很容易拍出顏面都清楚的景深。
4.用F1.2於1公尺內近距拍攝因為景深太淺有時用中央點對焦再構圖容易因為對焦距離已產生變化...造成眼睛小失焦或畫質偏軟現象,可用加強銳利度克服。
50L迷人之處:
這支鏡頭色彩非常濃郁對比度也高但卻層次演繹自然,用它拍人我會降降飽和度和對比。最迷人之處就是近距使用F1.2光圈的散景部份很有德鏡底片的老味道,也就是對岸說的德頭味道..在L鏡的味道可說獨一無二的。我的5D2機身調焦後用中央點對焦在F1.2-F1.6之間還蠻準焦的。所以縮光圈至F2開始往後移焦問題其實很容易透過改用鼻樑當對焦點來克服。實際上F1.2拍人即是可用光圈,DPP調整時只要注意眼睛部分的銳利度即可。若在空間足夠下50L往後或往前進幾步可拍出接近35mm與85mm定焦鏡的景深味道,這是生活泛用鏡24-70 F2.8或24-105L所無法呈現的。它可稱為日常生活中的大光圈泛用鏡,而且體積小單槍包一機一鏡可輕鬆出門,而且鏡身又有防滴防塵設計。
50L光圈全開測試數據並不好,但是拍人剛好不適合高銳利度的神情。只要能調控好對焦問題,它是顆可拍出特殊味道的好鏡。數據留給玩家測試用吧,拍出喜歡的氣氛感才是最重要的。我5D2老機身都用的爽爽的,所以其它新機身更不用擔心..大膽去買吧。除非用家買來是為了1米內近距離縮光圈拍攝商品用的那就另當別論了。那我會推薦你買50art 銳利與解析度都很棒它的CP值也高,但是就沒有50L的輕便和特殊散景的味道了。另外Canon新版的RF50L為了滿足高畫素高解析度需求鏡頭設計都變太重太大了..雖然畫質非常銳利但味道變得更數位化且目前價格還不是很親民,對於一般人在日常使用上畫質和便利性其實各有優缺點..就讓用家自己評估需求來選擇。而50L二手品可買原因就是..本身有防滴防塵設計降低瑕疵風險,即是有一天您想升級或嘗試其他標準鏡頭時再轉手也不會損失太大。
小弟早期非常喜歡旅遊、拍景衝昏晨,所以最先購入Canon大三元/24-105L和15fisheye等風景旅遊泛用焦段。後期小孩子出生後陸續也買了24L/35L定焦鏡頭來記錄家人、親友活動..雖感好用但卻平淡。始終沒想到標準鏡頭會變成我的最愛....對50L有種相見恨晚的感覺,意外發現到標準定焦鏡...可近可遠、可深可淺且不變形的多能特質去享受攝影中最原始的樂趣。
剛入手不久故照片不多,分享近期試拍的一些圖。我大多用光圈F1.2為主,少部分F1.4光圈(沒有去外拍過美女...以家人生活照片為主希望不傷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