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unnyhunny wrote:
因為小白兔是2010年才出的新鏡,而300or400都是老鏡了,
你可以上photozone上去看看就知道為什麼了???
http://www.photozone.de/canon-eos
deki wrote:
小白兔雖然是新鏡只能代表它會比舊小白出色,但中心到邊緣的畫質還是不如340/456定焦,加增距鏡畫質就差更遠了
恩...都調成400mm F5.6 400mm@5.6 小白兔還是差老定焦很多
不過剛剛看了很久
小白兔, 解析度竟然可以明顯勝過 135F2 ,200F2.8 定焦鏡!! 果然是新的利害~
glee0512 wrote:
我想請問一下為何拍鳥...(恕刪)
以視角來說,全幅機因為片幅大、視角廣,所以在實體焦長相同時,它拍到的主體看起來是比APS機小。
但那是因為APS少拍了外圍那一大圈,如果大家的畫素密度相近(例如5D2跟20D),全幅機拍回去再裁切,也能切出相同大小的主體。
只不過拍出來的大小是一回事,畫質又是另外一回事。7D的片幅小、總畫素高,所以在焦長相同時,它確實能拍出最大的主體(因為畫素密度最高)。
但除非都只用ISO200~400在拍,不然鳥雖然拍大了,但主體的質感卻未必出得來,更不用說高ISO時可觀的雜訊。
以小弟自己的經驗來說,5D2的畫質還是比1D4好,1D4又比7D來得好。所以如果要追求畫質,足夠的實體焦長、足夠的總畫素跟較低的畫素密度是必要的(後面兩點等於是較大的片幅)。
那麼為何增距鏡都只用1.4X
而使用600 F4時卻不用增距鏡?
是因為600就夠遠了嗎?
還是為了F4的可用光圈?
會有人用 800 F5.6 或是 1200 F5.6這種超誇張大砲級的鏡頭
再加上增距鏡來拍鳥的嗎??
假如是用7D+1200 F5.6+2倍增距鏡
那可以達到3840mm的超遠焦段~
這樣就不用怕會驚動鳥兒了吧~~
還有為了防手震,而上腳架拍鳥,不會是個負擔嗎?
鳥不都飛很快必須用高速移動去追嗎?
假如為了要拍飛行中的鳥
腳架不是反而讓拍攝時更為不便嗎?
沒辦法用像是抓拍之類的技巧,把最美妙的一瞬間拍下來
為何還是那麼多人拍鳥都喜歡帶腳架?
而且拍鳥用的腳架都重的要死
這樣不是反而把自己的行動給局限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