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廠BG-E6 設計瑕疵 請注意 太大力塑膠齒輪會崩壞

還好有這篇,記下來~
CANON原廠把手,大扣分!!!
您有點LAG了...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244&t=1280473

我曾寫信去原廠反映,還回信給我說"至於會採用塑料必有其考量之處"!


全文如下:


親愛的Canon用戶 您好:
謝謝您對Canon的支持與愛護,關於您的來函,我們的回覆如下:

案件編號:
貴公司所生產之EOS5DII電池把手BG-E6有重大瑕疵。
BG-E6腳架螺絲部分,由A.腳架螺絲齒輪(金屬),B.帶動齒輪(金屬),及C.塑料轉盤齒輪所構成。
當與相機本體組合時,經由轉動C.塑料轉盤帶動上述齒輪來鎖緊腳架螺絲。鎖緊時,一旦C.塑料轉盤齒輪崩牙,脫落碎片會卡進B.帶動齒輪與A.腳架螺絲齒輪,造成兩齒輪卡死無法轉動,此時繼續轉動C.塑料轉盤齒輪時,將造成全面崩牙,導致無法鬆開腳架螺絲。
而拆解齒輪須打開電池把手的上蓋,因與相機本體組合而無法開啟,形成無法解決。
C.塑料轉盤齒輪應以金屬材質製作以避免上訴問題,希望貴公司說明,為何一個近萬元的產品竟然有如此瑕疵?
謝謝。

親愛的X先生您好:
首先感謝您選購Canon的產品,關於您於十月廿五日來信詢問、有關BG-E6的問題、敬覆如下:
我們明白滿足顧客需求的重要性,因此不論何時,都會盡力提供協助:不過!也請您體察!目前所有機型的電池把手,此C轉盤都採用同樣材料,但至今也僅有少數個案因此問題而來送修,且依據目前的資料無法顯示此轉盤在設計、或製造上有何瑕疵問題。另外!我們也認為Canon inc的研發人員,必會很嚴謹作過各種測試才會採用,至於會採用塑料必有其考量之處。希望以上的說明,能獲得您的認同。
若您希望本公司提供服務,您可親送或是郵寄到Canon客服展示中心檢查,也可送至Canon 授權服務中心,Canon公司將會竭誠為您服務。

最後再次感謝您的來信,讓我們有說明的機會;也盼望您能體諒、且能繼續對Canon產品的支持與愛用。
如還有任何查詢及疑問,歡迎隨時與我連絡。台灣佳能資訊股份有限公司敬上
那張發票怪怪的,

既然是交給原廠,

怎麼會是店家的發票???

總覺得其中不簡單,

真要查出真相,

請跑一趟CANON的維修查一下吧
如果我沒記錯


今天這狀況是消費者自費維修

他們會先跟消費者報價,然後再修或不修


=========
今天的狀況,我覺得是該店家自行跟你收費

實際上canon是不收費的,我猜

這種店家代收,然後另外收費的例子太多了

樓主可以打電話去canon那兒問,就知道這筆帳到底收了多少

沒啥理由是店家的發票


今天這案例不管怎麼說,都解釋不通的一點就是發票為什麼是店家的~

自費維修也是彩虹的發票...怎麼樣也輪不到店家來開~

EOS 1D X+EF 16-35mm F2.8L II+EF 24-70mm F2.8L II+EF 70-200mm F4L IS
我覺得彩虹應該還是有收費!!
只是店家再加上代送費!!
可能是幾百元,就轉換成店家的發票了!!

但是,店家只知道你不爽原廠!!
卻不知道你會上小惡魔PO文!!

希望你求證彩虹之後再告知所有同好真相
那麼以後維修是不是直接去彩虹維修中心
而不是送去購買店家"代送"

Erl wrote:
在下以前使用BG-E2(20D/30D的垂直把手)
就已經有這樣的問題了。
...(恕刪)


現在回想起來,10D電池把手的金屬材質好像比較多,剛性還比較高一些。
從20D開始為了讓把手能裝三號電池,內部又開了個大洞,導致把手剛性下降。如果接上大鏡頭,常常會跟機身有接觸不良的問題。
自從20D的把手有這種困擾之後,小弟就再也不買電池把手了...

long1220 wrote:
您有點LAG了......(恕刪)


我自己從事機械設計工作,別聽Canon胡扯什麼工程技術考量,依我看用塑膠齒輪只有一個原因,就是成本..成本..成本。

使用塑膠材料是一體射出成型,多那齒輪部件,只是模具不同,材料費幾乎沒有增加。如果是金屬材料,較考究的會用青銅車製,較一般用鋅鋁壓鑄,但還須開壓鑄模,如果生產量不夠大,模具分攤費用高,更不划算。

會採取那一種設計方案,工程師的考量影響有限,主要還是公司的產品策略。如果Canon要求設計工程師,手把的材料成本必須限制在一定金額以下,工程師要如何抉擇?當然成本的考量還有其他因素,例如和其他產品零件共用,可分攤模具費,或採用市售標準件免開模等等。

比較精明的公司甚至會故意設計不太堪用的零件,撐過保固期後,就可以坐收維修費,又是另一項財源。各位可比較Nikon和Canon、Pentax這幾家公司的產品策略是有很大不同的。Nikon的機身往往給人紮實與信賴的感覺,而Pentax則誠意十足,用料實在,相較之下Canon的低階機身像玩具。我並不是說Canon就是"奸商",這只是他的產品策略選擇不同,在這方面輸人一截,當然就必須在其他項目扳回,重點是要"消費者買單",否則今天市場上的老大就不是Canon了。

"設計"不是做出最好的產品,而是在功能、技術、品質、成本、市場性等各種因素下,做出能賺錢的東西。這是我從事設計近20年的小小心得。
woody wrote:
比較精明的公司甚至會故意設計不太堪用的零件,撐過保固期後,就可以坐收維修費,又是另一項財源。各位可比較Nikon和Canon、Pentax這幾家公司的產品策略是有很大不同的。Nikon的機身往往給人紮實與信賴的感覺,而Pentax則誠意十足,用料實在,相較之下Canon的低階機身像玩具。


正解,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消費者要便宜,廠商就給你便宜,
你會算,廠商就不會算嘛?

當初也是c家,在40D於亞州市場的災情發生,加諸廠家令人無言的處理態度後,
當下決定轉投別家,現就又看到這廠家的處理態度依舊,想想當年放棄c家的
決定依然不後悔。


單純以一隻手指所產生的力矩,可以把一顆齒輪破壞,足可證明當初該齒輪規格選擇錯誤,
不然就是該齒輪產品發生了製造上的瑕疵,要消費者承擔全部責任,根本吃定這些無助
的客戶。 這就是如同你買部車子,在正常使用下,徒手把方向盤給搞壞了,除非你是超人,
不然就是方向盤質量上有瑕疵。 若判定你這是人為使用不當,你吞的下去嘛?
剛剛打電話canon原廠詢問 原廠說他們收費是1020 (抱歉我沒有錄音正名 因為是手機打的) 店家收我1200 所以是店家也有賺180元的意思 但是店家並沒有告知說要收取"代收費" 就直接打電話跟我說 就是1200 如果店家老實把費用細目都告知消費者 消費者確認後認同再付費 就不會有"被當潘子"的感覺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