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shiro845 wrote:
所以基本上跟片幅還有光圈孔大小有關了
光圈的定義本來就相對於焦距, 就條件相同的量化比較, 此處光圈大小為定量,
將之當成概念性來理解比較好, 換算成實際狀況來解釋也不錯.
您說的 500D 5.6 比 LX3 2.8景深還淺, 算是此"考題"的精華,
光圈小景深還更淺? 反其道而行? 那是其它變數不一樣, 是因為實體焦距還很長. 37mm / 12.8mm
如果開成 500D 8.5以上 對 LX3 2.8, 此時 500D 就輸了.

既然感光面板大小不同, 我們當然也要用不同的光圈去評比.
37/5.6=6.6071428571428571428571428571429 win!
12.8/2.8=4.5714285714285714285714285714286
--------------------------------------------------------------------------------------
37/8.5=4.3529411764705882352941176470588
12.8/2.8=4.5714285714285714285714285714286 win!

看以上兩者"景深"長度, 即使對焦無限遠, 採用"超焦距模式"的解釋也通!
ps.話說景深淺就是好嗎?(錢井深確實就不好) 昨天拆了近30年前的泛焦相機,機構很單純,一個閃光和太陽的選項, 其它都不對焦就可按快門, 多方便啊! 設計的方法就是透過超焦模式, 再將對焦從無限遠稍為拉近(鏡後距拉短一些). 所以景深較深也是有好處的, 搶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