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打鳥的選擇--CANON EF 200mm f2.8L II USM VS SIGMA APO 70-200mm F2.8 EX DG OS HSM


glee0512 wrote:
拍鳥不是焦段越長越好...(恕刪)


其實1200/5.6跟800/5.6是不同等級的,基本上1200這支要一個人獨立移動跟作業是有點困難。
不過800/5.6、600/4、400/2.8這三支就算同級的,也是一般單人作業的合理上限。至於為什麼會有人選400/2.8、600/4而不選800/5.6?道理很簡單,因為有些場面光圈會比焦長更重要。
例如在昏暗的樹林中,光圈較大、OVF較亮,會比較容易尋標,AF速度也會比較快。萬一鳥跳到面前時,也比較不會有退無可退的窘況。
至於在拍攝水鳥或草原性鳥類這類遠距離的主體時,800/5.6是目前同級鏡頭中畫質最好的,所以就算428+2X或是640+1.4X也取代不了它。
如果林鳥跟水鳥都拍,那比較理想的組合會是856跟428各準備一支。只能挑一支的話,就是選540或640再搭配1.4X。

nagasitori wrote:
其實1200/5.6...(恕刪)



不知nagasitori大有沒有更多120-300 F/2.8的飛羽實測?有點想把456換這隻, 否則將來如果上更長的鏡頭456用處就低許多. 120-300 f/2.8雖然畫質對焦應都輸328,但如果可接受的話將來重疊性較小. 一隻可以抵70-200 f/2.8 & 328
“You create the world that you know” - Seth Speaks

moronNZ wrote:
不知nagasito...(恕刪)


AF精度的問題目前還是無解,所以只能放在AI-SERVO,避免ONE SHOT一張錯、張張錯的風險。
下面這張就是開AI-SERVO拍的,反正多拍幾張還是會有準焦的


不過OS的效果很不錯,底下這張是靠在欄杆上,先開LV對好焦,再用1/30秒拍的,因為那邊不能用閃燈,所以只能靠月光跟高ISO拍





deki wrote:
小白兔雖然是新鏡只能...(恕刪)



謝謝大大的指教,您的連結我水準不夠看不太懂,
不過,以這三支鏡頭的MTF曲線來觀察,小白免在200端的表現確實優於300and400,只在邊緣表現較弱!!!


小白免MTF


400MTF

300MTF
glee0512 wrote:
拍鳥不是焦段越長越好嗎?
那麼為何增距鏡都只用1.4X
而使用600 F4時卻不用增距鏡?

是因為600就夠遠了嗎?
還是為了F4的可用光圈?


拍鳥 越長越好 超過600以上 越長越貴 越重

裝增距鏡會影響~

1)對焦變慢些

2)畫質下降

3)光圈變小

328(canon最銳利的鏡頭) 428 優點很銳利 光圈大(2.8) 缺點 短

普遍使用 3代 x 1.4

3代 x 2.0 影響畫質太多

裝增距鏡目的-省錢 但看情況使用 能不用最好

glee0512 wrote:
會有人用 800 F5.6 或是 1200 F5.6這種超誇張大砲級的鏡頭
再加上增距鏡來拍鳥的嗎??
假如是用7D+1200 F5.6+2倍增距鏡
那可以達到3840mm的超遠焦段~
這樣就不用怕會驚動鳥兒了吧~~




拍水鳥 600 4.0 搭配偽裝足夠 + 3代 x 1.4 晴天情況使用


光圈4.0拍動態可用快門 比2.8困難 5.6更困難 F5.6+2倍增距鏡更是困擾

有台高ios純淨的相機 拉到3200 快門相對 提升不了多少



NIKKOR 300mm F2.8G ED VR II f/3.2


glee0512 wrote:
還有為了防手震,而上腳架拍鳥,不會是個負擔嗎?
鳥不都飛很快必須用高速移動去追嗎?
假如為了要拍飛行中的鳥
腳架不是反而讓拍攝時更為不便嗎?
沒辦法用像是抓拍之類的技巧,把最美妙的一瞬間拍下來
為何還是那麼多人拍鳥都喜歡帶腳架?
而且拍鳥用的腳架都重的要死
這樣不是反而把自己的行動給局限了?


canon 300 2.8 2代 有4級防手震 搭配2顆螢石(canon 300 2.8舊型 1顆 所以 我才大力推薦)

目前的NIKKOR 300mm F2.8G ED VR II是市面上最高的等效4級防手震(個人使用感覺超過4級)



NIKKOR 300mm F2.8G ED VR II f/3.5 手持


屆時開賣後 必然是一股比較與討論風潮

這兩顆鏡頭是手持最理想的長焦鏡頭 只是300mm F2.8G ED VR II比較重 幾乎3公斤 還要加鏡頭

手很容易酸

其他超過 300 2.8以上的鏡頭 更重 手持只能短暫 還是裝上腳架省力

古亭佳能維修站有白砲 若有興趣重量 手持 你可已親自去試看看份量


補充~ 腳架分兩種

單腳架 較為機動 拍攝較為不需精細的人像 我會使用 VELBON neo pod 74碳纖單腳

拍鳥 鏡頭越長 影像越容易晃動(尤其野柳) 防止微震 使用頂級腳架 5號雞肉腳是必須的

雲台 看鏡頭而定 最好一次到位 不用再換


peirreflame wrote:
拍鳥 越長越好 超過...(恕刪)


P 大,

台佳服務站,我上次去要試櫥櫃裡的 L 鏡,那個店員說,裡頭的只是展示,不能拿...

還是哪裡有放啊,我沒注意到?


ps. 說實在的,這一點 Nikon 的做的比較好,展示的鏡頭或相機,只要敢開口,店員一定拿給你試...

hunnyhunny wrote:
謝謝大大的指教,您的...(恕刪)


如果是比望遠端的畫質,小白兔在200mm確實很強,問題是要達到300~400mm時,小白兔就得上倍鏡。強如328,上1.4X都會有衰竭,小白兔上2X就更不用說了。
如果主體很乖不會跑,那乾脆拿180/3.5 MACRO來拍,連周邊畫質都嚇嚇叫^^
簡單的說,300/4 IS跟400/5.6老歸老,但在這方面還是有相當的優勢,所以小弟也不推薦買小白兔來上2X。

moronNZ wrote:
不知nagasitori大有沒有更多120-300 F/2.8的飛羽實測?有點想把456換這隻, 否則將來如果上更長的鏡頭456用處就低許多. 120-300 f/2.8雖然畫質對焦應都輸328,但如果可接受的話將來重疊性較小. 一隻可以抵70-200 f/2.8 & 328


之前有人有用舊版的 120-300 (沒有DG): Sigma APO 120-300mm F2.8 EX IF HSM 實戰測試,不過好像是拍鐵鳥用的: 雷虎特技, 參考參考. 後來新版出了DG, 最近又加上了防手震OS, 最新版是: 120-300 f2.8 EX DG OS HSM.

要拍鳥這一個應該是不夠長, 不如選Sigma 300-800mm

roc18 wrote:
要拍鳥這一個應該是不夠長, 不如選Sigma 300-800mm...(恕刪)


38鏡跟這支的等級也差太多了吧...
120-300/2.8 OS雖然短了點,但是上1.4X後拿來拍飛的不錯,拍一些林鳥也很適合。反正就是圖個輕便,跟非上腳架不可的38鏡剛好互補。

handful wrote:
P 大,台佳服務站,...(恕刪)


手動兄

一進門的左手邊小閣樓上 有放一排白砲 可以把玩拍照 要自備記憶卡 ^^"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