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如此 我只好

RX100公司貨配件齊全

跟你換5D+50 1.4貼我五千塊就好...

快逃~~~~~

ccpc wrote:
各位大師好,小弟是個...(恕刪)


rx100沒恆定

蟑螂蓋飯 wrote:
DC做不到光圈F22...(恕刪)


還有個原因試dc很多都是電子光圈,所以沒有葉片,也就沒有星茫

diffusionless wrote:
可以參考Applie...(恕刪)

感謝兩位大大分享 真是受教了
(大家好專業!! 我默默在抄筆記....Orz)
我叫做Mac 叫我阿松也行~
dodo111888 wrote:
還有個原因試dc很多都是電子光圈,所以沒有葉片,也就沒有星茫...(恕刪)

你在說啥?
電子快門跟電子光圈是兩個不同的東西!
DC怎麼可能不能拍星芒


另外,有關「電子光圈」,是在講自動光圈控制嗎?
可否請diffusionless大大再進一步解釋一下
到底光圈值相同在不同片幅的相機上
他代表什麼東西是相同的?
是單位照度,還是什麼?

WhiteFang wrote:
可否請diffusi...(恕刪)

F光圈是光學幾何定義下來,在這個定義中並沒有成像面的參數,所以是不會有片幅大小問題。

T光圈則是和F光圈之間就有透射比t,是需要進行鏡頭穿透後的真實進光量。

而不管,T光圈或F光圈,都是一種標定進光照度狀況,只是F光圈只是用幾何關係,而T光圈是進行實際測量,像是知名STF 135mm F2.8(T4.5)可以知道兩者差異。

像是以LEICA 90AA的光徑路線圖。


這個是在無限遠條件下。
在平行光軸的光束的進光量,就只是代表中央那一點位置的照度通常也是為最高,通常是作為光圈規格摽定,不同點的位置其光束也所不同。

當偏離中央一點,光束就會是偏斜方向,慢慢光束會越來越小,而在對角線邊緣最小。

一般廠商提供或測試的失光曲線,都是把中央光軸那一點位置當做基準,描述和中央偏離的差異,而開放光圈時候,平行光軸的光束可以完全使用到光圈葉片,而邊緣部份相對受限光徑關係,就算光圈葉片加大也無法改變失光狀況,而在縮光圈之後,最主要是影響靠近中央進光而讓兩者限制拉近。







另外請注意鏡頭光學參數在定義時候,是沒有受到成像面影響,例如口徑 焦距 光圈等。




主要是使用時候,引入視角這個拍攝範圍參數,視角就是和成像面有三角幾何關係。
視角和焦距 片幅關係如下

視角大,代表拍攝範圍容納較多物體在一張畫面裡,我們會廣角 超廣角來表示,反過來來,如果視角小,也就是拍攝範圍只有其中一些物體在裡面,就是所謂望遠,這個是實際照片可以知道。

單純看照片也無法知道焦距是多少?
只提供焦距也是不知道到底是廣角還是望遠,因為不同片幅所需要焦距都不同,必須要告知片幅系統,後來才出現方便提供<視角>,才出現等視角的等校焦距觀念。





一些常會因為在等校焦距,以為片幅會改變焦距,或著光學參數和片幅有關係,實際上片幅只是在於成像圈大小,而成像圈越大的光圈難度越高,也就是要做同樣光圈大小的難度是大幅提高,而越大片幅系統的標準焦距就已經是往長焦距方向移動,本身景深很淺,器材增大與笨重,大光圈用到機會不高,繞射光圈小而可以使用更小光圈。



lfjadsflk wrote:
你在說啥?電子快門跟...(恕刪)

電子光圈跟電子快門本來就是不同的東西,我從頭到尾都沒提過電子快門,大大擬道妳再說什麼?
"電子光圈,所以沒有葉片,也就沒有星茫"哪裡錯了?

電子光圈是類似薄膜的構造,也就沒有光圈葉片

dodo111888 wrote:
電子光圈是類似薄膜的構造,也就沒有光圈葉片


咦?大大說的是固定光圈(不是恆定光圈)或是貓眼光圈吧?
這兩種光圈形式能不能拍出星芒我不知道,但是手機一般就是這兩種光圈,所以應該是拍不出來。

至於電子光圈一般人定義:是相對於有光圈環的機械光圈。


小弟無知,如說錯了請砲我!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