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F-M 11-22mm F4-5.6 IS與EF 17-40mm F4L的畫質小pk

就算花錢去買日本的相機雜誌,他們通常也只有裁切中央/邊緣來比較,而且圖片都小得要命。說實話,樓主的測試已經很用心了,小弟覺得應該多多鼓勵願意分享的人,而不必一直拿著放大鏡來挑毛病
感謝樓主分享~

雖然手上沒有EOS M但我很佩服Canon把超廣角做這麼小又有高畫質

像我們NEX的10-18就相當大顆而且貴了不少(不過可能是因為恆定吧..也跟5.6差沒多少就是)

Horology wrote:
1. 你在景深計算器...(恕刪)

正常人拍景當然是這樣拍的
你就不要吹毛求疵了
看到11-22的星芒,我也要拜一支來玩了,16-35mm的升級計畫,
等到以後有閒錢再說啦!
感謝大大辛苦的測試、分享。
看完大大的評測文,只有兩句話!

1:我有16-35mm,但我有EOSM,我要買11-22mm了!
2:M系列的鏡頭畫質真的都不錯,連最爛的18-55mm畫質都打贏APSC的同級產品,
真希望Canon來一支M系列的15-85mm...
EF-M 11-22mm F4-5.6 IS的表現相當亮眼,是支CP值非常高的鏡頭。

EF 17-40/4L雖然在四個角的表現較差,但是全幅鏡頭的設計困難度比APS鏡頭來的高,所以整體來說,EF 17-40/4L的表現也是非常的不錯。
阿根廷 / 中南美深度攝影: www.leandrocheng.com
感謝大家的賞圖和鼓勵
好像還有幾位大大因此想敗入11-22 (推坑成功 )
之後如果有更多實拍照片再跟大家分享囉~
Dowchia wrote:
簡單再裁切了一下,皆...(恕刪)


感謝你的補充,這麼一來要說11-22的畫質較好就沒有疑義了

我補充說明一下,為什麼一定要增加週邊遠距離的比較?
因為有些鏡頭的週邊像場是往遠離相機的方向偏移
週邊比較若只裁切較靠近相機的區塊會對此類鏡頭相當不利
若知道自己的鏡頭是屬於這一類的,在拍攝時就應該選擇距離相機較近的對焦點
這樣的資訊非常重要,絕不是吹毛求疵,還望樓主包涵

完整的鏡頭測試相當繁複,別說熱心分享的網友,很多媒體的測試也都不完整
網路間的分享當然沒有義務做到盡善盡美,但針對新器材或熱門器材的測試常會在網路上廣為流傳
我相信樓主也不會希望冤枉某一顆鏡頭

Nagasatori wrote:
就算花錢去買日本的相機雜誌,他們通常也只有裁切中央/邊緣來比較,而且圖片都小得要命


不完整的比較只能做參考而已
我的相簿 http://www.flickr.com/photos/calatravayang
Horology wrote:
因為有些鏡頭的週邊像場是往遠離相機的方向偏移
週邊比較若只裁切較靠近相機的區塊會對此類鏡頭相當不利

原來還有這樣的分別,受教了
也就是說在不知鏡頭的週邊像場特性下,應該要同時比較遠離以及靠近相機的區塊對吧?
確實這樣能夠對鏡頭的特性更加了解!
謝謝你的說明~
Dowchia wrote:
原來還有這樣的分別,...(恕刪)


是的,這些是一般測試網站的MTF測試所看不出來的
也是為何實拍測試有其必要性的原因之一

最後還是要感謝你的熱心分享
我的相簿 http://www.flickr.com/photos/calatravayang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0)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