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s0815 wrote:全幅鏡要拍近物的話光圈要縮的比APSC還多很多才能得到相當的景深這樣的話,哪有安全快門可以更低 片幅和等景深光圈是trade off這是在光學上和物理上的必然碰到極端條件假設FF的高ISO可用程度高於APSC 1級,高於M43兩級在相同景深相同快門的條件下FF的光圈要比APSC小1級,比M43小2級所以FF的高ISO優勢跟本就完全被抵銷了而且小機器還有翻轉螢幕跟觸控對焦的操控優勢然後全幅單反還有低速快門反光鏡微震的問題
bis0815 wrote:全幅鏡要拍近物的話光...(恕刪) 安全快門速度指的是1/鏡頭焦距S也就是說我的180微在FF的安全快門為1/180S而在APS-C上,安全快門就會變成1/288S也就是說我在拍攝時,快門速度可以以較低的快門速度來拍這樣多少可以抵消一些因縮光圈而造成ISO必須提升的衝擊加上FF在高ISO的一點點優勢......當然,相機的電子技術一直在進步理論上70D拍微距會優於5D3我不會否認理論上是這樣所以如果認為理論是你考量的依據,那就照理論去買相機吧
lml640707 wrote:問題是FF用180微...(恕刪) 當然可以啊我身邊就有人用7D+百微在拍蝴蝶啊這種組合滿不錯的百微比180微更銳利,安全快門也可以維持低快門速度所以這種組合當然是可行啊只是不知為何他就是想換FF
antonhsu wrote:安全快門速度指的是1/鏡頭焦距S...(恕刪) 這是以前底片機的觀念,事實上並非絕對。舉例來說,同樣一張底片,沖3X5可能覺得超銳利,放到A3大小可能就會發現沒準焦或是有手震。數位檔因為可以用螢幕進行100%檢視,所以就算焦段不變,只要畫素密度越高,安全快門就要提高,這與片幅大小根本沒關係。您之所以會覺得5D3的安全快門較低,是因為它的畫素密度僅跟20D差不多。如果您把70D的圖檔縮到800萬畫素來看,安全快門也會降到跟5D3差不多。所以數位時代的安全快門不能只看焦長,畫素密度的高低才是關鍵。
nagasitori wrote:這是以前底片機的觀念...(恕刪) 我就是從底片的末代走過來的我是不知道你說的那些電子上的理論確實,現在電子技術不斷在進步也許有些攝影觀念會變,但是我分享的是就我現在所用和所看到的我沒有70D,所以我不知道70D是不是又進步到我的觀念又得改只是我身邊拍蝴蝶的人都覺得FF的畫質優於他們手上的APS-C而我們當中沒有人有70D也許等我身邊有人有70D可比較時我會改觀也不一定另外還有一點,5D3的對焦系統優於7D這點是我身邊的人都認同的這也是我換5D3的主要原因
生態的初學跟鳥攝的初學一樣,一開始你想拍大拍清楚,你覺得aps-c比較好,然後你想拍動態,你覺得對焦快張數多的專業機比較好,該拍的動作拍了,這些過程都滿足了,你現在開始要拍真正的生態,那麼用FF就沒有什麼好不能拍的了。
antonhsu wrote:我就是從底片的末代走...(恕刪) 這觀念沒什麼艱深的電子技術啊...當距離跟焦長固定時,若畫素密度越高,放100%看圖時,主體就會被放得越大,微震自然會變明顯。也就是說,同樣是APS-C的CMOS,因為總畫素的差異,10D的安全快門便會比20D低,20D又比40D來得低,而40D又比50D低,50D又比60D低,而60D又比70D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