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nsonT wrote:更多照片出來了機身比M1厚,果然有翻轉螢幕鏡頭類似11-22的收縮方式,比Sony的16-50厚多了,完全熄火可以跳過了 ...(恕刪) 我的感受剛好相反,好險不是為了縮小用電動變焦(不管哪家都超級難用)另外16-50的畫質很呵呵,主流市場推到20MP以上的現在,別家不要學這種做法比較好
Kotaro wrote:隨便都贏 SONY 的 16-50 吧Canon 始終不願意在 EOS M 上犧牲太多畫質(即使機身都入門款) 要贏 16-50 還真不太難.......^^------------------------------------------------我是認為電動變焦不重要,但體積最好是越小越好。就類似是 Panasonic 12-32 那種作法。
yameme wrote:要贏 16-50 ...(恕刪) 三星,olympus,panasonic,sony,nikon,pentax也都有收縮餅乾鏡就屬Canon最晚出,還最大管,望遠端光圈最小,人家都收三折,你Canon只收兩折,難怪比人長,到底canon搞什麼鬼科技,只能期望畫質表現了不過,現在唯一沒有收縮變焦鏡的只剩FUJI了,而眾家餅乾變焦鏡中,個人最欣賞pentax的不僅畫質不錯,收縮短小,他還是DSLR級數的,不是微單系統的,
yameme wrote:要贏 16-50 還真不太難.......^^ 隔壁串還有人說 EF-M22 跟 SEL16F28 差不多爛咧…看不出來畫質的人其實還挺幸福的還有可以不要一直拿不同片幅的來比嗎M43 片幅只有 APS-C 的 60% 耶沒做電動變焦大正解要小去買 SONY 就好,機身也輕多了如果 Canon 畫質要學別家擺爛,那不如 EOS M 收一收了…GWOKING wrote:不過,現在唯一沒有收縮變焦鏡的只剩FUJI了 給富士做只會更大管吧整天畫質畫質掛在嘴上的廠牌 X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