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覺得多少畫素的數位單眼相機最實用?

當年玩暗房的時候,我們是習慣不要把影像放大超過8倍,才能得到較為良好的品質.以135底片來說,8*10就是一個門檻,當然我也見過有人使用徠卡品質很優異的鏡頭,良好拍攝條件下,架設穩固的腳架,然後用很嚴格的放大程序來沖洗,這樣也洗出很不錯的18吋照片.
用數位的算法,18吋照片300dpi來算,就是5400*3600,是2千萬畫素.不知道135片幅的畫素再提高的話,是否會超過鏡頭分辨物理上的極限?
Tessar;Xenar;Color Skopar
tessar wrote:
其實我就是覺得aps...(恕刪)


小弟之前簡單測過了,單就中央畫質來說,1800萬畫素的7D還沒有超越鏡頭的解像力極限,而且表現比起1000萬畫素(40D)或是600萬畫素(300D)的都要好。假如把ISO拉高,高畫素密度的雜訊也許會拖累7D。但是在光線充足的環境下,7D依然有著相當的解像力優勢。
1800萬畫素的APS-C若換算成FF,總畫素約為4600萬,邊緣小弟真的不敢說,至少中央部的畫質還不會讓鏡頭破功。D700的畫素密度僅跟5D相近,小弟認為就算不用鏡皇,也還不至於超過一般鏡頭的極限。

1800萬畫素的解像力簡測
dpreview
Canon EOS 40D 1000萬畫素
Horizontal LPH 2100
Vertical LPH 1800

Canon EOS 7D 1800萬畫素
Horizontal LPH 2500
Vertical LPH 2400

1000萬畫素 --> 1800萬畫素
解析度LPH 2100 --> 2500,數據上 APS-C DSLR 1800萬畫素, 還未超越鏡頭 50mm F/8 的解像力極限。
只要未來處理器速度更快,FF DSLR 3000萬畫素時間早晚的。
carson1108 wrote:
全幅高畫素的好處是 .... 我就算怎樣栽圖再重新構圖我也可以沖出一張漂亮的4x6, 尤其有時拍食物照 , 栽圖真的很有用, 但亦因為拜這所賜 , 我的構圖技術都沒甚進步

哈哈,也不是很絕對,FF相機要把邊緣畫質照顧好沒那麼理所當然
但就算只有比較內側的畫素比較清晰,高解析度對裁切的確很好用
還有啦,Canon不談,像alpha系統的相機幾乎都只有中央對焦點比較好用
畫素高一點,你可以用中央對焦點一路打天下,對著你要的主體去拍
剩下的構圖功夫交給裁切就可以了...

但是這也得是您的閒工夫夠多倒是....
KM (D7D + 24-105 F3.5-4.5) + Sigma(30F1.4 + 70F2.8 Macro + 28-200F3.5-5.6)
我覺得全片幅1000萬~1200萬都蠻剛好的
APS-C 800萬
1/1.8" 500萬就可以了

單位面積不變,畫素越拉越高,每個畫素的入光量就越來越少
雜訊越來越高,靠軟體拉也不是辦法

我手上有台93年買的小500萬消費機1/1.8" Konica KD-510Z
那個畫質可以打趴現在大多數小消費機
rex65 wrote:
看標題就知道是外行話...(恕刪)

為什麼這麼說?
相信您說這樣 一定有更多的看法和意見

願聞其詳
不是拿來賣錢的照片只是生活隨拍我覺得400萬就夠了,公事包內放一台小dp2就可以讓我玩的很開心.
DAVIDC2924 wrote:
FF DSLR 3000萬畫素...(恕刪)


大四很有可能就是第一台總畫素破3000萬的DSLR,假設其總畫素剛好是3200萬畫素,也就是小四的兩倍,那即使處理器不再升級,連拍速度都還有5FPS的實力。3200萬看似嚇人,但是換算成APS-C也不過僅有1250萬畫素,跟7D的1800萬還有一段距離。
tessar wrote:
當年玩暗房的時候,我...(恕刪)


坦白說,跟鏡頭的性能相比,小弟覺得高畫素密度受到合焦精度以及微震的影響更大。過去拍正片時,就算用放大鏡仔細看,也很難察覺出輕微的脫焦和微震。現在的數位圖檔,只要放大到100%檢視,稍微沒準焦都很明顯,微震也幾乎無所遁形。
ORO wrote:
以400DPI輸出8...(恕刪)

5d是一千二百萬畫素,不是一千六百萬哦
專門路過 [img]http://farm3.static.flickr.com/2408/2267155222_fb9c3bbc84_m.jpghttp: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1)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