鏡皇對決‧Canon EF 24-70mm f/2.8L USM II


吉姆林 wrote:
歷經十年的等待!最受...(恕刪)

優質測試文

可惜現在這顆鏡頭有錢也買不到
mash9112002 wrote:
官網看到#需配合EOS-1D系列或EOS- IV同時使用..(恕刪)


查遍全世界各國Canon網站,這句話屬於"台灣佳能專屬"了...

shogi wrote:
感覺差異跟他的價差不...(恕刪)

其實50分進步到75分
跟80分進步到85分 很難用價錢道盡..
尤其是光學這種東西

當看到PZ評論時,我特定去看其他定焦鏡的評測,尤其是85L 或35L

看完後 我仍在想 這跟定焦鏡 差很大嗎? 事實上,我會用數字舉例,1代80,2代85,定焦呢?可能87
值不值這個錢?看當時物價及成本吧!誰知道呢?

G4iBook wrote:
這下子看完比較,好像...(恕刪)


版主很用心,等到過4個月後的年終慶在去買是最划算的

diffusionless wrote:
50蔡?是zf或ze...(恕刪)



都不是..是C/Y接口 contax ZIESS 50/1.4
說也奇怪,以前買了N(G)轉EOS & C/Y轉EOS
當時接在5D2上,逼逼後總是移焦,試了調焦都沒用
後來清泥坑時,剛好35N 85N沒賣出去
又翻到塵封已久的轉接環
想說皆在5D3試試,逼逼..準焦耶
就算有偏一點,縮到F2~2.8大致上都OK
可以省下35L 50L 85L
不過也真的很佩服那些用觀景窗玩手動鏡的高手

另外
請問d大:
您的D800E到手了嗎
最近很哈一台新機...很可能會在家為尼
只是這個尼是索尼的尼
現在就看A99能否有不錯的高ISO3200~6400

diffusionless wrote:
吉姆大:全時手動應該...(恕刪)



不過原廠的網頁並沒有提到可以「在對焦馬達運作的同時轉動對焦環」喔,原文如下:

オートフォーカスの後、撮影者が最終的なピント調整ができるように、ワンショットAFの後、フォーカスリングを回転させるだけで即時にマニュアルフォーカスが可能な機能です。

上面是說,在AF後,使用者可以自行決定最終的合焦位置。可在one shot AF後轉動對焦環來即時地調整對焦距離。

所以如果是在AF馬達運作的同時去轉動對焦環所造成的損壞說不定原廠會視為人為因素喔
管它是什麼超級世界霹靂無敵大狗鏡!便宜貨萬萬歲!
Walt Yu wrote:
承diffusion...(恕刪)


這是奇怪的誤會,即使Canon使用「Full Time Manual Focus」這個名詞來稱呼該項科技卻從來沒有說「可以在AF運作的同時去轉對焦環」,使用者卻自行以該名稱的字義去自行擴大解釋。

另外Pentax從來沒有提出Quick-Shift Focus以外的對焦切換技術,也從來沒有提到搭載SDM或是DC馬達的鏡頭可以如同Nikon的M/A模式來操作,卻能自行想像出類似Nikon的A/M與M/A的差別;反倒是Nikon雖然有完整的區別而且達到真正的「全時手動對焦」卻沒有使用某單一名稱來稱呼。
管它是什麼超級世界霹靂無敵大狗鏡!便宜貨萬萬歲!
感謝樓主很詳細的測試與細心的比較
以下小弟針對兩支鏡頭的比較發表一些淺見.
依據樓主的測試
一代與二代在銳利度上有相當明顯的差異.
二代鏡不管是中心到邊角銳利度上都有長足的進步.
但是在個人覺得在影像的立體感和顏色層次上 一代鏡卻是較二代鏡更為優秀
尤其是在暗部細節上. 一代鏡所保留的層次較二代鏡更為優秀.
在比較上 建議樓主可以用"銳利度"一詞會比較精確 因為"畫質"並不只是銳利度. 同時也包含了顏色層次等等
鏡頭設計上 銳利度和顏色層次是兩個打架的因子. 所以鏡頭設計廠商必須在兩者之間取得權衡.
個人覺得二代鏡是為了對應於現在更高像素的數位相機而開發的. 因此在銳利度上必須更加著墨
但是若以樓主的圖片來看. 將一代鏡和二代鏡的作品出圖. 以適當的距離來觀賞作品. 顏色層次將會比銳利度來的更重要.
整體來說. 一代二代在畫質上都很好. 如果不計較一代的邊角色散問題. 一代鏡是在顏色層次上有優勢. 而二代鏡在銳利度上有更大的優勢.



masaka wrote:
這是奇怪的誤會,即使Canon使用「Full Time Manual Focus」這個名詞來稱呼該項科技卻從來沒有說「可以在AF運作的同時去轉對焦環」,使用者卻自行以該名稱的字義去自行擴大解釋。

另外Pentax從來沒有提出Quick-Shift Focus以外的對焦切換技術,也從來沒有提到搭載SDM或是DC馬達的鏡頭可以如同Nikon的M/A模式來操作,卻能自行想像出類似Nikon的A/M與M/A的差別;反倒是Nikon雖然有完整的區別而且達到真正的「全時手動對焦」卻沒有使用某單一名稱來稱呼。

實際上只要是使用鏡身馬達的鏡頭,就可以在不切換對焦模式到手動對焦的情況下轉動對焦環(至於會不會損壞馬達那是另一回事),這與快速對焦切換系統無關,快速對焦系統發明的時候尚未推出SDM鏡頭。

搭載快速對焦切換系統,使用機身馬達驅動的鏡頭,在沒有半按快門對焦時,和半按快門對完焦之後可以轉對焦環,對焦的過程中轉對焦環就有可能會損壞機身馬達,這是與SDM/DC最大的差異

至於Canon的全時手動....我想如果Canon的鏡頭說明書中有註明請勿在自動對焦的過程中轉動對焦環,這樣批評使用者擴大解釋才比較有說服力,因為「全時手動」的「一般公認定義」,在網路崛起前就已經是那樣了,更不要提Canon USM的歷史,以及Canon有註明環形馬達可以全時手動,微型馬達不支援全時手動(EF50f1.4例外)
jayron wrote:
感謝樓主很詳細的測試...(恕刪)


為什麼銳利度會跟顏色層次打架?

色散高的鏡頭也沒道理會在顏色層次上表現較好
我的相簿 http://www.flickr.com/photos/calatravayang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1)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