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X3 Never Fails Me.」

LX3是我使用過最強悍的隨身機,鏡頭素質高、影像銳利、發色濃豔(但平衡度不是太好,尤其是膚色表現...)、操作專業、反應快捷、自動功能聰明、手動功能豐富且直覺好操作... 幾乎在每次的旅程中,LX3總是沒讓我失望過。即使是四歲小孩幫我與女王拍照,成功率也極高,留下一家子珍貴的回憶。儘管LCD偏紅過於亮麗、儘管開機時需要一些時間伸出鏡頭、儘管發色有時覺得太豔麗些、儘管焦段太短... LX3無疑是一台經典的准專業隨身相機,也難怪能創下開賣一年後身價不減反昇的奇蹟。

當然,LX3的使用者一定很感謝RICOH適時幫LX3出了一個好用的自動鏡頭蓋,讓LX3拍照時再也不需為鏡頭蓋的去處傷腦筋!再次謝謝RICOH!(RICOH賣出的鏡頭蓋應該比機子多很多... 這不知道該高興?還是難過?)

然而,LX3再好,突出的鏡頭總是讓它的體積比機身本身大許多,掛在腰上總是鼓鼓卡卡的,實在不太方便。心裡總想:如果有台機子能有LX3的性能、影像素質、鏡頭,但體積可以薄一點輕一點,方便掛在腰上,那該有多好?CANON似乎聽到了這樣的聲音,推出了S90:F2.0大光圈+1/1.7"大型感應器+IS防手震+豐富的手動功能+可完全收回機身的伸縮鏡頭+更長的望遠端(等效105mm,相比於LX3短短的60mm)... 這這這,豈不是我肖想許久的LX3的輕薄版嗎?於是等呀等、等呀等,終於在今天有機會去搬一台S90回家,心想終於可以讓LX3光榮退休了!

豈料,在試機時,隨手拿起S90來對著廣告看板試拍了幾張,咦?臉部對焦怎麼這樣慢?完全不是以前使用IXUS的美好記憶... 該不是光線不好的關係吧?我一邊嘀咕著、一邊也拿起腰上的LX3,也對著那廣告看板拍了幾張,臉部抓焦的速度快多了... 挖哩勒~~~ 那時很想告訴小姐可不可以退... 算了,人得往好的方向看(Look On The Bright Side.),別因噎忘食才是。繼續試用下去... 閃燈勒?這是我生平第一次找不到閃燈開關,好不容易在小小的控制圓盤上看見閃燈的符號,按了好幾次才終於給我按到,閃燈就「自動昇起來」了。不過請神不容易、送神也很不容易,請繼續按那很不容易的閃燈鈕,多按幾次,閃燈才會「自動降下去」... 比起LX3那簡單帥氣強力的閃燈,S90的閃燈的操作邏輯實在是讓我無言... 這樣麻煩的閃燈用法... 我想我可能會有壓力而少去用它吧?轉轉鏡頭前的轉環吧!預設是調整ISO,還算好玩又好用。模式轉輪又小又緊,反正不會常去轉,別太計較... 電源勒?挖賽,沒事把電源鈕放在那樣遠的地方是怕使用者誤觸嗎?快門旁的縮放撥桿也是小不拉幾的,難道S90真的是為手小又巧的女性所設計?我的手指已經算很靈活了,實在很難想像那些指粗又拙的西方人要如何操作S90...

CANON的拍攝介面一直是我很欣賞的,拍攝流程很順暢,顏色上,不僅可以個別調整各色,還能將膚色獨立出來調整(所以你可以將背景顏色調得很濃,但膚色依舊保持白裡透紅的清澈感!)。S90上又增加許多不同的顏色模式,這是值得讚賞的。CANON的色調不若LX3那樣濃烈,但拍起人來更為清爽合適。只是... 檔案格式竟沒有3:2的比例,只有4:3以及16:9,這相較於LX3上可以任意使用硬體撥桿切換影像格式的功能來說,簡直是太不專業、太不合格了!一台准專業機竟然沒有提供3:2的影像格式,我到現在還是很難相信...

S90的螢幕很細緻,看起來很好,影像更新頻率也很順暢,用起來是很愜意。

總之,對S90有興趣的朋友,建議在入手前可以先去試試看S90的操作手感,S90的操作介面似乎太小太細緻,操作的直爽感與實用度都遠遜乎LX3。S90儘管麻雀雖小五臟俱全,但勢必得花一點時間讓自己的指頭去適應它那細小彆扭的操作介面,某些功能真正要用時,也實在不若LX3那樣直覺好用。

玩過S90才深覺得LX3不枉是隨身機中的專業操作經典啊!(G10/G11系列已經算不上是隨身機了...)

至於鏡頭與影像素質上的差異,就由其他網友來分享了。
danieltflu wrote:
玩過S90才深覺得LX3不枉是隨身機中的專業操作經典啊!(G10/G11系列已經算不上是隨身機了...)...(恕刪)

感謝分享, 看一看對S90沒興趣了 (遙遠的聲音: 不是上上禮拜就沒興趣了嗎?)

不過G10, G11跟LX3應該算差不多吧
重量有差一點, 但攜帶性差不多, 因為G10, G11沒有LX3厚
danieltflu wrote:
「LX3 Never...(恕刪)


感謝您的分享
很有參考價值
Leica M240,21/1.4,28/1.4,35/1.4,50/0.95,90AA

meridian wrote:
不過G10, G11跟LX3應該算差不多吧
重量有差一點, 但攜帶性差不多, 因為G10, G11沒有LX3厚



嗯~

攜帶性是差不多的
都沒辦法放到口袋裡........


LX3的鏡頭蓋也稍嫌不便
雖有人用Ricoh LC-1去改造
但這技藝不是人人會啊
Leica M240,21/1.4,28/1.4,35/1.4,50/0.95,90AA
深有同感阿...
LX3除了AWB有時不準之外...
真不愧為經典隨身機之一...

大家可以試看看...
LX3在F2.0的時候對焦比S90和G11都快...
https://www.flickr.com/photos/randy0130/albums
LX3除了自動白平衡真的遠遜於G10/G11外

優勢是真的有的

但是 翻轉螢幕?

perahia wrote:




LX3的鏡頭蓋也稍嫌不便
雖有人用Ricoh LC-1去改造
但這技藝不是人人會啊

其實完全不用改造
可以直接卡上去.....
這周也去世貿展場玩了S90
對於快門按鈕很感冒,很難適應
操作跟功能表跟G系列類似,鏡頭轉圜的功能可以迅速調整參數
但矛盾的是,機身性能卻相當弱,拍完一張要等下一張能拍的間隔超過一秒比E-P1還慢
就算開單次對焦連拍也非常慢,一秒一張,令我大失所望,存檔速度也相當慢(相對於LX3)
看似一些新穎的設計與功能,卻被緩慢的機身性能給綁手綁腳,實在可惜了


對呀對呀,鏡頭蓋可以直接卡,裝上去超屌,連用GRD的人都想裝
LX3更新到2.1版本對焦真的很快,要親身體驗才知道
現在不管在那個版出新機都還會拿LX3來比一比高下,就覺得LX3真的好紅呀!

剛買了S90

也是經過了一段時間比較和等待

用過GX-100

也比較過LX3

我自己的結論是s90仍然是這個體積重量最好的選擇

還有最重要的一點

LX3到處都是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