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弟是11月中才購入500D,以前用300D時只能透過觀景窗構圖,對焦,拍照,過程跟底片機的時代很像,所以會覺得一切都很合理.
直到購入500D,原本很期待在生態攝影時的LiveView功能,結果實際使用這半個月來就我的不順手感到很失望,同時也突然發現數位單眼的快門簾似乎根本就是不需要的東西,所以想請教板上的專家.
首先我描述500D的LiveView動作,按下即時顯示按鈕(LiveView)後,反光鏡跟快門簾都上升,光線直接進到CMOS感光並顯像,等使用者對焦跟構圖好了,按下快門鈕,反光鏡(我猜含快門簾一起動作)竟然放下(可能是為了測光)然後才再升起拍照,這一前一後,畫面有大約一秒鐘是全黑的,不但有可能因為手的顫抖位移失焦,同時反光鏡的動作也會導致震動,加上被攝物可能一直移動我卻無法從畫面看到....
我不懂的是,在用液晶螢幕取景時,500D甚至都能依不同的亮度即時修正光圈跟快門值,所以我按下快門鈕,相機應該只要讀CMOS當下快門時間的值同時縮光圈,就能完成拍照的動作,並且螢幕還可一直提供監看,為什麼要很麻煩的讓反光鏡跟快門簾上上下下的動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