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防潮箱裡少了一顆移軸鏡 - TS-E 17mm 開箱心得

在攝影剛發明的年代(1839 左右),由於曝光時間動輒十來分鐘,建築攝影


很自然的成為當時攝影的主要主題(由於人很難定住十分鐘不動,除了 1839 那名擦鞋工人以外)


我的防潮箱裡少了一顆移軸鏡 - TS-E 17mm 開箱心得
(圖片來自 wikipedia)

 


而集大成則是一路到了十九世紀末期及二十世紀初期,法國攝影師 Eugène Atget (尤金.阿杰),


在三十年的拍攝生涯中,拍攝了超過一萬件的作品,其中以城市、建築、街道為主題,


完整了紀錄當時的城市風貌,關於他的作品可以參考這裡




在此之後,一路到了 1922 年,由 Josef sudek 所拍攝的 St. Vitus 教堂建構過程,完美的光線


與氣氛的呈現,至今仍留在許多人腦海裡。


我的防潮箱裡少了一顆移軸鏡 - TS-E 17mm 開箱心得
(圖片來自 pbase.com)



這麼多年過去,建築攝影的作品也像雨後春筍般不斷出現,但相對於人像、生態


等主題,我認為建築攝影被被攝體所侷限的幅度是很大的,一來大型建築物很難打光,


不能帶回攝影棚拍攝,二來建築每天都被看見,是否能拍攝獨特的影像變成很艱困的課題,


更何況面對太有風格的雄偉建築,其實攝影師能著墨的空間又更被壓縮。




但即便是如此,和過去與現今的建築物溝通,尋找這些建築體在城市中所扮演的角色,


與環境的關連性,仍然是讓我很樂此不疲的。




當花了一定的時間拍攝建築物後,許多問題就會開始慢慢浮現,除了要掌握天氣、光線以及


拍攝角度外,對於器材來說,馬上就面臨到一個重要的問題,而且這個問題在台灣也是非常的明顯。


由於街道狹窄,往往被迫要從較近的距離拍攝建築物,但在這樣的情況下,就勢必要使用


廣角端拍攝,接著面臨到嚴重的變型問題。




當使用帶有蛇腹的傳統相機時,可以透過蛇腹的彎曲而達到變形修正的效果,但對於 135 相機來說,


一直到 1961 年 Nikon 才推出第一顆移軸鏡頭 -- 35 mm f/3.5 PC-Nikkor lens


我的防潮箱裡少了一顆移軸鏡 - TS-E 17mm 開箱心得
(圖片來自 wikipedia)

不過當時這顆鏡頭其實只有 shift 功能,比起現在的移軸鏡來說,還是沒有那麼方便。


 


除了使用移軸鏡外,在數位時代利用 photoshop 等軟體進行數位後製,也可有效的修正變型,


相關的文章在網路上也非常的多,例如 flycan 上的這篇文章


 


不過事實上,使用數位的方式修正還是必須忍受畫質的減損,隨著變型的幅度越大,


畫質降低的程度越多,這也是為什麼即便現在有軟體可以後製,還是有許多人(應該說少數人)


願意掏錢買移軸的原因。


 


當然,現今對於普羅大眾來說,移軸鏡已經不只是用來修正建築、室內攝影變型的問題,


本城直季利用大型相機的移軸效果所拍攝的一系列照片, 利用 tilt 調整,並且由


俯角來拍攝城市,讓清楚的範圍只落在一小塊,前後模糊的散警,讓人有種


利用微距鏡在拍攝小人國世界的感覺,也成為移軸效果現在的新代名詞,


眾多新推出的數位相機都加掛了移軸效果濾鏡,甚至也可以用 iphone 輕鬆拍出獨特


的"小人國"效果。



我的防潮箱裡少了一顆移軸鏡 - TS-E 17mm 開箱心得
(圖片來自 lmsphotos.mac.to)

如果只是單純想要做出小人國效果,現在網路上也有許多簡單的教學,


甚至有網站可以直接將照片處理成這種偽移軸的效果,


例如 TiltShift Generatortiltshiftmaker 


 


除了大型相機、數位後製外,其實現在也有許多玩家選擇自己手工


來改造鏡頭成為移軸鏡,例如 ptt DSLR 前版主 DESW1 就寫過一篇網誌


來介紹土砲移軸鏡的過程 - 自製移軸鏡


或是 - 攝影器材DIY-300元有找!自製移軸鏡


諸如此類的文章很容易在網路上可以找到。


 


另外, Lensbaby 的一系列商品,也都具有移軸效果,


 



我的防潮箱裡少了一顆移軸鏡 - TS-E 17mm 開箱心得
(圖片來自 gadgetphotoreview.com)

 


甚至有推出 Tilt Transformer  可以讓 m43 接上其他鏡頭來玩移軸,


雖然像是玩具,但其實也能夠做出不錯的效果,我自己為了


想要玩魚眼也買過一顆 composer 。


 


但講了這麼多,有很多方法可以取代掉移軸鏡的功能,但怎麼樣都很難


比的上一顆真的移軸鏡,由於自己近日來對建築拍攝的需求日漸增大,


在幾番掙扎後,終於決定敗入人生第一顆移軸鏡


現在市面上常看到的移軸大概就是 canon 及 nikon 兩家有,


其實還是有些國外的副場有推出移軸鏡,但我都只聞其名卻未曾


見過這些鏡頭的廬山真面目就是......


 


廢話好像太多了,還是趕快進入重點吧,重點就是


承上面那些不是理由的理由,我覺得我的防潮箱少了一顆移軸鏡,


沒有真的移軸鏡,再怎麼評論都是騙人的,於是





我的防潮箱裡少了一顆移軸鏡 - TS-E 17mm 開箱心得

我的防潮箱裡少了一顆移軸鏡 - TS-E 17mm 開箱心得

對,今天要介紹的就是目前市面上最廣的一顆移軸鏡 - Canon TS-E 17mm f/4 L Tilt-Shift Lens




首先一開始,如果還沒有忘記的話,我在先前有提過,過去的移軸鏡可能只具有 shift 的功能,


而現在在市面上還有在生產的新移軸鏡,都會具備以下三個功能




1. tilt - 傾斜功能


2. shift - 平移功能


3. swing - 旋轉功能




當然這些功能都是必須一起配合使用,後面我們就先分項簡單介紹:


 


part 1. - tilt


透過 tilt 功能,我們能改變對焦的平面。一般在拍攝時,如果拍攝物體不是在一個平面上,


而是具有空間上的深度,這時候必須縮小光圈,讓景深變深才能讓所有物體都進入景深,


但如果遇到一些特殊的 case ,例如 Kirby 在他的移軸開箱中做的測試


以裡面史萊姆王與史萊姆群的公仔照片來說,可以透過移軸鏡來讓所有史萊姆都進入景深,


原理就像下面這張示意圖



我的防潮箱裡少了一顆移軸鏡 - TS-E 17mm 開箱心得

(圖片來自 bobatkins.com)


 


當我們的被攝體是傾斜的時候,可以透過調整鏡頭的傾斜度,來讓更多物體進入景深範圍


 例如下面這張圖也是個類似的例子。


 


(左邊移軸,右邊是一般照片)



我的防潮箱裡少了一顆移軸鏡 - TS-E 17mm 開箱心得

(圖片來自 bobatkins.com)


 


而 tilt 除了可以靠改變傾斜的角度,讓物體清晰,當然也可以反過來使用,


讓特定區域外的物體模糊,所以上面解釋的部分相反來說,就是可以在


平面的景物上,創造出部分跑出景深的效果,當然,最廣為人知的應用就是


一開始提過的小人國效果。


 


同樣的,對於超廣角的拍攝來說,也可以利用移軸的方式創造出散景的效果



我的防潮箱裡少了一顆移軸鏡 - TS-E 17mm 開箱心得

例如這張北美館的照片,如果不是使用移軸鏡,其實也很難做出這麼獨特的效果,尤其在廣角端,


或者是最近拍攝的 att for fun



我的防潮箱裡少了一顆移軸鏡 - TS-E 17mm 開箱心得

同樣是利用移軸 tilt 的效果,讓清晰的部分落在大樓上,導致其實以距離來說差不多的行道樹


已經完全變成了散景。


 


part 2. - shift


 


shift 的功能對我來說目前有兩種,一種是保持建築物不會變形,一種是拿來接寬景


這其實在這個部分應該要連第三項 - swing 一起解釋,因為沒有 swing 功能的話,


shift 勢必也只能固定在"上下"或是"左右"移動,包括前面在使用 tilt 功能時,


都必須先用 swing 功能將要"移軸"的角度固定後,再開始調整,所以我想也不需要特別介紹,


大家應該能夠想像吧 :)


 


回到 shift 的第一個功能,也就是移軸鏡我認為最重要的功能 - 變形修正,


很簡單的想法,當你使用廣角鏡拍攝建築物, 一定會感覺建築物像是往後傾倒一般,


為了避免這種狀況,要將相機水平拿穩,但當水平拿穩相機時,上方的空間又不夠拍攝整個


建築物,於是就需要移軸的 shift 功能


 


我們用 wiki 的圖來重複解釋一次,首先當我們水平拿相機時,物體不會變形,


但是往往無法拍到建築物的全貌



我的防潮箱裡少了一顆移軸鏡 - TS-E 17mm 開箱心得

(圖片來自 wikipedia)


 


而當我們需要拍下整個建築物時,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傾斜我們的相機,


但這個時候建築物就變形了



我的防潮箱裡少了一顆移軸鏡 - TS-E 17mm 開箱心得

(圖片來自 wikipedia)


 


而移軸的 shift 功能,就是在面對這種狀況時,可以拉高影像進來的位置,


讓整體都進入畫面,但相機基本上沒有移動,所以可以讓畫面保持不變形。



我的防潮箱裡少了一顆移軸鏡 - TS-E 17mm 開箱心得

(圖片來自 wikipedia)


 


為什麼移軸能夠做到這樣的事情,而一般鏡頭無法?


除了移軸鏡有可以移動的機構在,鏡組在設計時,會讓鏡頭具有遠大於


感光元件大小的成像圈,以 TS-E 124mm 來說



我的防潮箱裡少了一顆移軸鏡 - TS-E 17mm 開箱心得

(圖片來自 photozone)


 


上圖是來自於 photozone 針對 Canon TS-E 24mm 的測試照,


中間的方框是感光元件,外圍灰色的區域都是成像圈,由於具有很大的


成像圈,可以隨意移動鏡頭位置(或是說感光元件的相對位置),


也不會跑出成像圈外。


 


當然也因為這樣的設計,導致 17mm 這顆鏡頭外面長得非常可怕,露出


整個半圓形在外面,每次拍照壓力都很大  orz


 


回到正題,當我們要認真的去修正變形時,水平就變得很重要,


一班來說,移軸是不太會手持拍攝,所以多半必須要搭配腳架,


而且如果腳架沒有水平儀,最好能夠外接一個水平儀



我的防潮箱裡少了一顆移軸鏡 - TS-E 17mm 開箱心得

架好水平儀,對準拍攝物體之後,再來進行 shift 的調整



我的防潮箱裡少了一顆移軸鏡 - TS-E 17mm 開箱心得

如果有需要,可以再繼續調整 tilt



我的防潮箱裡少了一顆移軸鏡 - TS-E 17mm 開箱心得

一邊調整可以一邊使用 liveview 來檢視影像的狀況,當然可以使用觀景窗,


但以實際拍攝的經驗來說,使用 liveview 來調整的效果會好上很多,


同時因為移軸鏡無法自動對焦,使用能放大檢視的 liveview 具有很大的幫助。


有些人會特別去更換對焦屏,改成有格線的,但我目前還沒這種打算就是了,


所以無法分享效果如何。



我的防潮箱裡少了一顆移軸鏡 - TS-E 17mm 開箱心得

從這幾張測試照就可以看出效果,使用 shift 可以讓原本往後倒,


而無法完全看出真正高度的建築"站起來",同時由於拍攝距離的緣故,


稍微調整 tilt 也會對畫面有改善 :)


 


下面是另外一次的測試,在北投圖書館旁,第一張是用正常的方法拍攝



我的防潮箱裡少了一顆移軸鏡 - TS-E 17mm 開箱心得

第二張是使用 shift 功能修正



我的防潮箱裡少了一顆移軸鏡 - TS-E 17mm 開箱心得

透過這個很明顯的例子,大概可以理解移軸鏡中 shift 的功能為何。


 


但剛才有提過,shift 除了可以垂直或水平的移動,所以其實除了拿來修正變形外,


也可以利用移軸鏡特別大的成像圈來拍寬景


例如這張在中山堂拍攝的測試照



我的防潮箱裡少了一顆移軸鏡 - TS-E 17mm 開箱心得

完全不用移動腳架,也完全不用擔心變形,因為其實只是在同一個成像上的不同區塊,


就有點像我們讓感光元件左右移動,分別記錄兩側的影像,由於這根本就是來自於


一個已經存在的投影,所以在接圖時,完全不會有變形導致接不上的問題,


讓你原本已經很廣的廣角變得更廣。


當然,他的寬度還是有限制(而且這樣就不能修正變形了),不過偶爾還是可以拿來


拍些有趣的東西,例如基隆路-信義路著名天橋景點處的寬景版本 



我的防潮箱裡少了一顆移軸鏡 - TS-E 17mm 開箱心得

配合以上幾個例子,如果你也有考慮要購入 TS-E 17mm 這顆移軸鏡,以下我簡單做一點整理,


由於現在也差不多只過了一個月,未來可能會持續有更多心得,有興趣也不妨可以多留意


我的 flickr 或是pixnet喔  :)


 


優點:


1. 畫質幾乎都非常好,由於成像圈很大,當一般的廣角用畫質也非常的好


2. 在拍攝高樓又希望修正變形時,比起會減損畫質的數位修正法來說,


    移軸算是很重要的一個解決方案。


3. 扣除掉正規的移軸使用方式,不斷變換 tilt、shift 以及 swing,


    可能可以創造出獨樹一格的風格。


 


缺點:


1. 價格頗高,市場上幾乎沒有二手


2. 鏡頭外露,無法使用保護鏡


 


注意事項:


1. 建議搭配拉起中柱可達 180cm 以上的腳架,越高的腳架在拍攝高樓時越有利


2. 建議搭配三向項水平儀使用


3. 建議使用具有 liveview 的機身


4. 所有的移軸鏡皆無法自動對焦,必須手動對焦,但光圈可以連動


 



當然也要注意不能調過頭,不然就變成頭大身體小的照片 XD

我的防潮箱裡少了一顆移軸鏡 - TS-E 17mm 開箱心得



最後,簡單的分享幾張這幾天來所拍攝的一些作品  :)


 


 <shift 寬景>


我的防潮箱裡少了一顆移軸鏡 - TS-E 17mm 開箱心得

<tilt 改變焦點>


我的防潮箱裡少了一顆移軸鏡 - TS-E 17mm 開箱心得

 


<tilt 改變焦點>


我的防潮箱裡少了一顆移軸鏡 - TS-E 17mm 開箱心得

 


<shift 修正變形>


我的防潮箱裡少了一顆移軸鏡 - TS-E 17mm 開箱心得

 


<shift 修正變形 + tilt 改變焦點>


我的防潮箱裡少了一顆移軸鏡 - TS-E 17mm 開箱心得

 


<shift 修正變形>


我的防潮箱裡少了一顆移軸鏡 - TS-E 17mm 開箱心得

 


<shift 修正變形 + tilt 讓變形過頭>



我的防潮箱裡少了一顆移軸鏡 - TS-E 17mm 開箱心得

 


 


當然我有拿來街拍啦,雖然不太適合手持亂拍,但身為一個街拍狂,


什麼鏡頭都要抓著去市場街拍才是正經事!!


 


↓ 有圖有真相 ↓ (tilt 拉到最大,一路瘋狂的調整焦距)



我的防潮箱裡少了一顆移軸鏡 - TS-E 17mm 開箱心得

我的防潮箱裡少了一顆移軸鏡 - TS-E 17mm 開箱心得

 


 



--

如果你喜歡我的作品,可以在我的 flickr看到更多,
很努力地每天都會有更新 :)
另外,如果有更多的問題希望有地方可以討論,也可以加入我與 Donfer
的臉書社團,先加了後,告訴我你是來自於 01,我就會把你加入到社團中,
歡迎更多同好一起來玩攝影 :)
頭香!好詳細~

謝謝分享啦(^.^)
pooldodo wrote:
在攝影剛發明的年代(...(恕刪)

好文

5分先奉上,再細細品味
我的部落格,歡迎來坐坐:blog.yam.com/weatherman

pooldodo wrote:
在攝影剛發明的年代(...(恕刪)

贊贊贊

先收藏起來
以後要買移軸的時候再來參考
5分先奉上,再細細品味
pooldodo wrote:
在攝影剛發明的年代(...(恕刪)

pooldodo wrote:
在攝影剛發明的年代(...(恕刪)


辛苦了.


pooldodo wrote:
在攝影剛發明的年代(...(恕刪)


讚!收藏。
好酷啊!
也介紹的很詳細~
感謝大大的分享~
謝謝各位的回覆,也希望對各位有幫助喔 :D

因為其實也才購入沒多久,還不是很能夠完全掌握鏡頭的全部實力,
但移軸鏡真的也比一般鏡頭多了許多樂趣,未來有機會再繼續分享 :D

pooldodo wrote:
在攝影剛發明的年代(...(恕刪)


精彩好文!!!
https://www.flickr.com/photos/eason-fish/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0)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