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粗淺看法!
用了1陣子5d3, 昨天讓出!
讓出的原因跟漏光等傳言無關.
因不夜拍也不蓋著鏡頭蓋拍, 所以相關的傳言與我無干.
我用機子向來都不會持續太長時間,嘗鮮完畢就出手.
當5d3 跟d4 用同或類似口徑的鏡頭出去拍同1景物.
5d3對焦能力不遑多讓(靜物與追焦), 就算到了昏暗的餐廳也一樣(指精準度及對焦速度)(另對canon的防手震功能(鏡頭)向來比nikon好, 同時用2系統的可以了解我在說什麼.)
另外當d4直拍時,邊緣的對焦點敏銳度下降,常常對不到焦按不下去(稍暗時), 5d3反倒比較沒有這現象.
而5d3的對焦UI比較細緻,對焦模式的選擇也比較多(例如除了註冊點, 往復點...幾乎可同時在3個預定地對焦點移動),指定按鍵來快速轉換單次對焦跟連續AI對焦,更是方便.
但 同高iso時,其他設定也類似時,d4的細節及通透度要高些.而拍人的膚色也跟實際比較相近(不會因為要粉紅而失真),白平衡也容易調整.
總的來說,D4像屠龍刀,大開大闔.5d3算小1號的倚天劍,雖無法直接抗衡(全點測光連動等),但也接近....如果5d3真像網路傳言般,是1dx對焦系統小閹後下放,那當1dx出世時,誰與爭鋒!
不過千萬不要又有小瑕疵讓大家砲轟.....
1d愛好者 wrote:
個人粗淺看法!用了1...(恕刪)
1d愛好者 兄:
感謝分享心得。
1dx六月底到貨,就看得canon真正功力。
nikon 51點除了中間三排五點為十字,以外應該是水平一字,就算是後面d4/d800也是同樣,所以假設用直拍時候就會突顯方向性問題,這部份nikon就是要加加油。
個人比較好奇的是,暗部對焦有用過非中央對焦點與非2.8以上鏡頭測試嗎?
不過,數位時代真的是淺嚐即可,畢竟更新速度,產品本身壽命與市場價值各方面,這樣可以讓損失降到最少。
另外建議樓主可以試試看其他鏡頭vr差異,同樣vr一代就有不同程度差異,而且nikon望遠鏡頭除外,大多是偏向廣角端,和canon偏向望遠端修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