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新任社長上任以來,Sigma屢屢在攝影界創造出許多令人讚嘆的突破,去年推出了 A C S三個系列,來為之後所發表的鏡頭做鋪路。
其中Art 系列,主要的訴求就是非凡的畫質,適用給將拍攝照片是為藝術的使用者。追求光學的極致。

這顆35mm F/1.4,就是最初Art 系列的領頭羊。
35mm這焦段,無論是在APS換算為50mm,又或是在全幅上為貨真價實的35mm,都是日常生活間,使用頻率相當好的焦段範圍。
35mm,可以是作為各鏡頭廠商,技術宣示的重點項目。

Sigma 35mm F/1.4的發表之初,終於符合許多攝影人的期待,畢竟Canon系統的35L是許久未曾更新的老鏡頭,光學性質上的缺點有時讓人無法接受,畫質也漸漸無法跟上大家越來越挑剔的眼睛,而Nikon系統的35G,光學上沒有太大問題,但對焦時的優雅,以及這兩顆頂級鏡頭所共有的高貴價格,讓人有時高不可攀。

新鏡頭上市後,大家不僅僅驚訝於他那類似Zeiss鏡頭處理手法的外觀,有別於過往的鏡身質感(別忘了,Sigma過去的鏡頭外觀,往往是最令人詬病的)
更讓人訝異的是畫質以及光學性。
知名的測試網站DxO mark直接在評語上寫著: Bravo, Sigma.(Sigma, 幹得好啊!). 並寫上The Prime Example of Lens Design(頂級定焦鏡頭的設計範例)
http://www.dxomark.com/index.php/Publications/DxOMark-Reviews/Sigma-35mm-f1.4-DG-HSM-A-Canon-review-A-Prime-Example-of-Lens-Design/Conclusion
文中並提到: they have produced a lens that performs better than Canon’s own 35mm lenses and better than a Carl Zeiss 35mm f1.4
他們創造了一顆表現Canon現存所有的35mm鏡頭以及Zeiss 35 F1.4還要好的鏡頭。

我還記得當DxOmark新推出畫質的測量單位 Perceptual MPix時,最初也是以S35作為測試對象。
另外一個知名測試網站Dpreview ,也給予金牌的肯定
http://www.dpreview.com/lensreviews/sigma-35mm-f1-4-dg-hsm/5
目前S35所拿到的89分,也是Dpreview測試過所有鏡頭中最高的。
Dpreview內建的小工具也提供S35和35L, 35G的比較。
首先是S35 vs 35L
http://tinyurl.com/d2w5gvx
最大光圈下,畫質從中央到邊緣都保持領先,且色散的控制兩者是不同的檔次。

再來是S35 vs 35G
http://tinyurl.com/lqdx47p
(這邊機身選擇D7000在於Dpreview測試35G時用的是D3x,但測試S35卻使用D800,因此採用相同機身測試的結果)
而德國老牌且嚴苛的鏡頭測試網站Photozone,也終於給予S35 Highly Recommended的評價。
http://www.photozone.de/nikon_ff/792-sigma3514dgfx?start=2
文中讚嘆於S35在光圈全開時,畫質從中央到邊緣的保持,變形以及色散控制的相當好,對一顆廣角鏡頭來說散景也相當不錯,以及迷人且相當扎實的外觀。

韓國一個自由攝影家,專門做器材Head to Head測試的網站,也把S35 抓來和35L測試。
http://lcap.tistory.com/entry/Sigma-35mm-f14-vs-Canon-35mm-f14-L
結論跟上面其他網站所提的差不多。而這網站就有比較多的實拍測試圖可以參考。
基本上這幾個網站測試結果都相差不遠,在和35L的比較上,畫質兩者是不同檔次的,S35好過35L,35L的散景二線性較為明顯,S35的色散控制好上許多,這些都和我過去使用的經驗相符,至於色彩,我覺得兩者沒有什麼太大差異,國外許多人認為S35的micro contrast表現的相當好,我還蠻贊同的。

即便有了這麼好的畫質保證,Sigma身為第三廠商,還是有令人憂慮的點,也就是我能否讓Sigma鏡頭在我的機身上好好的對焦,來得到上述這些評測中所驚豔的畫質。

對焦的穩定性,一直是Sigma的Archilles heel,尤其是在Canon的機身上。
針對對焦的問題,Sigma這回也終於決定破斧沉舟,推出USB Dock,可以透過電腦設定鏡頭在不同距離的對焦狀況下,要微調多少mm作為依據。

其實在使用S35的過程中,過去Sigma定焦鏡頭所令人擔心光圈全開準焦,一縮光圈拿起來拍風景就移焦的問題,並沒有出現。


而光圈開大的狀態下的對焦,因為自己手頭上的是Canon初階機種,那對焦系統我想大家也都知道是出了名的爛,從以前到現在陸續用過24L 35L S50 50L 135L等一拖拉褲大光圈定焦鏡,光圈全開從來沒有穩定過,所以練就一身好功夫來應付這些鏡頭。

用同樣的方式來對待S35,沒有太大的問題,反而覺得更加穩定,尤其是S35光圈全開下的好畫質,多少也補足了這塊。
此外,S35也支援全時手動,如果有能夠慢慢拍的時間,搭配Liveview做微調,似乎更能壓榨出畫質。


因為過去長時間使用Foveon X3 DP系列的關係,轉回來看Bayer sensor的圖,有時候總是有點小落差,近年逼著自己盡量接觸定焦。

S35的表現,讓我在Foveon和Bayer間的畫質落差,能夠減到最少,更難能可貴在於,沒有Foveon那難搞的色彩演繹,S35用忠實卻又不缺飽和的色彩傾向,搭配極佳的micro contrast,讓畫面顯得更有層次。


散景的表現上,因為焦段的關係,自然沒有過去的老兄弟S50來得那麼樣的濃郁迷人,但對一顆35mm鏡頭而言,已經算是相當不錯的呈現。


體驗過Sigma 35mm Art的表現,其實最讓人期待之後Sigma 50mm 推出Art版本時,會有何等的進化(網路已經盛傳會有Sigma 50mm 的Art版本)
如果能夠維持S35這樣的水平,我想到時候又要替荷包傷腦筋了。


對焦速度和過去用過的L鏡頭相比,大部分情況下沒有感覺到什麼差異,至於網路上有提到暗部對焦稍微比較慢一點,我並沒有太深刻的體悟,或許有差那麼一些,但感受並不明顯。
拿去拍過婚禮,整場使用下來是沒問題的。


真要挑剔S35,我想首當其衝的就是重量了,畢竟665g是不太能夠忽視的負擔,總是希望手頭上的東西能夠更輕巧一些。


S35讓我重新回到討人喜愛的35mm焦段,在APS上約為50mm,但卻是泛用性相當廣,室內室外都可以盡情發揮的焦段。


且再也不需要擔心光圈因應光線必須開大時,畫質會下滑以及色散會跑出來的問題。


在畫質以及光學性跟上且立下更高的標竿後,隨著新社長上任後對於品管上的嚴格控制,再搭配USB dock上市,來彌補Sigma先天受先的對焦成分,Sigma可說是一步一步接近完全體。


隨著S35推出,大家看到Sigma技術力的展現,轉而更加期待之後Sigma能夠端出怎樣的菜色。

在那之前,或許,補顆35mm焦段的鏡頭,抓住眼前的瞬間吧!








本文同步發表於網誌
三號愛用鏡: Sigma 35mm F/1.4 Ar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