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相機時代,2003年買了台Canon G3,雖然以當時的標準來說還不錯,但是2006年買了350D後,一比較起來,發現兩台相機的畫質實在差太多了,那種小片幅的DC還是有很大的進步空間。
2006年買了350D,2008年買了40D,2009年終於上全幅相機: EOS 5D Mark II。
5D Mark II是這些年的主力相機,40D則是5D2的備機,及生態攝影時的主力相機。
女人永遠少一件衣服,及少一雙鞋子,而喜愛攝影的人,好像也永遠少一台相機,少一支鏡頭。
是的,Leandro Cheng還少一台隨身機!
2011年年底,終於敗了第一台隨身機,選擇了Panasonic LX5,原因如下:
1. 有等效24mm廣角鏡頭。
2. 可以拍Raw。
3. 外型古典 (沒辦法,用了多年的Leica M Serie,對古典外型中毒已深)。
4. 想瞭解貼牌的Leica Vario Summicron表現如何。
買了LX5以後馬上後悔,因為:
1. 色調不習慣。
2. 室內白平衡有時候很詭異。
3. 原廠附的解Raw軟體(好像是Silkypix的樣子),個人覺得很不好用。
原來Leandro Cheng從1995年開始使用EOS後,早已習慣Canon的操作 / 色調及修圖軟體,所以以後如果要換相機牌子,看來會比較困難。
2012年4月,買了Canon S100,原因如下:
1. 可以拍攝Raw檔,並且可用DPP解Raw檔。
2. 等效24mm的廣角端,S95跟G12都是等效28mm,從24mm到28mm這4mm的差異很大。
3. Canon的色調及操作介面。
4. 體積小,可以輕易的放進口袋。
5. 有GPS功能,這個功能實在太棒了。
但是還有有它的缺點:
1. 1/1.7"的CMOS還是太小。
2. 寬容度較小,過曝的部分救不回來。
3. 快門時滯偏長。
由於S100的輕便,讓我幾乎隨時帶著它。
Panasonic及Olympus在4/3"無反系統打出一片天地,Sony的NEX及Fujufilm的X系列,都採用APS-C片幅的CMOS,讓畫質更提升,APS-C的1.5X係數也比4/3"系統的2X係數,更不會閹割到廣角鏡頭。
Nikon及Canon則是老神在在,不慌不忙。
Nikon後來發表了Nikon 1系列,很可惜採用1"的CMOS,比4/3"系統還小,所以畫質當然不能跟APS-C比。
百般期待,千呼萬喚始出來,Canon EOS M終於發表,小小的體積配上APS-C的CMOS,還有EF-M 22/2 STM這支高畫質的餅乾鏡,及表現不俗的EF-M 18-55/3.5-5.6 IS STM,這讓Canon用家非常的期待。
EOS M上市以後,Leandro Cheng就開始一直注意它的消息,因為這台相機有APS-C片幅 (650D的無反光鏡版),體積卻只比Canon G12大一點點而已(裝EF-M 22mm f:2 STM餅乾鏡時),這對想要高畫質,小體積隨身機的Canon用家來說,實在是個福音。
但是EOS M有兩個敗筆:
1. AF速度很慢。
2. 價格偏高。
所以只好戒急用忍,慢慢觀察。
2013年6月,Canon發表了即將更新EOS M新韌體的消息,改善了AF速度偏慢的問題,看來EOS M更新新韌體後,一般的紀錄照應該完全沒有問題了。
這個消息讓我對EOS M的熱情再度燃起,但是價格還是稍微偏高。
大 女兒Cinthia於2013年7月初去美國受訓及旅遊,出發後我剛好在Canon Rumor網站,發現美國國慶日折扣,EOS M + EF-M 22mm f:2 STM只要US$ 299,哇! 比我2012年4月在台灣買S100水貨的價格 (約US$ 400左右)還便宜不少,EOS M這種價格不買的話,實在對不起良心,所以我在Adorama的網站,刷了以下三 樣東西:
1. EOS M黑機身 + EF-M 22mm f:2 STM。
原本有考慮買白機身,但是後來選擇黑機身,因為街頭攝影時較低調。
2. Sandisk SD Extreme 45 M/S 32GB。
聽說EOS M適合吃快速卡,事後實際測試時發現,拍Raw檔連拍後,快速卡跟慢速卡的存檔速度真的差很多。
3. Tiffen UV 43mm的保護鏡。
請他們寄到女兒受訓的地方,等女兒回阿根廷時幫我帶回來。
拿到相機的第一件事,就是升級韌體啦! 舊韌體1.0.6版的AF速度有多慢? 我真的不知道,因為沒試就馬上更新韌體到2.0.2版。


完工囉。
這張圖是Leandro Cheng隨身機的進化史:

由Panasonic LX5 (2011年12月購買) - Canon S100 (2012年4月購買) - Canon EOS M + EF-B 22/2 STM (2013年7月購買)。

EOS M雖然比S100大很多,但是跟5D Mark II比起來還是非常輕便。
以下是EOS M使用半年來的一些記錄,網路上有太多太多EOS M的彩色照片,所以我就來個黑白生活記錄吧。

這四張照片當然不是EOS M拍攝的,而是用EOS 5D Mark II,那個APS-C的CMOS看了就爽。

APS-C規格,等效35mm f:2的隨身機,讓我想到以下幾台,都是貴森森的:
1. Leica X1 / X2。
2. Fujifilm X100 / X100S
而Canon EOS M + 22/2只要X100 / X100S約1/4的價格,跟Leica更不用比了。

這支EF-M 22mm f:2 STM縮到f:2.8就有相當不錯的畫質,一直到f:11都很好,而f:22及f:16畫質欠佳,光圈圈開f:2時偏軟。
所以晚上的手持拍攝夜景我幾乎都是用AV模式,f:2.8拍攝,這支鏡頭在f:2.8時的星芒就不錯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