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覺很多照片若是當下不加EV或是回家後製加亮度都會覺得有些偏暗原圖測光亮度 +0EV後製調高亮度請問相機的測光基準是不是比人眼暗?然後我發覺每家大廠的相機0EV的測光基準都有些不同,同樣的環境下,所得出的曝光數值也不太一樣,這又是什麼道理呢?P.S 這篇不是要討論修圖技巧.....應該這樣說~假設出門拍一整天,都沒有動EV,回家若是要修圖,大家會作"調亮"照片的動作嗎?若是有,這就是我要問的問題~希望這樣表達大家看得懂
每種相機品牌都有多種「智慧型」測光模式這些測光模式究竟如何,誰也說不準,只能靠經驗判斷唯一比較可靠(可預期)的測光方式,可能是「點測光」(數位影像最忌諱的就是「高光過曝」,所以多數數位相機的測光,都會趨於保守)就目前這個例子來說如果拍攝jpeg檔,我會用「點測光」,測試小孩臉部肌膚,然後EV+2/3格如果拍攝raw檔,一切「眼見為憑」:以「直方圖」為準(換言之,向右邊靠攏),取得畫質最好的檔案進行後製
timy312 wrote:感覺很多照片若是當下...(恕刪) T大~~如果跟你說偏暗的那張照片才是正常的亮度你會不會很訝異眼睛會自動調節光線到最舒適的狀態太暗太亮~都能透過瞳孔調節如果你身處在你覺得明亮的那張照片的狀態下你絕對會瞇著眼看東西那已經超過人眼瞳孔所能負荷的狀態為什麼大多數人喜歡稍微明亮鮮豔的照片因為這跟視覺記憶有關明亮代表天氣好鮮豔代表新~鮮都是正向的視覺符號人類不太會排斥正向符號甚至對於正向符號有偏好所以明亮~鮮豔的照片是比較討喜的但未必是現場光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