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覺很多照片若是當下不加EV或是回家後製加亮度都會覺得有些偏暗


原圖測光亮度 +0EV


後製調高亮度

請問相機的測光基準是不是比人眼暗?

然後我發覺每家大廠的相機0EV的測光基準都有些不同,同樣的環境下,所得出的曝光數值也不太一樣,這又是什麼道理呢?


P.S 這篇不是要討論修圖技巧.....應該這樣說~

假設出門拍一整天,都沒有動EV,回家若是要修圖,大家會作"調亮"照片的動作嗎?

若是有,這就是我要問的問題~希望這樣表達大家看得懂
文章關鍵字
每種相機品牌都有多種「智慧型」測光模式
這些測光模式究竟如何,誰也說不準,只能靠經驗判斷
唯一比較可靠(可預期)的測光方式,可能是「點測光」
(數位影像最忌諱的就是「高光過曝」,所以多數數位相機的測光,都會趨於保守)

就目前這個例子來說
如果拍攝jpeg檔,我會用「點測光」,測試小孩臉部肌膚,然後EV+2/3格

如果拍攝raw檔,一切「眼見為憑」:
以「直方圖」為準(換言之,向右邊靠攏),取得畫質最好的檔案進行後製
雖然不知道拍攝當時的現場光如何,但其實我覺得你原圖的曝光還滿正常的,只是拍攝人像的時候,加一點ev值的確會比較討喜一點。

timy312 wrote:
感覺很多照片若是當下...(恕刪)


像這種還是回歸到基本,什麼是測光,測光是如何進行,人眼看到的世界和相機看到的世界有何不同?
怎麼「測光」是一回事(單純的物理衡量)
怎麼「曝光」又是另一回事
關於影像亮度的最終處理(安排),那又是另一回事
每個人都要根據自己的攝影哲學找到一套最恰當的「工作流程」

timy312 wrote:
原圖測光亮度 +0EV

想用 曝光補償 0, 那你就要去找 曝光補償 0 的 參考物表 來測光啊..

成熟綠葉的曝光補償就是 0, 後面有草坪, 用它 點測光 試試看..




timy312 wrote:
感覺很多照片若是當下...(恕刪)

T大~~
如果跟你說
偏暗的那張照片才是正常的亮度
你會不會很訝異

眼睛會自動調節光線
到最舒適的狀態
太暗太亮~都能透過瞳孔調節
如果你身處在你覺得明亮的那張照片的狀態下
你絕對會瞇著眼看東西
那已經超過人眼瞳孔所能負荷的狀態
為什麼大多數人喜歡稍微明亮鮮豔的照片
因為這跟視覺記憶有關
明亮代表天氣好
鮮豔代表新~鮮
都是正向的視覺符號
人類不太會排斥正向符號
甚至對於正向符號有偏好
所以
明亮~鮮豔的照片是比較討喜的
但未必是現場光線
你的螢幕亮度也很關鍵。
timy312 wrote:
感覺很多照片若是當下...(恕刪)
我也覺得沒有調的那張的亮度剛好,階調很漂亮。
www.photo-school.net 攝影學園,攝影學習的樂園

Herman老師 wrote:
我也覺得沒有調的那張...(恕刪)


謝謝國倫老師的回應跟建議~~~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