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佳能的影像軟體有DPP3 及 DPP4,內都有鏡頭最佳化(digital len optimizer)功能,可能改善色散等.
放大100%銳利度有差,但是正常大小照片看有及無此功能好像沒差,內眼也不一定可分辨是否有作鏡頭最佳化,
把銳利度提高還比較好,至少不會因鏡頭佳頭最佳化後顆粒多了影響畫質.
請問各位在什麼情況下要使用鏡頭最佳化最好?

2.DPP 4 比 DPP 3 除了可以各別顏色加減外的好處外,其他好像沒什麼差,DPP4 跑起來又 DPP3 慢.
請問DPP 4 還有比 DPP 3 再有的優點?

謝謝

文章關鍵字
細部差別蠻大的 但有些功能不易發現

說說比較明顯的差別

1 銳利化跟去雜訊 可以即時預覽了 這個很重要

2 多了一個自動對照片調整的功能 類似LR
可以用自動化的數值 做一個參考

3 可以針對各色去做調整 很容易個人化自己的風格

其實差別很多 要每一樣都去摸摸看才會體會

DPP4最大缺點就是輸出時很慢 但平時操作時 不會比DPP3慢到哪去

說到數位鏡頭最佳化(DLO)
這個功能真的挺棒的 有些細節是看不太到的
卻可以經由這個功能重現
不單單只是銳利化 應該是說 機身運算能力不足的部份
用電腦運算這顆鏡頭的已知缺點 做一個修正
對於很喜歡的照片 或是極需要重視細節的照片
DLO的幫助很大
感謝您.
鏡頭最佳化(DLO)可以增加細節,但也增加顆粒度,冋樣條件下有DLO及無DLO下JPG照,內眼也真難分辨出那一張是否有DLO.
只有放大100%才看的出來,好像實使用上,不是很好用.不知這樣說對嗎?

Huang Tze Ken wrote:
1.佳能的影像軟體...(恕刪)
Huang Tze Ken wrote:
感謝您.鏡頭最佳化...(恕刪)


若是全螢幕檢視 我想大部份的人 同時比對 都是分的出來的
還有 裁圖之後 差別會更大

還有 若有列印出來 也是很明顯
因為列印解析度 是遠高於螢幕解析度

想法上 千萬不要有 那個只有放大檢視才有差 所以不好用
若照這個邏輯去想 那全幅感光的相機 跟1吋感光的相機
若都只是縮圖720*480 用網頁檢視 根本就沒有明顯差別
那全幅機 就變的不實用了嗎? 我想這個理論是不成立的...

不過若你的應用都只是FB之類的縮圖
輸出來的銳利化 會比DLO來的重要
感謝
測試下好像人像不太適合DLO,臉的清晰度的可怕.

Huang Tze Ken wrote:
感謝測試下好像人像...(恕刪)


對了 正確使用方式
開啟DLO之前 要先關閉銳利化
開啟完 再開啟銳利化 視情形調弱

DPP的說明書有寫
原廠3&4的說明書 內容都很豐富
如果是重視細節的題材,開DLO會比調高銳利度好用。尤其是上倍鏡之後的畫質衰竭,靠DLO能救回不少。

還是要選擇主題來決定是否DLO,人像皮膚細節太清晰,有點恐怖,且整張照片的顆粒密度明顯土增加,就是銳利度調零還是一樣,
要細節明顯的就作DLO,但得認愛整張照片的顆粒增加,若要整張照片的畫質好,就不要作DLO.無法兩者都要.
看來是有須要才用好.
如果是用UNSHARPMASK來調整銳利度的話,應該就能控制顆粒感的問題。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