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純粹光就外觀來說,要我選出我最喜歡的一顆鏡頭,我一定毫不猶豫的答出Canon EF 85mm f/1.2L II,這顆鏡頭前玉之大讓人實在不能抗拒多看幾眼,加上漂亮的黃色鍍膜,讓我這個長久使用N家的人也好想買一顆放在家裡收藏。最近幾個月謠言甚囂塵上,據說85mm f/1.2L不再,下一代將會是由85mm f/1.4L取代,而前天在日本網站Nokishita流出了85mm f/1.4L的照片。同時也出現三顆移軸微距鏡,以及一款微距閃光燈的照片。
超大光圈人像鏡 EF 85mm f/1.4L IS USM
- 側上方

- 正側面

| 鏡頭比較 | 85mm f/1.4L IS USM | 85mm f/1.2L II USM |
| 鏡片結構 | 10群14枚 | 7群8枚 |
| 特殊鏡片 | 非球面x1 | 非球面x1 |
| 塗層 | ASC(Air Sphere Coating), 氟塗層 | Super Spectra |
| 光圈葉片數 | 9片圓形 | 8片圓形 |
| 最近對焦距離 | 85cm (0.2x放大倍率) | 95cm (0.11x放大倍率) |
| 濾鏡口徑 | 77mm | 72mm |
| 手震補償效果 | 4級 | - |
| 對焦馬達 | ||
| 體積 | 8.9 x 10.5cm | 8.4 x 9.1cm |
| 重量 | 950g | 1000g |
過去85mm f/1.2L在一千萬畫素附近的時代依然是很銳利的鏡頭,但如果到了2000、甚至是EOS 5D4的3000萬畫素以上,f/1.2光圈全開的畫質就變得不是那麼實用,同時紫邊也是一個問題。
而85mm f/1.2系列的對焦速度很明顯的都是被又大又重的鏡片拖慢,不過其實85mm f/1.2也不過就72mm口徑,新的85mm f/14L則是77mm,但濾鏡口徑不一定與鏡片大小有關。而新版的還新增了4級手震補償的IS系統,所以這顆新鏡頭是否能做到現代Canon的表現就非常值得我們觀察了。
另外,照片中也同時有三款移軸鏡,而且非常特別的是它們都同時帶有微距功能,分別是50mm、90mm與135mm的大光圈移軸微距鏡。
標準焦段移軸微距鏡 TS-E 50mm f/2.8L Macro
- 最近對焦距離

- 無限遠

| 鏡片結構 | 9群12枚 |
| 特殊鏡片 | UD x 2 |
| 塗層 | ASC, SWC, 氟塗層 |
| 光圈葉片數 | 9片圓形 |
| 最近對焦距離 | 27.3cm (0.5x放大倍率) |
| 濾鏡口徑 | 77mm |
| 體積 | 8.7 x 11.5cm |
| 重量 | 945g |
TS-E的全名是Tilt Shit-Electronic,亦即移軸鏡加上電子控制。同時這三顆鏡頭都達到0.5倍的放大倍率,雖然與真正的微距鏡1倍仍然有差,但這三顆鏡頭根本上還是移軸鏡,微距只能說是附屬功能。
中望遠移軸微距鏡 TS-E 90mm f/2.8L Macro
- 最近對焦距離

- 無限遠

| 鏡片結構 | 9群9枚 |
| 特殊鏡片 | UD x 1 |
| 塗層 | ASC, 氟塗層 |
| 光圈葉片數 | 9片圓形 |
| 最近對焦距離 | 39cm (0.5放大倍率) |
| 濾鏡口徑 | 77mm |
| 體積 | 8.7 x 11.7cm |
| 重量 | 915g |
望遠移軸微距鏡 TS-E 135mm f/4L Macro
- Tilt 與 Shift功能全開

- 無限遠

| 鏡片結構 | 7群11枚 |
| 特殊鏡片 | UD x 2 |
| 塗層 | SWC, 氟塗層 |
| 光圈葉片數 | 9片圓形 |
| 最近對焦距離 | 48.6cm (0.5x放大倍率) |
| 濾鏡口徑 | 82mm |
| 體積 | 8.9 x 13.9cm |
| 重量 | 1,110g |
或許細心的你你會覺得奇怪,為什麼TS-E鏡頭前面不會有EF兩個字,只會寫上Canon TS-E,與
目前絕大多數的Canon鏡頭完全不同。原因是因為EF的原名是Electroinc Focus(電子對焦系統),但目前Canon所有的移軸鏡都是手動對焦,當然不會有EF字樣囉~
微距閃光燈 MT-26EX-RT

另外流出的照片還有左右兩側的微距閃光燈,看來是要取代前一代的MT-24EX,從編號RT也看得出來這款閃燈也會內建無線電系統,能夠做更自由的光線控制。
資料來源:Nokishit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