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能巅峰之作--1Ds Mark III入手试用小记录

佳能巔峰之作--1Ds Mark III入手試用小記錄

很多人都很奇怪為什麼我要費盡心血把大兔子換成大馬三,原因很簡單,我已厭倦二代那種極度複雜的操作方式,所以對於多出來的500W圖元並非我的興趣點所在。

除了5D,大兔子應該算是在市場上存活時間最長的機器了,從2004年一直到2007年,這期間整個CANON系統進行過很多次功能的改進和性能的提升,但都沒有大兔子的份。

如果你是大兔子的用家,肯定會在第一時間內感受到與大馬三的區別,至少從表面看起來旁人認為非常細微的改動對於我們來說都是巨大而熱烈期盼的。

從去年小馬三上市之後我便開始關注大馬三的動靜,顯而易見,小馬三就是大馬三的影子,知道小馬三的各項功能就等於大約瞭解大馬三的改動了。

果不出所料,幾個月之後大馬三發佈,除了連拍和ISO 6400還有幅面之外與小馬三完全一樣。

小馬三發佈之後我便著手開始升級手上的器材來配合將來新機器購入,這其中包括把16-35換成II,580EX換成II,85 1.2直接買的就是II代。我一直相信新的設備可以在新機身上有更良好的表現。

我用了幾個月的時間終於在去年底把大兔子處理掉,等著大馬三價格一穩定就入手。

可是沒想到大馬三並沒有傳說中的那樣在春節後降價,反而缺貨非常厲害,價格也相當不理想,很多店家都是一口價6W或6W2,而且不保證何時可以到貨。

回想起當年的大兔子,這樣的情況也在情理之中,一直以來1Ds系列的產量都是非常小的,所以相對來說價格也比較穩定。

終於找到一家網上商店不僅價格便宜,而且還有現貨,當然行貨是肯定的,我可以接受買水貨鏡頭,但機身一定要行貨。

交款第二天中午就收到了,速度相當快啊,哈哈。

與此同時還買了第二塊原廠電池和SANDISK EX III 8G SDHC卡。

懷著異常激動的心情拆開了包裝。。。。。。。。



大馬三的包裝進行了重新優化,體積要比大兔子小不少,當年那條又粗又長的IEEE 1394線不見了,充電器也變的小巧了許多,省了一大塊地方。

趕緊拿出機器,果然漂亮,更硬朗的機器更有線條感,背部醒目而巨大的3 INCH屏和與5D同樣操作方式的各種按鍵與大兔子有著顯著的差別。

可惜當時兩塊電池都沒電,只好耐著性子先把玩一下空機,等待電池充好電。

鋰電的充電方式的確要比大兔子的電池方便不少,第一不用放電,第二充電速度更快,顯示進度也很細緻,第三就是充電器再也不拖著那兩條長長的辮子。



充電還沒有完全結束我就把其中一塊電池拿了下來迅速安到了機器上,開機,設置各種選項,操作感實在太棒了,操作速度也要比大兔子快上許多,有一種正在使用或者說回歸到放大版的5D的感覺。

估計CANON這幾年也在尋思1系列的操作不方便性,雖然誤操作機率非常低但操作速度實在太慢,即使像我這樣的老用戶也時常忘記某些功能應該如何操作。

對於CANON其它使用者來說,1系列的操作神秘感已經在III代上基本消失了,所有那些摸不著頭腦的操作方式都消失啦,取而代之的是與其它機型通用的操作方法,這也讓其上手速度大大提高。

熱靴的改進是非常值得表揚的,再也不會出現那種越用越醜的問題了,不過以後對喜歡購買二手機的用戶來說判斷機器成色的方法就不會像現在這麼靈了,哈哈。

ISO被單獨提了出來,實在很方便的一個功能,這樣也不用在功能表裡設置主副屏的顯示方式來(老1系列使用者會明白我說的意思)改變ISO設置了。



我反復而仔細的對II及III代的機背進行了比較,改進的地方可真不少,豎拍手柄上之前那個非常容易誤按到的W/B按鍵在新版上的位置進行了改動。

視覺上新型機的按鍵減少了不少,而實際上我算了一下隻少了一個,不過表面看起來清爽了許多,挺舒服的。

多功能方向杆終於把那個毫無用處的按鍵鎖趕走了,仿佛我在使用當年的20D。



再來一張側面的,機體高度比II代高了1MM。



很有意思的即時取景功能,玩了一晚上,感覺真是挺有意思的,這種操作方式雖與普通DC一樣但畫面感受還是有很大區別的,尤其是景深的調節,很好玩。



近期翻閱了不少關於大馬三的測試文章,大家都在推薦盡可能使用大容量的卡,2100W圖元一開始我還沒什麼認識,現在感受到壓力了,我的8G CF卡在ISO 100下只能拍308張,如果在ISO 3200下拍的就更少了,而如果使用RAW+L則只能拍一百多張了,太慘了。



副屏長的與1D MARK II N一樣了,更扁更長,我現在才拍了五十幾張,其中有一部分是試用連拍。



400D那個在SCREEN上顯示參數的功能也被加到了大馬三上,挺有意思的。



YY一下,三件器材都被換新啦,嘿嘿。



快把剛買的85L也安裝上爽一爽,新系統的對焦精度和速度都比大兔子有了長足的進步,非常有那種指哪打哪的感覺。

可能CANON也感覺讓用戶用轉輪來選擇45個對焦點的確有點BT,所以新機器只能選擇最多19個對焦點(全部為高精度對焦點),其它的對焦點做為輔助。

不過這種對焦點的選擇方式的確非常快速,用著倒也沒什麼不習慣的感覺。



再說說存儲卡,加上這次購入的8G SDHC,,一共有16G卡放在機器裡,CF卡是去年春天購入的SANDISK EX IV 8G,,除此之外還有一張SANDISK EX IV 4G,,平時放在400D上使用,需要的時候也可以用來補充一下。從最初的全面使用LEXAR品牌到現在全面換成SANDISK,感覺時間過的好快啊。

這次購買的SANDISK EX III 8G SDHC卡在市面上還非常少見,絕大部分出售的都是EX II,,但因為速度只到CLASS 4,所以肯定不能考慮,當然這也是大家需要注意的,現在很多JS會告訴你最新的就是EX II或II代就是CLASS 6。



這是放在機器裡的樣子,卡倉與II代幾乎完全一樣,不過CF彈出感和之前略有不同。



聽說這個讀卡器值20US我不表態,但做工的確非常不錯。



機身展示基本到此為止,下面來說說具體的照片效果。

我現在使用的是DELL 3008顯示器,30寸顯示器標準分辯率為2560*1600,色域為118%。

我自己的機器配置也挺理想,INTEL QX6700,4G記憶體,XFX 8800GTX可以支援DUAL LINK保證分辯率達到2560,存儲空間也不必擔心,由兩塊ST 7200.11 1T組成。

好在配置沒有問題,所以雖然大馬三的分辯率巨大但還沒有給電腦添加壓力,處理照片非常輕鬆,而且高分辯率也為後期處理提供了非常方便的空間。



打開PHOTOSHOP CS3之後,分別打開了大兔子與大馬三的照片,從默認縮放(33.33%)來看大馬三的確要比大兔子的照片大出一塊,這樣也算是更充分利用了處理空間。



試用總結:

大馬三不僅結合了近幾年CANON的各項新功能而且有所增強和放大,非常簡單易用的操作更加有親和力,也減少了用戶大量繁瑣的操作,大大提高了操作速度,這其中包括電池的取放,功能表的選擇和各項功能單手操作的可能。

畫質方面有了非常明顯的提高,如高ISO下的表現非常令人滿意(ISO 1600表現與1DS MARK II的800下差不多),更加準確的顏色還原,更好的白平衡,更細膩的畫面表現。

對焦系統自然更不必多言,反應非常迅速。

大兔子的一些隱藏功能被提了出來,這其中包括原本需要使用IEEE 1394接電腦才可以設置的功能,獨立的ISO按鍵及靜音模式等等。

其它的進步包括使用相機則可直接設置外閃的全部功能,改進的電池不僅續航能力大大提高,而且重量減輕了150克,解放了體力上的壓力。

雖然大馬三並非一台完美的機器,比如顯示幕只有23W圖元,LIVEVIEW無法自動對焦,多功能杆無法選擇對焦點,更不能像NIKON機器一樣進行單燈無線引閃。不過這些都無法掩蓋大馬三的輝煌,所以說1DS MARK III是CANON的又一巔峰之作絕不為過。

可惜的是今天沒有機會外出拍片,而且新機器還有大量新功能有待挖掘,等這幾天有時間一定好好試一下新機器的威力。

文章不得轉載,謝謝。
好棒的文章

謝謝您分享的 1DsMK3
Alextian,怎麼我在這麼多地方也看得見你這分享阿..XD
也往這裡發表吧!http://forum.canonfans.biz/
夭..............壽.............喔!...............

你是來放毒的阿!..........................

A害A害.....很毒
ryanraphael wrote:
Alextian,怎...(恕刪)


哇哈哈,很喜欢这个网站这次来小试水一下,其实这个论坛有不少都是被别人转载了,头痛也没办法。
智慧人生,全新自我
介紹的很不錯,同為1系列機身的用家,覺得你介紹的很剛好
看你的照片很有質感,感受的到專業用家的用心
雖然我是新手用家,但是仍能感受1系列機身有如LEXUS汽車般的好質感
給你加分
Alextianuk wrote:
佳能巅峰之作--1D...(恕刪)


對於一路用1d,1d2,1d2n上來的職業用家來說,mk3的操作沒有絕對的比較好,
事實上我還覺得綜合操作比較差,原因有兩點,因我工作絕大部分皆是直拍,偶爾橫拍
,在直拍時拇指是碰不到小搖桿的,也就是說我要快速回復到中央對焦點時,不是要一
直轉機背轉盤,還不能轉太快因為會選到其他點,就必須以橫拍方式用小搖桿...
相對的,用1d,1dmk2,1dmk2n就無此困擾,我只要按下對焦點回復鈕就好了,直拍橫拍皆同
快速回到中央對焦點對於工作來說非常重要,我用非mk3時甚至不須看機身,用拇指
按對焦點回復鈕即可,非常方便...
再來則是,機背lcd的放大檢視,mk3的操作速度太慢,以小搖桿來移動畫面實在慢到不行,哪有
時間在那邊慢慢移動,而非mk3則快速太多,用主轉盤與機背轉盤來移動非常快速,你撥動轉盤多快
畫面就移動多快,這對要快速檢視對焦與曝光的我來說很重要...
以上就是mk3操作的兩大缺點...
因為我目前用1dmk2n與1dmk3,所以非常清楚...
mk3沒操作優點嗎,當然有...
就是機背轉盤中央那顆鈕,我是將此顆鈕設定為檢視照片play,這樣我左手就不須離開鏡頭,
直接用右手拇指按下即可play檢視照片...尤其在用我的500f4時很方便...
非mk3就比較麻煩,必須左手離開鏡頭按下機背play鈕不放,右手轉動轉盤....

85LII+ISO 1600全开光圈弱光拍摄





智慧人生,全新自我
新系统的确需要一段时间的适应,总的来说1DSIII的操作速度要比II代要提高不少,AFON的键子也实用了许多。
智慧人生,全新自我
我覺得比較慢,尤其是放大檢視移動看圖,很多優良的前代操作性並未保留下來,
反而為了跟目前中低階機種相容而捨去...還有刪圖的動作也比前代慢許多...
那個af-on鈕是多餘的,大多數職業用家喜歡以*鈕設定成af-on...大拇指位置的關係
,且af-on鈕不應該取代前代對焦點回復鈕的功能...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