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量了一下50 f1.8的"厚度"只有4.7cm, 不含接環的話是4.1cm但前鏡片是凹進去的, 如果從鏡片凸起的高度開始量, 厚度是3.6cm, 不含接環是3cm而且這顆光圈是1.8如果做成2.8的話是否鏡長還能再縮更短呢?應該是有可能的吧, pentax都能做了, olympus也做了, canon只是要不要做的問題吧?
我想技術上應該是不成問題,但是生產出來了有市場嗎?? 這應該是比較大的因素吧~連NIKON曾經出過的45/2.8餅乾鏡都沒有把它AF化,我想可能是因為餅乾鏡畢竟是小眾吧,況且如果真要輕巧,DC好像比較合適一些,餅乾鏡相較於一般定焦鏡不會省多少空間,至少餅乾鏡接DSLR還沒辦法輕巧到讓你輕易地塞在口帶裡。
可能以前餅乾鏡沒什麼市場但最近O家餅乾鏡大缺貨, 有O家機身的人幾乎都想買啊且最近低階DSLR與高階DC重疊性越來越高了用40D, 5D這種尺寸的機身配餅乾鏡的確沒什麼必要但用400D, 甚至傳說中的1000D搭餅乾鏡則是絕配如果幾年後FF真的降到中階價位那APS-C何去何從?我覺得輕便跟超長焦會是APS-C的出路, 畢竟這兩塊是FF不容易做到最好的而FF要與高階DC做銜接, 價位與體積上可能很困難因此APS-C在未來應該還會存在很長一段時間好哈餅乾鏡啊
meridian wrote:剛剛量了一下50 f1.8的"厚度"只有4.7cm, 不含接環的話是4.1cm...(恕刪) 我比較好奇的是, 50mm F1.8 厚度 4.1cm 就已經幾乎人手一支了,再把它縮短個一、兩公分,重量減個 30g 會賣得更好嗎? 假如 50mm F1.8 真的如你所說,餅乾化後變成 F2.8 ,然後一支賣 5000 ,請問你會買嗎? 況且這個「布丁杯」已經夠輕便了,沒有必要這麼「為餅乾而餅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