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常有人說錄影時間只能12分鐘/24分鐘, 不好!
有人說, 錄影時間限制時間, 是怕CCD/CMOS燒掉!
我發現大部份相機版的用戶, 可能都不是對電腦相關底層相關資訊相當了解, 因此總是朝CMOS/CCD無法負荷長時間工作去思考!
小弟我這兩天不小心發現5Dmk2規格有一句話, "單一檔案4GB限制"!
讓我向各位解釋! 目前的CF卡用的檔案格式是FAT32, 也就是單一檔案是4GB的限制, 這是檔案系統格式的限制, 不是相機性能的限制. 在這限制下, 除非重新開檔, 不然每一段影片最多就是4GB. 我猜這也就是為何錄影時間會被限制住的其中一項重要的原因.
因為相機製造商可沒有限制你錄完12分鐘後, 幾秒鐘內不能錄第二次! 因此這種猜測, 大家以為如何?
hawk.kuan wrote:
(恕刪)
讓我向各位解釋! 目前的CF卡用的檔案格式是FAT32, 也就是單一檔案是4GB的限制, 這是檔案系統格式的限制, 不是相機性能的限制. 在這限制下, 除非重新開檔, 不然每一段影片最多就是4GB. 我猜這也就是為何錄影時間會被限制住的其中一項重要的原因.(恕刪)
這個之前就想過了,可是,卻有一項沒辦法解釋的:
MOV(画像:H.264、音声:リニアPCM)
記録サイズ:1920×1080(Full HD)、640×480(SD)
連続撮影時間:Full HD 約12分、SD 約24分
1920x1080可以錄12分鐘,如果是單純檔案大小的限制,那640x480該可以錄多久呢?
假設同面積的資料量相同,1920x1080/(640x480)=6.75倍,所以單純以檔案大小為限制的話,SD應該能錄12x6.75=81分鐘才是,可是規格卻說只能錄24分鐘,這該怎麼解釋呢?

In SD, it's the same. In most cases SD has about half the bit-rate of HD. Sounds weired, but it's just what it is.
EOS 40D+BG-EN3/350D/17-40 f4L/70-200 f4L IS/50 f1.8/18-55 f5.6/MacBook&ThinkPad
roger_wang wrote:
(恕刪)
In most cases SD has about half the bit-rate of HD. Sounds weired, but it's just what it is.(恕刪)
dodoba21 wrote:
(恕刪)
流量與解析度的關聯沒有你說的這麼簡單,解析度越高,流量勢必拉高才能維持畫質
不過640X480的解析度,也可以使用高流量,甚至高過於1080P的流量也可以
這又牽涉到壓縮率的問題。(恕刪)
你們提的是可能性,可能當然有可能,但我提的是合理性。
我做影像壓縮的,在維持同樣視覺品值下,畫面大小變大兩倍或是變小兩倍,資料量會有什麼樣的改變,我是有研究過的。
就可能性上,當我在壓SD的時候,QP設成比Full HD時候小18,當然很容易就可以得到SD壓出的資料量比HD的要大(有做H.264的人就知道我在說什麼),但是這合理嗎?完全不,沒有產品會這樣設計的。
我們來推算看看,Full HD的bitrate是38.6Mbps,SD下的可錄長度是Full HD的一半,所以假設SD下的bitrate是19.3Mbps。一般在看的DVD片是720x480i 60field/s,就當作畫面大小是和SD差不多吧,那平常看的DVD片的bitrate是多少呢?大約是5Mbps,即使是單面雙層,號稱超高品質的,也大約只是9Mbps,這時的品質已經好到連靜止畫面時都不太容易看出blocking effect和ringing effect了。
嗯,應該還記得DVD片用的是MPEG-2吧?以許多觀察實驗的結果,同樣的品質下,MPEG-2壓縮出來的bitrate大約是H.264的2.X倍~4.X倍,那我們就大約抓個3倍吧。
所以說呢,如果之前的假設成立的話,5DII壓縮出來的SD的影片的品質,是DVD超高品質的影片的六倍以上(19.3/9*3倍),或是一般DVD品質的12倍(19.3/5*3倍)。這... 拍電影都不用這樣浪費。
再拿令外一個來比吧,DV(用DV tape的),基本上已經是家用攝影的最高品質了,畫面大小也和SD差不多,資料量是25Mbps,而DV用的是Motion JPEG的壓縮方式,在同樣品質下,資料量大約是H.264的8~12倍(之前誤寫成40~50倍),那換算一下,如果之前的假設成立的話,5DII壓縮出來的SD的影片的品質,是DV的影片的8倍(19.3/25*10)。這我不相信。
我的結論是,5DII綠影的SD畫面大小只能錄24分鐘,只是產品設計定位上的考量,而不是受到4GB檔案大小的限制。但是,Full HD只能錄12分鐘,就有可能是檔案大小的限制,這部分我也覺得是有可能的。
那麼8bit 系統往往為了要存到SD Card 必須要多一倍Address type ,同時也要將一筆資料拆成2 or 4份,分別存入SD card ,
那麼CF卡就沒有那些限制,如果配合系統FAT32 最大檔案才可以是4GB
如果1個檔案要大於4GB就不能使用FAT32 ,因為電腦無法讀取,就需要使用NTFS
8 or 16 bit mode 的系統,來管理NTFS 就不是那麼好寫,
歪桑 wrote:
你們提的是可能性,可...(恕刪)
推~
說穿了,用 h.264壓縮,事實上卻是罕見的超高bitrate... 根本就是浪費~
而用了這麼高的bitrate畫質就超好嗎?
恐怕未必,因為Canon餵進來的畫質雖然還不錯但也不是頂好(Sx IS 經驗,5D2不曉得),
所以就算bitrate再高也是沒用~
一般人覺得好像受限於 FAT32 4GB,實際上根本是 Canon 自己在決定要給你錄多久!
(利用bitrate來作戲啦)
例如 5D2 4GB SD畫質(640*480)只能錄24min,
而同樣用 Digic4 的 SX1 Full-HD 4GB 一樣12Min, 但 SD(640*480) 卻能到 45Min...
Canon 這一套從 S1 IS 開始就一直這樣玩,不過比起其他廠商,至少錄影品質還是不錯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