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終於之前偷竊的保險理賠也都塵埃落定
於是很幸運地 我可以從澳洲當地的連鎖相機店Ted's Camera Store把我失竊的相機與鏡頭"換"回來
為甚麼說是"換"呢? 因為澳洲的物品保險原則是以償還相同或同等級商品為優先
給我失竊物現價等值的購物金額去他們合作的商店把我的失竊物"換"回來
但是被偷走的30D已停產多時 加上我又同時遺失鏡頭.手把等配件
因此結果就是保險公司請商家估出遺失物品的總額
然後通知我這個總額 我可以自己去店裡挑選我要的商品
因此順理成章地 我就搶了個50D的澳洲頭香囉^^
不囉唆 開箱吧~~

外盒包裝

熟悉的Canon紅

好快!轉眼已到solution disc ver.19了

澳洲跟紐西蘭專用的保證書 不過店家基本上都還是認購買憑據或發票為保固依據

盒內上層附件 有電源線.usb線.最簡單的composite視訊線 (右邊是機身)

盒內下層配件:背帶.充電器.電池

全部配件排開 背帶上多了50D字樣

電池果然還是511A..也好 跟我30d的配件都共通(小偷忘了帶走充電器跟電池 哼 這次你栽了吧)

正面照...模式轉盤的反光是刺點所在:P

從快門處看 下方的握把造型做得比較立體(與30D相比) 比較好握
整體而言手感跟5D接近 機身高度較高 不會有小指叩不到握把的感覺

背面與30D最大的差異就是那3"的大螢幕與AF-ON按鈕 (與40D倒很難分辨)

模式轉盤與閃光燈座皆已改成銀色 怕掉漆的緣故吧

左側來一張 下方的HDMI輸出也是50D的改進之處(雖然個人覺得沒啥意義)

左側的usb.composite video.HDMI接頭

右側的CF插槽 感覺沒什麼改變 在邊緣有毛邊膠條提供一點防水氣的作用

一定要來一張合體

24-70在50D上還是長了些 要加垂直手把才比較均衡

最讓大家期待的進步 VGA解析度3吋LCD 我沒用過40D無法比較
但這片LCD不論是色彩或畫質真的是我見過Canon全系列中最好的
附帶一提機身AWB自動白平衡也不錯 圖中這張就是在鎢絲燈下AWB拍的

我家mocha的大頭照 這LCD顏色老實說我覺得不輸SONY的相機了

附帶照一下選單(dpreview有更詳細的介紹) 特別選了最具代表的鏡頭對焦微調功能

可分成全部調整(所有鏡頭皆使用相同調整值)或單支鏡頭調整

單支鏡頭調整介面 數值的單位是不是mm還有待驗證 (說明書只說可調整+/-20"steps")
剛剛小測一下自動對焦 24-70在24端中央對焦點還頗準的 比之前30D上測焦前移5mm左右的情況好
實際上在家中亂對時 準焦率跟準度也都感覺比之前提昇很多 對焦速度感覺跟24L+30D差不多
(畢竟兩個月前最常用的鏡頭是24L 只好以印象描述判斷)
單看f2.8與f1.4的差異 50D的對焦能力比30D應該是提昇不少 尤其在較暗環境下
有機會再補上更嚴謹的測試心得
如果對Canon之前中階機的對焦有所疑慮的朋友 50D絕對值得試試與等待!
PS.新手發文 手邊又沒有第二台機身可以發揮01疊疊樂的精神 不周之處還請各位看倌見諒
文章內容也可以在小弟的blog中找到
=================================================
感謝各位朋友熱情發問 小弟週末特地找了朋友的5D來比較一下高iso表現 (手邊已沒有30D
要比就往上比吧)給大家參考參考囉

先看大圖比較 (左->右 5D raw. 50D機身JPEG使用標準高iso降噪AWB. 50D raw. 50D sRaw1 7.1MP )
拍攝使用M模式固定曝光值 晚上室內鎢絲燈為唯一光源 使用三腳架固定 EF28mm F1.8@f5.6拍攝
所有raw檔都以adobe camera 4.6beta處理(其他版尚不支援50D raw檔) 白平衡3200k luminanceNR:25 colorNR:25

中間最上方那張只是要呈現x1.6之後視角的差異
5D vs. 50D 中央100%裁切 (裁切之大小差異已先在photoshop中縮圖成一樣大小)

因為好奇如果使用sRaw檔不知是否會影響雜訊 所以又做了以下測試
50D 15MP, 50D 7.1MP, 5D 中央100%裁切 (裁切之大小差異已先在photoshop中縮圖成一樣大小)

奇怪的事情發生了 雜訊在縮圖後沒有明顯差異 但白平衡卻有極大差異(已在ACR中固定為3200k) 小弟也不知如何解釋
所有測試圖檔zip在此
結果如何小弟先不加任何評論 感覺DIGIC 4強歸強還是有它的極限 畢竟50D是aps-c中像素密度最高的
供大家參考囉~~

)
),只是副廠鏡頭因為沒有鏡頭資訊的記錄,只能顯示焦段,無法顯示完整名稱,例如 Sigma 17-70 只會顯示「17-70mm」,但調焦功能是和原廠鏡完全相同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