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100 吸引我的最大原因是懷舊的外觀, 並且機身上的快門轉環與鏡頭上的光圈轉環, 簡直讓我這摸過底片機的人像著了魔一樣魂不守舍.
雖然 X100 還未上市就先轟動, 但其相片品質並不是我苛求的, 這麼小的機身, 這麼小的鏡頭, 雖然號稱 F2.0, 但我也用過 Ricoh GRD III 的 F1.9 啊 , 我想要跟 DSLR 等級的 F2.0 比還總是有段距離吧? 總之就是喜歡 X100 的外觀與快門光圈環, 其他都是次要的囉.
算算讓我望穿秋水的相機實在不少, 從最早的 D100, D200, D300 一直到 D7000, 每一台都是到店裡下 pre-order, 並且三不五時的打電話去催, 但卻從未有一台像是 X100 讓我等這麼久過.
倒楣的 X100 才剛上市就遇到千年大地震外加大海嘯, 就在我把 X100 完全忘到腦後的時刻, 前天早上約九點多到 Kerrisdale 相機店裡想要脫手 D300, 就在詢價的時候瞄到貨架上有一個 X100 的黑盒子, 於是我問店員 X100 有現貨嗎? 他總是標準回答 "沒有", 必須下 pre-order, 而且等多久不知道, 其實我在另一家已經排了很久, 在我之前還有八個人, 同樣也是不知道甚麼時候才能拿到貨.
但今天福星高照了, 那店員打電話叫訂 X100 的客人來取貨, 結果那客人臨時 cancel 訂單, 哈, 他不要了!
於是我在那店員還沒機會打電話給下一個候補客人的當時, 付了錢搶了 X100 就跑啦! 結果 D300 沒賣成, 卻抓了一個 X100 回家.
這不是開箱文, 也沒儀式般地冗節, 打開 X100 的包裝盒就像是撕女人衣服般的迅速, 但當右手握持著 X100 時, 我心裡頓時就涼了半截, X100 機身並不小, 再加上不輕的重量, 光滑的機身完全沒有止滑的曲線與橡皮, 簡單的說, 幾乎不可能用單手握持, 否則你就等著 X100 摔地上吧!
不錯, 復古的外型正像是過去所謂的 "雙眼相機", 可是我過去棄雙眼而就單眼, 直到今天都用慣了 DSLR 的操控與品質, 而現在面前的這個 X100 難道真是我所要的?
心不甘情不願的把背帶穿起來, 將 X100 掛在脖子上, 照照鏡子, 實在一點殺氣都沒有, 只像是一個上了年紀的觀光客, 唉! 該不該去退貨啊?
先把電池充飽, 裝上 SD, 開啟電源, 若用 DSLR 的標準來看, 拿 X100 拍照實在是一點樂趣也沒有, Fujifilm 的操控介面輸 Nikon DSLR 一大截, save 一張相片的時間可以等到海枯石爛, 光學觀景窗雖然明亮, 但是其準確度也實在不怎麼樣.
這時想起來網路上有人說過一句話 "X100 適合慢斯條理的拍...", 唉! 真是一語驚醒夢中人, 那問題是…, 我是那種人嗎?
急性子的我只好將慢斯條理的 X100 掛在脖子上, 故作悠閒的慢慢晃, 慢慢取景慢慢拍, 當一切都慢慢來的時候, X100 似乎也沒啥問題, 所以有問題的總是你自己!
但是回家後, 如同以往用 LR 匯入相片, 並且仔細的檢視, 卻發覺 X100 的相片有一些不同, 一時也說不上來, 以這張來說吧 ...

人像的膚色比 Nikon 自然, 這結果讓我眼睛一亮, 再加上 100% 檢視原圖, 發現銳利的程度完全不像是 "非 DSLR".

對不起我用了 "非 DSLR" 的名詞, 因為我實在找不出適當的形容詞, 簡單的說, 我從未在一台小型相機看過這種膚色, 這種 100% 的銳利, 而且你別吃驚, 這張相片是 1/500sec, f2.0
真正嚇到我的是, 我手頭上 Nikon 機身鏡頭一大堆, 但有哪一顆鏡頭可以光圈全開而品質能看的? 更別說是如此銳利了!
這一張也是 X100 f2.0, 但可以表現出淺景深.

這一張是 macro 近拍

100% 裁切

房裡的一角

這幾張相片已經讓我感覺 X100 並非等閒, 不能只是把她當小相機看待了, 於是我決心辦一場 X100 與 DSLR 的 PK 大賽, 看看究竟是誰死誰活!
先是派出 Nikon D7000 + 16-85mm VR 迎戰 X100, 光從規格上看 D7000 實在是應該具有壓倒性的勝利, 而且就我從前的測試經驗, 16-85mm 雖不算是頂尖, 但品質也算是中上, 而 D7000 更是 Nikon 現在的當家小生.

X100, 1/480, f5.6, ISO 200

D7000 16-85mm VR, 1/250, f5.6, ISO 100
可以看出來 X100 顏色比較藍, 誰好誰不好就見仁見智了, 但 100% 的裁切卻讓我大吃一驚.
說明:
• X100 是 23mm 定焦, 並且有效像素也比 D7000 低許多, 所以我現在裁切後的圖片 size 也會大小不同.
• 光圈用 f5.6 是因為要將就 16-85mm VR
• 16-85mm VR 變焦到 24mm

X100 中央 100% 裁切

D7000 中央 100% 裁切

X100 右上邊緣 100% 裁切

D7000 右上邊緣 100% 裁切

X100 左下邊緣 100% 裁切

D7000 左下邊緣 100% 裁切
沒錯, 從中央到邊緣, D7000 + 16-85mm VR 算是慘敗, 我雖然之前在測試手上 Nikon 鏡頭時, 早就知道一般 Nikon 變焦鏡的邊緣畫質是有些鬆軟, 但由於是一堆的變焦鏡 PK, 所以倒也沒覺得甚麼訝異, 但今天的結果卻讓我非探個究裡不可.
於是回到家, 我又把一堆鏡頭搬出來, 整個選手名單如下:
N16-85mm VR
N18-200mm VR
N18-55mm VR
N17-55mm F2.8
在 DX 陣營裡算是齊全了, 而挑戰者卻只有一位, 就是 "小相機" X100.

D7000 + 18-55mm VR, 1/100, f5.6, ISO500, 22mm
說明:
• 每一張片都以 f5.6 為基準, 快門自動, ISO 自動.

D7000 + 18-55mm VR

D7000 + 17-55mm

D7000 + 16-85mm VR

D7000 + 18-200mm

X100, 1/60, f5.6, ISO200
經過 01 upload 處理之後圖片都有些糊, 但你可以試著找左上有一隻小蜘蛛.

18-55mmVR

17-55mm

16-85mmVR

18-200mmR

X100

18-55mmVR

17-55mm

16-85mmRV

18-200mmVR

X100
經過這一連串的比較, 我心裡有譜了, X100 決不只是一台 "小相機", 她簡直跟 Nikon D7000 + 17-55mm 有的拚, 甚至連我要買 N24mm F1.4 的念頭都被徹底澆熄, 當然有人會說這結局只是因為用的全是 Nikon 的變焦鏡, 但如果是定焦鏡呢?
我手上有的定焦有 N35mm F1.8, N24mm F2.8, N28mm F1.4(已脫手), Sigma 30mm F1.4, N105mmDC F2.0, N50mm F1.4. 但過去已經做過無數的測試, 我心知肚明, 所有的 Nikon 老鏡在今天 DSLR 時代都不能用 100% 放大來檢視, 也沒一個定焦能在最大光圈而保持畫質不鬆軟, 所以這次的 PK 我根本也沒打算出動定焦.
好, 再附上 X100 f2.8 的 100% 裁切, 我認為已經是可用程度, 甚至比大多數 Nikon 變焦都好上許多.

X100 f2.8

X100 f2.8

X100 f2.8
X100 PK D7000 的動態範圍
我承認這不是測試動態範圍的正確方式, 但卻很簡單, 對攝影師也很常用, 就是將 RAW 檔在 LR 裡提高 Fill Light, 在這裡我把 D7000 & X100 的 Fill Light 都拉高 100, 結局為:

D7000 + 17-55mm

X100

D7000

X100

D7000

X100
拉高 Fill Light 之後, 可以看出 D7000 終究不愧是目前 Nikon DX 的機皇, 但 X100 以這種價錢與這種 "體型", 能有這種表現更是讓我跌破眼鏡.
今天這結果代表了甚麼?
首先就是我不會去退 X100 了, 其次就是隨身機的隊伍又要重新排列, 除非是要帶雙機, 否則 X100 會出勤率高於 D7000 配任何一支鏡頭. 至於隊伍裡被打的落花流水的這批變焦鏡, 看來至少要出清一半!
跟之前發文一樣, 我再次申明這不是廠商的勸拜文, 也不是惡意的解毒文, 無論是哪一台相機都有其特性, 所以 X100 也不可能替代我現在的主力機 D7000, 但 X100 的出現, 可以讓我在輕鬆出遊的時候多了一個選擇.
至於 X100 在人像的膚色表現也讓我喜愛, 但還需要多些時間才能測出在不同光源之下, 與 Nikon 的 PK 是誰輸誰贏, 請靜待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