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記得這問題好像有問過富士官方,得到的回覆是:如此機身體積將會加大。不可否認全片幅有立體感與更高ISO的優勢(目前X-PRO1的高ISO已經很優異),但是體積加大也會喪失輕巧上的特點。我猜鏡頭直徑也會加大。不過小弟也猜測,或許這片新開發的CMOS作成FF尺寸的良率不甚良好,故開發成APS-C。
hellotree wrote:請教大家為何X-PR...(恕刪) 1.成本 (例如大片幅感光元件良率的問題)2.機身體積3.鏡頭體積可以參考 SONY NEX 系列變焦鏡的體積,APSC 已經是如此,何況 FF ?Leica M 系列應該是以定焦鏡為主力
hellotree wrote:請教大家為何X-PRO1不出個全篇幅?因為這樣的好看的外型,再加上全篇幅,就一次到位了,相信這是很多人的期待!另,請教大家小單眼為何幾乎沒有全篇幅?是技術太難嗎?感謝大家 小單眼為何幾乎沒有全片幅?這個問法有點想為何小車不做成7人座的....7人座就不叫小車,同理全幅機就不叫小單眼
如果是FF...我就買不起了...而F1.4的鏡頭又會是多貴呢?現在發現只有一顆35mm好像不夠了,在室內要拍些78人的合照,實在塞不下~不知版上前輩是否建議入手18mm呢?還是等 14mm f/2.8 或 23mm f/2.0、18-72mm f/4.0這三顆選一顆呢?23mm的焦段跟35mm...好像有點近
凱文史都華 wrote:如果是FF...我就...(恕刪) 之前富士有發佈鏡頭發展藍圖,不過是預定,不確定將來是否照圖實施。小弟建議18mm F2R這顆相當於27mm的焦段變型量都不會很明顯,蠻適合合照用。
凱文史都華 wrote:如果是FF...我就...(恕刪) 我是一次包三顆說一下我這陣子拍的感想18mm用的次數比35mm高60mm那顆就真的沒用過幾次我主要是出去玩拍風景或是到此一遊照60mm少用因為我沒甚麼在拍人像,微距方面我很少有需求
富士當時只說媲美全幅的感光元件跟全幅機身會變大(言下之意就是不用做到那麼大就能感受那麼大)但最近富士說的話可信度不知道要打幾折..而且市場變化速度很快以現在富士機身的風格如果真的做到全幅,也不無可能不是這樣的復古造型反正都沒把話說死,且從X100 X10 XPRO1的多方嘗試可能性很多種..只不過後,很敢開價的富士,不知道會開到多恐怖的價格(照目前開價趨勢看來要是做到全幅可能會跟D800或5D3 差不多)不過怎樣也不會比可樂標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