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在M模式下
是否只能靠調整ISO 來看EV數值
而不能直接調整EV 影響ISO設定?

因為每次用M模式下
ISO如果放自動調整
EV都被壓很低??

感謝大家幫忙
先搞清楚M模式是什麼東西再來發問吧
請閱讀相機說明書
你是C家 對!我是C家(CONTAX) 你用L鏡 對!我用L鏡(LEICA) XD...
您要不要先研究一下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257&t=2906903&p=5
(或是再找關鍵字也行)

我只想確認一下 是不是系統差異
而不是機身有問題?

(因為我喜歡原NIKON系統 那種多一點點過曝的感覺)
realmantw wrote:
先搞清楚M模式是什麼...(恕刪)

aloystsai wrote:
您要不要先研究一下h...(恕刪)

aloystsai 兄:

realmantw大這樣回答道不是在亂講,只是NIKON特有設計。

觀念上
輝度(照度)+ISO=光圈+快門 = EV曝光值


這個是所有基本攝影觀念。




一般除了NIKON外,M模式就是純手動,使用者自訂<光圈+快門>就是自訂曝光值多少,機身上的EV值是系統<測光輝度>+ISO只是提供參考,真正曝光值還是光圈和快門再決定。


NIKON是因為DSLR 的ISO值不像底片機那樣,本身是容易隨時更換,在ISO設定AUTO下,系統就會根據原本<測光輝度>+<ISO>=<光圈>+<快門>,利用ISO變化可以進行增減曝光,這個是其他家沒有,相近是PENTAX的TAV模式,他也是使用者自訂光圈與快門,然後自動ISO依據測光基準做增減曝光。
NIKON會那樣做法也是在於用戶在一些環境像是室內下,需要固定光圈控制景深,以及固定快門控制畫面等,但又要面對光源要微量增減就不是很方便,而產生這樣<M模式+AUTO-ISO>增減曝光設計。





這個問題除了很熟NIKON的用戶,否則絕對認為您得攝影關念有問題。
感謝D大
我當然知道一般的攝影概念
只是富士跟NIKON以前好像共用機身 鏡頭
再加上後期在NIKON 中了黑大的毒
習慣微曝一點
而且NIKON系統就是這麼操作
而且也習慣了@@

而且xpro1的EV 轉盤很大 也很順手
所以習慣性 就想再微調一下EV
但是發現好像跟NIKON不一樣
所以只是想確認一下 這是系統的問題 而不是機身的問題
如此罷了







diffusionless wrote:
aloystsai ...(恕刪)
aloystsai wrote:
感謝D大
我當然知道一般的攝影概念
只是富士跟NIKON以前好像共用機身 鏡頭
再加上後期在NIKON 中了黑大的毒
習慣微曝一點
而且NIKON系統就是這麼操作
而且也習慣了@@

而且xpro1的EV 轉盤很大 也很順手
所以習慣性 就想再微調一下EV
但是發現好像跟NIKON不一樣
所以只是想確認一下 這是系統的問題 而不是機身的問題
如此罷了

...(恕刪)

我覺得是操縱方式的差異啦~
X系統和一般數碼相機不太一樣




其實用過NIKON後
我已經把EV當作是一個可調整的變數
而不是公式結果

透過EV調整 再把應變數再到推回前面 讓系統重新運算
前提是 前面的寬容值夠彈性 手持夠穩
不知道我這觀念對不對

我的觀念是 1+1+1=3
但我就是要再微調為3.5=1.2+1+1.3

不知道這樣的觀念是不是大家可以理解

反正我認為攝影是活的
不要套用太多制式的限制
這樣不是比較有趣一些嗎


aloystsai wrote:
感謝D大我當然知道一...(恕刪)
所以我說先看相機說明書
如果你是指光階的EV,那在ISO變動時EV也會增減
我沒用過N家的單眼,特殊功能-我是不知道
M模式,我都是控制快門來作調整
大部分用底片所以ISO都是固定較習慣
你是C家 對!我是C家(CONTAX) 你用L鏡 對!我用L鏡(LEICA) XD...
如果是想要拍亮一點,在M模式下
增加快門或是放大光圈都是方法

像XPRO1這種,光圈在鏡頭上、快門在機頂上的相機
對於操控面來說是不可多得的好機
還有必要去執著轉動那EV值嗎?

除非有光圈快門皆不可動的理由
才需要去改變ISO吧

不然就光圈轉到A、快門轉到A,只剩下EV可以轉,不是更好用?

夢與理想的實現者 wrote:
如果是想要拍亮一點,...(恕刪)

如果是設在AUTO ISO 即使在M模式,XPro會自動決定ISO值,其實仍等於一種AE,
但此時是無法加減EV控制曝光量,我想樓主是否想問的是這個,
如是,那的確是原設計不夠貼心之處。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