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勁性能、復古外觀 Fujifilm 富士相機 X-T1 介紹分享

 


    


強勁性能、復古外觀 Fujifilm 富士 X-T1 介紹分享 


前言: 


富士相機給一般人的感覺總是造型復古還有基於是傳統底片大廠的關係 , 相片顏色非常漂亮 


但之前較缺乏了強勁性能的機種 , 今年發表的X-T1這款新一代X系列旗艦機不但繼承了X系列相機的所有優點 


且擁有了相當強勁的機械性能 


加強了對焦速度 , 達到了0.08秒的自動對焦速度 , 基於新一代的EXR 處理器 IIX-Trans CMOS II 感應器 , 讓X-T1不但有超快的自動對焦速度 , 還有0.5秒的啟動時間 , 0.005秒的電子觀景窗時滯.. 


消費者可能會問 , 這樣跟其它型號有什麼不一樣呢?


 


身為旗艦機種 , 當然要在機械性能與機身材質上有更進階的處理.. 


 


X-T1一上手就能充份感受到紮實感 , 它是全天候防護的鎂合金打造機身機身採用80多個具有全天候防護的密封點,能防塵防滴..工作溫度從-10到40度C , 機身的可靠度大幅的提高.. 


 


如果問我對X-T1第一印象最深刻的是什麼?我一定會說........是那超大 , 超漂亮的電子觀景窗.. 


這可能是世界上放大倍率最大的數位相機原廠觀景窗了(Canon 1DX是0.76倍 , 5D3是0.71倍 , Nikon D4系列與D800系列都是0.7倍) 


X-T1的電子觀景窗放大倍率高達0.77倍 , 不只大 , 而且漂亮 , 我對很多相機的電子觀景窗印象是色偏嚴重 


但是X-T1的電子觀景窗色彩還原力極高 , 反應速度快 , 236 萬像素的解析度也夠高 , 我第一眼望進去就對它印象深刻了 , 因為數位時代很少看到這麼大的觀景窗 , 比我的5D3還要大 


感覺有點類似我家中的Nikon FM2 , F2這些傳統機身 


大有什麼好處?第一個就是看起來舒服 , 在室外強光之下 , EVF是很好用的 , 除了大小外 , 顏色正確也相當重要 , X-T1的電子觀景窗可說是我目前看過最佳的電子觀景窗了..


 


實拍相片Part I: 


不管說了再多的規格 , 再多的性能描述 , 相機最終的目的當然就是能輸出漂亮的相片.. 


網路上有許多非常夢幻的相片分享 , 甚至有許多都是比人眼所見更漂亮 


許多消費者買了相機回去 , 發現自己拍出來的怎麼跟網路上看到的有這麼大的落差?當然有很多因素 , 並不是買了性能最強的相機就一定能拍出好相片 


網路上分享的相片很多都是經過後製處理的 , 透過Photoshop , lightroom.......等影像處理軟體再去調整 , 合成.. 


相片要拍的好 , 天時地利人和缺一不可


 


強勁性能、復古外觀 Fujifilm 富士 X-T1 介紹分享 


剛拿到相機時剛好是颱風天 , 想當然爾不可能出門去拍照 , 還好颱風過後很快的天氣就放晴了 , 但有時還是陰陰的.. 


測試相片為了讓大家看到最真實的一面 , 全都是相機本身jpg直出 , 不經過任何的調整 , 與大家分享


 


1. 


這張相片光圈並沒有開的特別大 , 不過可以明顯感受到牌子的立體感 


上面的"小黃山"牌子往畫面內伸進去 , 而下面兩個牌子彷彿凸出相片平面了..畫面通透 , 顏色自然 


富士真不愧是傳統底片大廠 , 發色相當漂亮.. 


f:4 , 1/680s , iso200 , ev:0 


  


2. 


大太陽之下,曝光準確 , 動態範圍高 , 所以亮暗部的細節表現都不錯 


f:8 , 1/750s , iso400 , ev:+0.3 


   


3. 


拉近來看看屋頂的細節表現 , 剛好可以測試一下這組18-55 kit鏡的表現 , 前一張相片是18端在同一位置拍攝 , 這一張是55端 


與它廠的kit鏡多是便宜塑膠鏡頭不同 , X-T1的這顆18-55 Kit鏡不但鏡身質感佳 , 畫質亦是不錯 , 不過較可惜的地方是星芒較不好看(後面會有夜景分享 , 星芒形狀跟光圈葉片數目與形狀有關) 


f:8 , 1/680s , iso400 , ev:0 


   


4. 


斑駁充滿歲月痕跡的水車 , 色階過渡良好 , 可以看出水車上深淺間的顏色變化.. 


前後景的立體感良好 , 彷彿手能伸進畫面中觸摸到水車.. 


f:5.6 , 1/210s , iso200 , ev:0 


   


5. 


在光線不甚明亮的室內 , 使用大光圈夜之鏡 , 56 f1.2 , 輕輕鬆鬆可以拍出明亮又立體的相片 


且營造出的實體感一流 , 56 f1.2這顆鏡頭除了是人像鏡皇外 , 不管拍什麼東西都是一流 


弱光下的氣氛更是一絕 


f1.4 , 1/70s , iso800 , ev:0 


  


6. 


畫面通透 , 純淨 , 連牆上的平面畫看起來都好像有立體感 


f:5.6 , 1/320s , iso200 , ev:+0.3 


   


7. 


影像紮實 , 自然 , 這是我對X-T1的第一印象.. 


f:2.8 , 1/300s , iso400 , ev:+0.3 


   


8. 


56 f1.2這顆鏡頭彷彿有切割空間的能力.. 


人像幾乎有跑出畫面的錯覺.. 


f:1.2 , 1/3500 , iso400 , ev:+0.7 


   


 


機身各部細節: 


 


   


 


強勁性能、復古外觀 Fujifilm 富士 X-T1 介紹分享 


看完幾張清粥小菜後 , 我們還是要來看看這台超文青的復古造型機身的機身細節 


充滿大大小小的轉盤 , 想要調整參數只要先熟悉轉盤的位置就能藉由轉動轉盤來調整 , 相當的直覺.. 


有朋友初見這台機身時問到 , PASM這些模式要在哪邊調呢? 


富士就是跟別廠不同 , 它沒有一個專門的PASM或是場景模式的轉盤.. 


P模式很簡單 , 就是所有的轉盤都調到A , 鏡頭上也撥到A , 這樣就是P模式了.. 


A模式呢?富士的鏡頭大多是有光圈環的 , 只要去轉光圈環調整 , 其它地方放在A這就是A模式.. 


S模式呢?更簡單直覺 , 右上部有快門轉盤 , 選擇自己想要的快門速度 , 其它地方放在A即可.. 


M呢?哈 , 這麼多轉盤隨你轉 , 這不就是完全手動控制了嗎? 


 


相當有質感的轉盤 , 是不是像極了傳統相機? 


除了轉盤之外 , 右上區的功能鍵還包括了錄影鍵(右上角有紅點的鍵) , Fn鍵(預設為wifi的啟動鍵)以及撥式的開關鍵(以防止誤按到開關) 


   


 


左上功能區主要有ISO轉盤 , 最高可以到H2(25600) , 個人認為一般都放在A(AUTO)就很好用了 , 選單內可設置ISO AUTO最高到6400 


富士的雜訊處理相當高明 , 少有紅綠雜點 , 多是類似像底片的灰白雜點 , 用高ISO拍起來仍是Film味十足..減低了很多數位感.. 


除了ISO大轉盤外 , 底下來有一個轉盤 , 這是模式選擇 , 有包圍曝光 , 高速連拍 , 慢速連拍 , 單張拍攝 , 重複曝光 , 進階濾鏡 , 全景等幾個選擇 


而軍艦部左側面是電子觀景窗的屈光度調整 


   


 


X-T1的熱靴座 , X-T1沒有內建閃燈 , 不過盒裝內有隨附一顆小巧可愛的外接式閃燈EF-X8 , GN值只有8 


這顆閃燈的出力不大 , 不過神奇的是直打的顏色相當自然 , 不會死白 


它只有固定一個角度 , 無法跳燈 , 如果有需要跳閃的話可能需要一點技巧(利用白紙或反光板) 


   


 


來看一下機身背面 


看到這邊終於發現.......原來這不是一台傳統底片機呀?


 因為它有著一塊3吋 , 102萬畫素的漂亮LCD螢幕..說明了它是一台正港的數位相機


 除了LCD之外 , 上面的EVF像極了傳統相機的觀景窗 , 又大又明亮.. 


剩下的是一些功能操作鍵 , 不過老實說這些按鍵不太好按 , 面積小且鍵程短 , 可能要用指尖會比較好按.. 


大家也能注意到 , 右邊姆指區也有加上蒙皮 , X-T1的蒙皮品質相當好 , 摩擦力大 , 較不容易手滑 


但這幾天拍下來我也發現了一個問題 , 右側面是記憶卡槽區 , 但是那片蓋子真的很容易會被手掌打開.. 


可能要稍微注意一下.. 


   


 


 LCD可以多角度觀看 , 對於低角度或高角度拍攝非常的方便 


 


 


   


 LCD的支架看起來蠻堅固的 , 但是在翻出來時還是要小心使用 , 不要去壓到了.. 


  


 


機身上有幾個可以打開的地方 , 左側是外接麥克風孔 , HDMI與USB接口 , 右側是記憶卡槽 , 使用SD卡 


而下方是電池槽 , 根據規格大約可拍350張左右 


 


 


   


 


Made in Japan , 這是品質的保證 , 越來越多相機在東南亞國家或是中國製造 , 但富士仍是堅持在日本本土製造這部工藝品 


  


 


剛剛沒介紹到的測光轉盤 , 有全區測光 , 中央重點測光及點測光可選.. 


   


 


這張能看的更清楚左邊的小轉盤... 


   


 


機身正面 , 有大面積的蒙皮 , 前轉盤 , Fn1 , 鏡頭釋放鈕 , 同步端子與對焦模式選擇 


   


 


打開保護蓋 , 可以看到裡頭的APS-C尺吋感光元件(焦段需X1.5) , 這也是X-T1高畫質的心臟所在 


不知未來富士會不會推出FF全幅機呢? 


   


 


什麼?這有裝鏡頭嗎? 


裝上27 F2.8這顆餅乾鏡後 , 整體體積大幅縮小 , 這真的是街頭隨拍利器呀.. 


 


 


哈...X-T1變的非常小巧可愛了.. 


    


 


實拍相片Part II: 


強勁性能、復古外觀 Fujifilm 富士 X-T1 介紹分享 


在Part I中我們看到了X-T1在日間的表現 , Part II我們來看看微光及夜間的表現吧.. 


一樣全都是相機本身jpg直出 , 不經過任何的調整 , 與大家分享 


1. 


嘗試著縮光圈拉長快門夜拍 , 很可惜的我們可以看到18-55這顆鏡頭的星芒尾部會分叉 


我手邊的鏡頭中只有56 F1.2這顆大光圈鏡皇的星芒尾部是尖的 


這是比較可惜的地方 


不過可看到X-T1在長曝之下的畫面純淨度相當不錯 


f:16 , 20s , iso800 , ev:+0.3 


   


2. 


換另一個場景再來一次 


手邊有廣角的鏡頭只有18-55這一顆 , 所以還是用18-55繼續拍 


f:16 , 30s , iso640 , ev:+0.3 


   


3. 


使用56 f1.2就可以拍出漂亮的海膽星芒了 


   


4. 


大略知道18-55的表現後 , 再請出鏡皇來試試微光場景 


真不愧是鏡皇 , 散景相當的柔美 , 全開光圈之下畫質仍是可圈可點 


f1.2即是可用光圈 , 縮至f1.8以上銳利度會更好.. 


但.....既然有f1.2可用 , 當然要試試f1.2的能耐 


f:1.2 , 1/1000s , iso400 , ev:+0.3 


   


5. 


隨手抓了一位單眼正妹(其實我並沒有看到她的正面 , 哈) 


這畫面中正妹的立體感相當好 , 呼之欲出.. 


感覺整個人站了出來..在肉眼看起來已經相當暗的場景 


使用了f1.2仍是使整個畫面亮了起來.. 


f:1.2 , 1/30s , iso800 , ev:0 


   


6. 


當天有羅美玲的現場演唱 , 掛上56 f1.2在微光下的氣氛真是迷人 


f:1.2 , 1/34s , iso400 , ev:0 


   


 


選單操作: 


雖然X-T1有許多轉盤 , 許多快捷鍵 , 不過還是有很多功能是需要進選單才能調整的.. 


我們一起來看看X-T1選單中有什麼功能選項 


強勁性能、復古外觀 Fujifilm 富士 X-T1 介紹分享 


不得不說 , X-T1的功能還真多 , 一般人一時半刻還玩不透呢.. 


機身背面有個Q鍵 , 這是快捷功能鍵 , 按下後出現如下的畫面 ,  可以快速調整各項功能 


   


 


進選單後的第一頁 , 第一項是包圍曝光與濾鏡的設定.. 


光是包圍曝光就有許多模式可以選擇 , 另外還有多種濾鏡 


 


 


  


 


自動對焦設定 , 不管是AF-S或是AF-C皆可選擇釋放優先或是對焦優先 , 我是習慣選對焦優先 , 釋放優先可能會拍的比較快 , 但是如果拍出來沒對到焦也沒用.. 


這邊還有一些對焦的設定 


 


  


 


ISO自動設定 , 這邊可以設定預設敏感度 , 最高感光度與最低快門速度 


  


 


影像尺吋與品質選擇 , X-T1可以選擇JPG+RAW 


不過基於Fuji的jpg直出品質極佳 


雖然盒裝有附光碟片 , 內有解Raw的軟體 , 但功能並不多 , 速度也有點偏慢 , 所以文中所有相片皆是jpg直出 , 當然選擇FINE模式.. 


  


 


動態範圍可視個人需求與喜好來選擇 , 如果用100% , 對比度會較強 , 顏色稍濃鬱 


用400%的話 , 雖能加亮暗部及使亮部較不易過曝 , 但整體對比度會下降 , 顏色稍淡些 


不知怎麼選擇的話也可以放在自動即可 


另外軟片模擬就有點類似它廠的Picture style , 可以套用幾種色彩模式.. 


fuji在顏色上相當有一套 , 不管選擇哪一種模式都有獨特的味道  


   


 


選單第二頁相對於第一頁比較簡單了些 , 主要是自拍的控制與色彩 , 銳利度的一些調整 


   


 


選單第三頁是降噪的一些設定 


   


 


選單第四頁是MF , AE/AF模式 , 閃燈控制及影片的設定 


錄影最高可以到1920X1080 60fps.. 


 


  


 


選單第五頁是防手震模式選擇及wifi設定 


 


  


 


現在的新相機大多有wifi通訊 , 拍完照之後就可以即時與手機或平板連接 , 可以使用手機平板觀看相片或是上傳網路, 相當方便 


這邊以android為例 , 手機或平板到play商店下載fuji的app , 在商店中可以找到兩個app , 一個是比較簡易的 , 另一個則是功能較多.. 


接下來用手機連上X-T1的這個Wifi熱點後 , 打開app就可以開始傳輸相片了.. 


   


 


實拍相片Part III: 


測試對焦性能最實際的當然是到外面實際拍拍比賽 


剛好這週有戀戀197單車賽 


帶著X-T1 , 掛上55-200這支鏡頭上陣 , 不過很可惜的是我太晚去了 


本來是想要上197拍選手們爬坡廝殺的 , 不過我到了石川(爬坡入口)時 , 第一批菁英集團已經剛剛上山 , 為了不要影響比賽 , 我還是不要追上去了 


 


後來等了約5分鐘 , 想一想 , 除了菁英組的之外 , 其它的應該沒有這麼快 , 我還是往海線走吧.. 


車流量很多 , 常常會拍到經過的車(我在對向車道拍  , 位置選的不太好 , 但較安全) 


 


模式調為AF-C , 轉成快速連拍模式.. 


一秒八張的連拍真的蠻威的 , 對焦的成功率算是蠻高 , 如果我移動的速度有追到的話大概有7~8成的成功率 


一開始本來是想用慢速快門拍正統追焦(背景有流動感) , 但可能是因為我還不熟悉的關係 , 又不想錯過拍朋友的時機 , 所以還是加快快門速度 , 凍結畫面


 


雖然沒有了速度感 , 但畫面成功率大多了 , 留下清晰的相片才是王道


 


在追著移動的物品跑時 , 最重要的當然還是拍攝者本身跟著物體移動的速度要跟上


 


再來就是相機的連續對焦速度 , 連拍速度的性能要夠好 , 成功率才會高 , 下面幾張相片可以看到我是跟著選手一路橫向移動的(從背景就看的出來) 


有跟到移動速度的話成功率不低.. 


但這邊我要提出幾個小問題.. 


 


1.雖然X-T1的快門時滯很短 , 但是這個快門的操作機制個人認為有改善空間  , 在搶拍時 , 它是沒辦法一次按到底的(快速對焦完成並拍攝) 


還是要有兩段式的動作 , 在連拍完一個人後 ,  可能在後面5~10M有另一個選手來了 , 我馬上移動相機要抓拍下一個人 , 此時發生好幾次直接壓下去沒反應..(不過這應該算是使用習慣問題 , 使用習慣後知道特性其實也可以克服) 


一次性的追焦拍攝完全不會發現問題 , 而且表現不錯 , 但追完這一群 ,  馬上快速移動要追下一群時就比較會遇到這問題了.. 


 


2.連拍幾張完後 ,  如果沒有壓一下快門 , 是沒辦法取景的 , 不管是LCD或EVF都一樣 , 此時畫面是正在儲存中 , 一定要碰一下快門才能回取景畫面 


這跟一般的單眼操作方式有異 , 對於連續抓拍時也是有點困擾..當然 , 這也是使用習慣問題 , 只要輕碰一下快門就能回到取景畫面 , 只是我不習慣多這個動作 , 在拍攝時錯過了一些畫面.. 


其實上面兩個並不是機身性能上的問題 , 只是操作邏輯上較沒那麼快速 , 方便 , 可以透過軔體更新來修正


 


整體來說 , X-T1的連續對焦與連拍都稱的上是強勁.. 


 


 


 


 


 


  


 


若要看更多的單車賽相片可到我這兩個相簿觀看 


https://www.flickr.com/photos/basiclife/sets/72157646001050543/ 


https://www.flickr.com/photos/basiclife/sets/72157645539664927/ 


 


總結: 


正如我的標題 , X-T1是一部外觀復古 , 內在強勁的無反光鏡相機 


紮實的手感 , 強勁的對焦性能 , 品質非常好的鏡頭群(幾乎每一顆Fuji的鏡頭都是好鏡頭 , 不像它廠鏡頭好壞質感差很多) , 純淨 , 通透的成像.. 


它絕對是文青機的最佳選擇之一 , 當然 , 口袋麥克的話也可選擇Leica , 但比起純手動的Leica , Fuji X-T1在性能上是完全不同取向的產品了.. 


 


幾項創新 , 如超大 , 超漂亮的電子觀景窗 , 近乎完美的對焦速度 , 直覺的轉盤操作............奠定了X-T1在微單(無反光鏡相機的通稱)中的地位.. 


 


它是一部全新的富士..完全不同於富士過往給人的刻板印象 , 它不只保有了富士傳統的豐富色彩 , 滑順的色階過渡性 , 高動態範圍 


更加入了高性能 , 舉凡0.08秒的自動對焦速度 , 0.5秒的啟動時間 , 0.005秒的電子觀景窗時滯 , 0.77倍的高倍率電子觀景窗 , 一秒8張的連拍性能 


高耐候性的防塵防滴鎂合金機身 


在在的表示富士的蛻變..文青外觀也能擁有現在的高性能 


 


就算要拿來追焦也面不改色..它在性能上遠超過中階機種.. 


雖有幾個操作上的小缺點 , 但仍暇不掩瑜 


 


優點: 


1.電子觀景窗超大 , 解析度高 , 反應快速 , 絕對是賞心悅目的一大特色 


2.對焦速度快 , 快門時滯短 


3.支援UHS-II記憶卡 , 可有效縮短照片存入時間 


4.機身耐候性高 , 防滴防塵 , 堅固耐用的鎂合金機身 


5.轉盤操作直覺 


6.外觀漂亮 , 文青必備 , 什麼?這也是優點 , 當然 , 造型絕對也是X-T1的一大優勢




缺點:
1.按鍵手感偏硬 , 需用指尖較好按 , 會影響使用的操作感
 


2.連續追焦時的兩個操作小問題希望能透過軔體更新來改善(詳請見本文) 


3.記憶卡槽的卡榫能再更緊一點較不會輕易滑開  


4.若機身能再更小 , 更輕一點會更好 , 畢竟會買微單的消費者通常較在意重量 , 體積的問題 


 


以上算是雞蛋裡挑骨頭 , X-T1是我自己測試操作過目前最滿意的微單了..當然在極緻性能上有些地方還是比不上一般的單眼相機 


不過我希望會有那麼一天 , 微單性能可以跟單眼平起平做 , 我就可以省點體力 , 不用每次外出拍照都背著沉重的設備了..


  


Fujifilm X-T1 重點特色 


● APS-C 尺寸 1630 萬像素 X-Trans CMOS II 感光元件
● 支援 UHS-II SD 高速卡
● 防滴防塵機身
● 8fps 連拍(支援追蹤自動對焦)
● 翻轉螢幕
● 與 Fujica ST 底片單反相機類似的外型
● OLED 電子觀景窗 236 萬像素,0.77 放大率
● 觀景窗時間差僅 0.005 秒,是以往機種的 1/10 以下
● 內建 Wi-Fi
● 感光度 ISO 200-6400,支援擴張至 ISO100-51200
● 比 X-E2 更迅速的自動對焦
● 支援內建電池垂直握把
● 1080 @ 60p 錄影
● 體積 129 × 89.8 × 46.7mm,重量約 440 公克(連電池、記憶卡) 


 


更多實拍照: 


 


 


 


 


 


 


 


 


 


 


 


 


 


 


   


 


 


 


 


 


 


 


 


 


 


 


 


   


想看原圖的朋友歡迎到Flickr觀看:https://www.flickr.com/photos/basiclife/sets/72157645985237852/


 


同為X-T1用戶推一下
不過想要追加EVF部分的說明,X-T1的EVF很大真的很好用沒錯
但是本身顯示的飽和度太強了,對我來說也是一種色偏

ichiro51051 wrote:
同為X-T1用戶推一...(恕刪)

呵 , 的確..

它的EVF飽和度是較高些 , 不過還算是自然 , 對比另一家用很多EVF的廠家 , X-T1這塊EVF算是色偏少很多了..
basic的生活日記 https://basiclife.tw/
~~~版大寫的真好,,,,看完連我都想來個雙機流,,,雖然我尬意的是x-e2

anyway感謝您的分享
我不是在星巴克喝咖啡,就是在前往星巴克的路上^^,來一杯.小星星吧^^V
跟樓主做相似的感受就是X-T1的外形 比較文青一點

這種比較不懼侵略性外觀的相機 拿來街景拍攝 真的不錯

以上純屬個人感受


Untitled by T.Y.YANG, on Flickr

Untitled by T.Y.YANG, on Flickr

Untitled by T.Y.YANG, on Flickr







那不是白,那是過曝XD

invent0831 wrote:
跟樓主做相似的感受就...(恕刪)


感謝分享..

不過您的第三張是用什麼調色檔?或是另外調過色嗎?
好像整個變成螢光色了..呵

一 , 二張就非常的自然 , 通透..
basic的生活日記 https://basiclife.tw/

小蘋果1001 wrote:
~~~版大寫的真好,...(恕刪)

您好:
x-e2也不錯呀 , 它除了EVF比較小 , 性能較沒X-T1這麼強憾外
裡子還是一樣的好..
basic的生活日記 https://basiclife.tw/
basic wrote:
感謝分享..
不過您的第三張是用什麼調色檔?或是另外調過色嗎?
好像整個變成螢光色了..呵
一 , 二張就非常的自然 , 通透..
...(恕刪)


標準模式

自然光也

因為現場路燈是黃色 表演場忽藍忽綠

比較難控制XDDD

拍完當下我有檢視表演台 和現場顏色幾乎一致

反倒是人臉顏色我不確定

那不是白,那是過曝XD
basic wrote:




強勁性能、復古外觀 Fuji


有些照片可以降快門速度
讓iso值在最低
感覺外型不耐看,軍艦部還是FM2好看多了,買富士還是X-E2耐看~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