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曾幾何時 X-T 系列就是旗艦的代表,不過在主打攝錄雙棲 X-H 系列推出後,逐漸看到以下犯上的規格出現,9 月初發表的 X-H2 就是個例子,而稍早發表的 X-T5 似乎也從當初的旗艦退居二線,官方給的定位是回歸拍照本位,因此它與 X-H2 同樣都搭載 X-Tran CMOS 5 HR 感光元件與 X-Processor 5 影像處理器,支援 HEIF 格式,有效畫素可達 4020 萬,支援像素位移連拍合併 1.6 億畫素,雖然畫素較前代提升了 50%,不過連拍速度還是維持在 15fps(機械快門)/ 20fps(電子快門 / 1.29x Crop)。

雖說是拍照本位,但錄影規格還是向上提升,從過去的 4K 60p 4:2:0 10bit 提升至 6.2K 30p 4:2:2 10bit,同時還配備 F-Log2,如透過 HDMI 外錄的話則可輸出 6.2K 30p 12bit 的 RAW 影片,其實 X-T5 的錄影規格還是頗威的!

X-T4 當初的機背螢幕採用側翻機構,其實這對於以拍照為主力的用戶來說並不友善,畢竟側翻後的光軸位置也跟著改變,低角度構圖時並不是這麼直覺;因此 X-T5 的機背螢幕改回 X-T3 的三向傾斜,主要為縱向傾斜調整高低角度,再加上直幅構圖用的側翻機構,操作上會比 X-T4 更友善一些。

X-T5 機身防手震支援到 5 軸 7 級,觀景窗規格也有所提升來到 369 萬點 0.8x,軟片模擬的風格多達 19 種,這次並沒有跟著新機推出而增加,雖然用的電池是同一顆不過續航力確有顯著的提升,這次從 600 張提升到了 740 張,並維持 SDXC UHS-II 雙插卡的配置。X-T4 當時空重是 526 公克,加上電池與記憶卡後為 607 公克,至於 X-T5 的空重與總重分別為 476 公克 / 557 公克,應該是有感的吧?!
/// Fujifilm X-T5 重點整理
- 40.2MP APS-C 背照式感光元件
- 15fps 機械連拍 /20 張電子連拍(1.29x)
- 6.2K 30p 4:2:2 10bit 內錄 / 6.2K 30p 12bit RAW(外錄)
- 7 級機身防手震
- 三向傾斜觸控螢幕 / EVF:369 萬點 + 0.8x 放大倍率
- 雙插卡:SDXC UHS-II x 2
- 續航力:740 張(省電模式)/ 580張(標準模式)
- 體積:129.5 x 91 x 63.8(mm)
- 重量:476 公克(空重) / 557 公克(總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