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說除了外觀都一樣。
雖然國際牌與萊卡合作十多年有吧?
但在過去的總會盡量避免聯想,
而且會塑造鏡頭有微調,
或是韌體色彩詮釋不同等等,
不管是買家間謠傳還是廣告刻意塑造,
顏色「想必」是萊卡監修的色調,
鏡頭「想必」鍍膜什麼的都有微調,
總之賣得是一種對萊卡的期許,
讓買家覺得多一萬值得,
當年記得還會附贈Adobe的軟體,
算一算也是挺划算。
這回第一次看到點明貼牌,
除了外在都一樣,令我很驚訝。
不過M4/3好歹比一寸DC感光大,
但高感光能力有沒有超越索尼一寸?
這點我挺好奇的,
與同M4/3可換鏡規格雷同鏡頭相比,
之間的差異也挺好奇的,
另外小片幅有「景深」優勢,
拍近物如食記,光圈不用縮太多,
景深就足夠了,不會有景深淺的困擾,
好比APSC要縮光圈才好拍近物,
快門慢,或是ISO要拉高,都挺掙扎,
何況往往室內光線都不是很足,
小片幅反而可以用更大的光圈全拍,
還可以保留不錯的主題景深。
目前用X100T,
1600萬畫素說不夠用也還好,
過去誒M4/3的1200畫素也用了很多年,
日常家庭紀錄也夠用了,
但當年的高ISO很不濟,
換了富士APSC,
高ISO可用程度提高不少,
可以放心的給他ISO Auto,
快門也可以爭取快一點,
好凝結好動的小孩。
這台設計語言與X100很像,
機頂轉盤與鏡頭光圈環的配置挺不錯,
論設計來說是台對我味的相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