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就是這個光所有底片相機及數位相機,最終決定的關鍵在於光學成像所以鏡頭的屈光率,Coding的方式,在在決定成像的品質所以很多老鏡能為人傳誦,不在於它是那一家做的,而是它的成像素質因此,俄羅斯的老相機至今仍為相機收藏家所爭相收購唷
研削非球面成本高是因為費時費工. 無法經由機械大量製造但是優勢是精度高.且不限制光學玻璃的成分種類如果是鑄造非球面(現在一般都是鑄造非球面或複合式非球面). 可以選擇的材料就受限制另.現在兵器只要還是傳統火藥/炸藥式的. 威力不會比二戰時代強多少尤其是槍械. 加工製造的彈道精準度在過去就已經很高對人用的彈藥貫穿力不會太強. 因為打穿了受的傷反而輕真正要用來貫穿. 會使用衰變鈾一類的穿甲彈
LEICAM3 wrote:剛好手邊有, 先幫你貼.. LEICA M4 KE7A的手冊第六章...(恕刪) 大感謝...^^我找了書架上的藏書,只找到M2的美軍維修手冊,一時之間還找不到這段說明...感謝您的貼圖!^^
vinjoutw wrote:那不知道周杰倫到底唱...(恕刪) 真實的情況是 mobile01 很多人分不出來,所以這個例子明顯有問題.事實上就算拿了費玉清用的麥克風,唱出來的歌聲也很可能還比周杰倫的差.
logaway wrote:我在想數位當道的時代...(恕刪) PS裡的濾鏡效果是可以做出鏡頭效果但是離焦散景那類比式的光波粼粼恐怕不是那麼容易演繹尤其某些鏡頭近拍和遠拍以及光圈全開與縮2格光圈效果差異頗大這都是需要靠經驗來累積的
補充一點,關於Leica的另一個價值:1954 年Leica發表M3,M3可被譽為極至機械工藝的135 RF,至今應如此。後續的M6(1984)、1998的M6 TTL、MP(2003)的機械設計也都是以M3為基礎所設計的。如此早在1954年,Leica即可設計出橫越50幾年的RF機械機構。這一點,就很佩服得國人的執著與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