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R9 vs Nikon F6 vs EOS 1V 來看, 很顯然的, 全手動對焦但又電子化的 R9 在機身性能上,
可能並不如另外兩部....那麼, R9 的價值為何? 機身用料嗎? 測光精準度嗎? 我個人並不覺得
R9 (或 Leica)的電子技術能及的上日本廠商

經典的 M 機, 及最新的數位 M8, 它不是DSLR而是RF, 但支持其高貴售價的原因, 是因為 RF
極難製作或產量稀少嗎?

除了機身, Leica 高昂售價的代表自然是其鏡頭群. 一隻最便宜的 50/f2 可能都快可以買 N
或 C 家的鏡皇

常聽人家說萊卡味.. 恕小弟無知, 也想在這兒就教各位前輩, 如果這味道是因為鏡頭的光學特性
使然, 那麼我想 N 家或 C 家也不乏光學或玻璃工程的博士或專家, "理論上" 難道無法去研究,
進而做出一樣的東西出來?

所以, 是這個所謂的 "萊卡味" 得以讓 Leica 鏡頭的售價居高不下嗎? 或是手工製造的
"人工成本" 高昂到如此地步? Leica 用的機身, 鏡頭材質, 有特別高貴或特殊嗎?
你說勞斯萊斯很貴, 但我知道它用的料無一不是最頂級的.....那麼 Leica 呢?

亦或是, 萊卡就只是因為 "Leica" 這個商標的無形商譽, 而得以用高售價政策來強調自身呢?
小弟蠻好奇, 也純粹只是想瞭解Leica, 沒有要貶低或抬高任何一家公司, 請勿筆戰哦~~
事實上, 有財力的話, 我也想敗一組 R9 + 35-70/f4 來拍正片啊啊啊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