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知道高變焦=畫質下降的道理
仍對原廠的宣傳照感到心動
在旅行前弄到一管
花幾天瞭解鏡頭特性後
就帶D90 + Nikon 35.8 + Tokina 11-16 + Tamron 18-270出發了
以下圖片大多僅縮圖加框,縮圖後的解析度已有下降。
一.旅遊鏡: Tamron 18-270mm F3.5-6.3 VC PZD (B008)
1.首先就是他的廣角到望遠兼具的便利

早上太陽升起沒多久拍的,18mm 廣角端

拉近到100mm端

220mm端

最長焦段270mm端,已可分辨香港旗幟
2.對於高變焦倍率的便利性相當滿意
除了構圖便利外,也可用來拍攝街角路人的動作

香港著名的星光大道有許多雕像與名人手印,其中李小龍雕像是最熱門的拍照點,大多數時段都是人頭,對拍照是一大挑戰,若有長變焦鏡頭就能輕易拍出特寫。

布魯斯-李:你一定要用這角度與時機拍照嗎....


在遠離人群與烈日的陰涼處,就能好整以暇地拍出特寫。

也可觀察人們的行為而拍互動過程

打妹! 這是順便啦,說好這是拍人與人間的互動,想掌握那份生動自然與溫馨。

中環的長階梯遇到婚紗寫真,隨手拍了新娘檢視側拍的過程。

在階梯一角休息時,看到小男孩蹲著,很認真的調整拍照角度,真像個小攝影師啊。
3.吃飯時拿出來當美食記錄也不錯,最近對焦距離45cm,加上高變焦倍率,有部分微距鏡的效果。
其缺點在室內陰暗處也暴露無遺,不夠大的光圈使得拍照時的ISO得提高,不然容易模糊。

香港吃的東西也很有特色,雖然貴了些。背著這鏡頭隨走隨拍,美食也順便拍下了,遇到真正重要的美食,再切換Nikon 35.8吧。

著名的糖朝甜點:端出時還伴隨乾冰水霧,相當有特色。用旅遊鏡B008隨手拍下。

此行最重要的傭記燒鵝,當然就請出Nikon 35mm F1.8,大光圈定焦美食鏡一出馬就是不一樣,可以近距離取角度,也不怕光線不足快門太慢。
結論:
Tamron 18-270mm F3.5-6.3 VC PZD (B008)不愧為近期旅遊鏡的首選之一,遠近皆可拍,重量也較輕,畫質與最大光圈是其罩門,但若考量自由行的便利性,其C/P值的確高。
筆者的B008在變焦環切換時的鬆緊不一,在70-150mm左右較鬆會垂頭,35左右又很緊,不知是單一個案還是說超長變焦鏡頭都有此特性。而在家蹲的Tamron 17-50 F2.8(A16) 的變焦環就很緊實平均且不垂頭。
二.旅遊常用焦段
1.此行約1200張的照片中,大多在等待日落與香江燈光秀時拍的夜景較多,由於不確定夜景照是否滿意,邊拍邊調整設定,所以廣角端的照片明顯偏多,大致而言,旅遊帶顆廣角大光圈鏡與一顆變焦鏡就能滿足大多數的拍照需求。

約1200張的照片可看出,焦段大多落在廣角端,但不表示長焦段無用,有時路邊偶發的情境,長焦段拿出來隨手拍,能攝得不錯的畫面。
2.廣角端在旅遊的實用
旅遊就是看風景,廣角鏡除了拍景還能拍人帶景,實用性也相當高。

港口附近的鐘樓傍晚餘暉,拍到落日反光的星芒。

位置已退無可退的鐘樓取景,此時廣角鏡能發揮效用。

廣角拍人帶景需將人擺在中央重點區,可減少人物變形的狀況。

第一晚沒帶腳架,手持拍攝。

上太平山之後拍攝夜景,將腳架插在欄杆縫隙,啟動延遲攝影與3秒自拍以減少震動。太陽下山後的光影變化快速,是多拍練習的好時機。

太陽完全下山後,快門數值也需適時再調整。

Tokina 116 以11mm端超廣角拍攝。裁切上下端再縮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