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片幅是趨勢嗎? 還有必要選購DX鏡嗎?

不知道FF能不能出18-200、甚或18-270這種規格的鏡頭?做出來了會多大支,要多少錢?
有些朋友常會忽略的一件事,就是能像他們一樣買得起FX的人並沒有很多。要是我有能力買一台FF機身和一堆FF鏡頭,我也會考慮一下以後帶一堆很重的東西出門,但問題就是我沒那個錢。今天如果FF可以降到三萬,就算拿同樣機身換上APS感光元件起碼也能降個幾千,那我當然還是選擇APS。因為就算是三萬元的APS我一樣買不起,只能買二手機硬撐。更別說APS鏡頭總是比FF鏡頭小顆好帶又便宜,也更容易做高倍變焦,即使畫質鬆軟但總是拍得到。所以一樣有人會去買24倍變焦的小砲DC
簡單地說就是,這個社會上還有很多人沒辦法(或可能不願意)多花「一點點」錢去追求品質。所以買APS的永遠會比買FF的多,就好像買DC的也永遠比買DSLR的多一樣。我某位友人就算是有職業上的需求,也是只能拿個小砲DC去拍飛機,像我這樣可以買二手DSLR和比機身更舊的副廠低階小砲鏡頭來拍飛機的已經算是奢侈的了,而且還拍不太到Orz
Live long, and prosper!!
robuni wrote:
觀念正確很重要,AP...(恕刪)

APS本來強項就是望遠,無庸置疑

ex拿高畫素的5D2接200/2打鳥來裁切(剩下13MP),可能還沒有50D,200/2打鳥來的清楚






Canon機身鏡頭年份持續整理 ericanon.blogspot.tw
樓主!!!
森林大火了
你該不會c家跑來這發文???

Cabnet wrote:
您說的只是對了一半!...(恕刪)


推推推 重點就是在畫素 切完足足少了一半 才500萬
500輸出大一點完全不夠 10*12大概就頂了吧
買台機身至少要撐個一兩年
一兩年內專業攝影師要輸出不超過10*12太難了啦
R6.2 wrote:
高畫素的5D2接200/2打鳥來裁切(比較APS剩下13MP),還沒有50D,200/2打鳥來的清楚...(恕刪)
那是因為5D2的畫素密度不如50D,但是如果鏡頭的光學解像力不配合,光提高畫素密度也是枉然。您光說「望遠是 APS-C 的強項」,中間省略的觀念,難免會讓一代接一代的新手陷入這種片幅迷思,難怪會問出「全片幅是不是趨勢」這種問題。
robuni wrote:
那是因為5D2的畫素...(恕刪)

倒是頗好奇的您反向的說畫素密度這幾個字
是覺得哪一天FF的畫素密度會超越APS嗎?!
如果是的話,等那天再說也不遲,倒是那一天到來的往前推每一年,APS的確都是比FF更適合拍攝望遠的
現在APS已經在15MP左右了,FF此時應該要40MP
倒是APS到20MP時,FF不知道會不會跳到50MP以上?
繼續向上延伸,FF不大可能會有追上APS密度的一天的,所以APS適合拍攝望遠的一行字依舊成立
Canon機身鏡頭年份持續整理 ericanon.blogspot.tw
Horology wrote:
不需要一張一張裁啊,...(恕刪)


用DX格式下去拍??

我有沒有看錯這句話??

FX機用DX格式裁切下去拍

那拍出來的效果肯定會比加1.4倍鏡還差

用1.4倍鏡後損失的是鏡頭的銳利度而已

但是用DX格式裁切下去拍

損失的不只是鏡頭的銳利度

還有畫素的損失

DX裁切??

你............虧大囉!
R6.2 wrote:
APS適合拍攝望遠的一行字依舊成立...(恕刪)
我沒有說您這句話不成立,但 135 FF 與 APS-C 本就是各有市場,互不取代,135FF 就是靠畫素密度低來提升高 ISO 純淨度的,所以不會也沒有必要去跟 APS-C 機的畫素密度。片幅本來是一個很自然的東西,就像過去底片機時代,要放越大,就要越大的片幅,如此而已。我不會特別去強調哪種片幅適合拍攝望遠、哪種片幅適合拍廣角,因為省略掉中間那些解說,這樣的句子很容易讓新手產生迷思,還是回歸到「依需要畫面的大小來選擇最恰當的片幅」比較好。如果大家都很清楚,那我就不再回文了,免得讓人有不同片幅擁護者筆戰的感覺。
mhyue wrote:
沒有長期拍鳥與運動的...(恕刪)




這張d300+600mm拍的照片,是每秒8張的高速連拍,再經過些許裁切,如果用d3裁切後畫素大約只剩40%
有些經典的畫面需要高速凍結,這時機身需要有高速連拍性能,再加上儲存速度最快的記憶卡
所以說d3可以拍到d3x拍不到的畫面,因為d3有著最快11fps連拍超越d3x的7fps,這是機身的暫存記憶體是很貴的,還要廠商生產高貴的高速(100MB/秒)CF記憶卡,既使,D3X未來也有11fps,但價差還是很大的,所以拍鳥與運動d300>D3>D3x
我認為光線好的白天時,畫素密度高的aps比FF的可用高iso還來得重要
FF在風景人像的優勢,這方面aps機身有哪一些發揮不了,因為差異不大吧!只是需要的人要更好得畫質,但是未來科技應該會克服高iso雜訊的
樓主多慮了

全片幅或許是高階機種的趨勢,但永遠不會是整個DSLR產業的趨勢

未來的趨勢應該是依照需求規格分化,君不見FX機種越來越多,但是市場上還是會出現像是Olympus E-P1這種反其道而行的超小型機種,而且銷售趨勢顯然比FX機種有過之而無不及。

建議採購相機設備時以目前與近期的未來之需求為考量,如果看著三五年後的需求然後決策現在買東西的方式,有時只是好高騖遠而已..........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3)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