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必須直上全幅機嗎?還是要看你拍攝的需求吧!

如果很愛淺景深
全幅機就比APS-C好很多

http://www.photozone.de/canon-eos/531-sigma1750f28os

Sigma AF 17-50mm f/2.8這隻鏡頭,裝在APS-C
等效全幅機的 "27-80mm f/4" ,後面的光圈值是景深(DOF)

所以買了很貴的85mm f1.4 鏡頭
裝在APS-C上的話,景深效果就變成光圈 f2 (雖然等效焦長也變了)

85mm的各種光圈景深效果可參考下面網址
http://www.kenrockwell.com/nikon/85mm-bokeh.htm
PS. 上面的筆者是用D300測試就是






gawi wrote:
如果很愛淺景深
全幅...(恕刪)


這樣的說法不甚完全,焦比(光圈f/#)代表了一支鏡頭速度的量

若能等效的話,難不成片幅越大測光出來快門速度要特別快嗎?

景深雖然會被片幅左右,但是其影響根本不大

同焦比下影響最大的是焦長,而左右焦長的是不同片幅的裁切因素

小片幅要達到與較大片幅者的相同視角,焦長必較短之

則相同對焦距離下,景深長度會越長 (越深) (此種作法兩者透視感相等)

但是若焦長固定,則因小片幅者視角較小,若要與大片幅者用同主體比例構圖 (透視感不同)

對焦距離必較長之,景深長度也會越長
yunyunhome wrote:
別忘了,D7000的...(恕刪)

這篇好熱鬧,我也來湊一腳,剛點進去樓主所提供的連結,
我唯一不太能理解的是他是怎麼測試動態範圍的?
Nikon所提供的資訊唯一和動態範圍有關的只有RAW最多是14Bits.
但是兩台都是14Bits,我實在不知道該網站是怎麼測試出兩者動態範圍的不同?
難道是對同樣反差的場景各拍一張,然後用眼睛看哪台細節比較多嗎?
這又不是比解析度可看測試圖有幾條線.
別忘了目前主流的螢幕頂多只有10Bits,而JPEG更只有8bits
目前對於動態範圍可沒有一個標準的測試流程,
頂多就是看看Sensor有幾個bits,然後換算他能紀錄多少資訊,
充其量只能說14Bits的機種會比12Bits的機種好.
同bits的機種哪台動態範圍好,我想連原廠也很難PK給你看.

weechia wrote:
對喔~ 原來是在討論 "風景" 啊~
但依然還是fx好用喔:
變形:
主要是透視變形, 12mm的遠比18mm嚴重喔~
更不用說16mm和24mm的差異了~
一輩子只拍風景:
很好, 這樣就沒有困擾了~


這實驗很容易做

拿14-24mm F2.8用在FF與APS上,一個用16mm,一個用24mm,看看"透視變形"有多麼嚴重就好了

我真的很想看這"變形的差異"有多嚴重呢...
拍照的是人,相機只是工具而已...
一但了解個別的優點與特色,甚麼機都一樣!!!


ekinliao wrote:
看來兩位眼力都不錯....(恕刪)

M43也拍這麼美
果然是高手阿.......

kirisima wrote:
看散景囉@@
看久就知道差在哪了
FF比較容易拍出空間感跟立體感..(恕刪)


常常上網看一些照片比較
真的有同感
專用鏡拍出來真的比中央裁切機較有空間感跟立體感
尤其是拍大景
但是覺得有差卻買不起真是種折磨
SONY趕快來個全幅誠意大放送吧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2)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