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c625hk wrote:
多謝你的提點 !你的...(恕刪)
樓主:
大光圈主要是
1.在於取景有良好明亮度,特別微光或室內,觀景窗內影像就是非常明亮舒服,2.8和4是相差一級,也就是進光量大概差到二倍,再下一級F5.6就是四倍,這個也是很多喜歡大光圈鏡頭,真的是舒服。
2.就是大光圈因為進光多,在越暗地方越能體會到對焦反應,因為AF SENSOR本身也是利用鏡頭進光分光到光電元件上比對相位,所以在越嚴苛環境越能看出差異,但在超大光圈因為有對焦精準度考量,所以對焦速度反而又下降以精準度優先。
3.高速快門需求,通常一個機身的ISO能力是有限,所以當需要一些較高快門來凝結動作,這時候就需要大光圈,因為糊掉就沒有所謂畫質可言,所以就算縮光圈可以獲得最佳畫值,但一些主提是沒有機會可以縮光圈空間!
16-85就是DX版24-120一樣,屬於便利好用鏡頭焦段,但dx版通常可以做到較便宜且畫質不錯,除非是有心想要上FX機身,否則沒必要用貴很多的這顆來代替16-85vr,而且鏡頭焦段規劃並不是單純看數字,標準鏡通常都是還涵到廣角焦段,也就是最少是18mm,否則就差那一點點,可以又要換上另外廣角變焦鏡頭,這樣會很不便,除非這顆鏡頭單純做人像,那就還好!
17-55是一顆又大又貴又重鏡頭,這顆當年是配在D2h那時期,是最早開始DX前幾顆老鏡,算給職業攝影用,有點年紀的鏡頭,一般用戶除非有上面大光圈需求,否則不建議購買!
D7000, D300, 與隨身鏡之測試(17-55mm, 16-85mm, 18-200mm, 18-55mm, 24mm F2.8m, 35mm F1.8 與 Sigma 30mm F1.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