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syincp wrote:樓主列出的鏡頭都是很...(恕刪) 單純拿黑5/6來比較的話可以來這參考原廠公布的大多是能發揮得淋漓盡致的鏡頭,可能是95分,當然榜上無名的可能是90分85分,最大的差異還是邊緣畫質了
其實一般鏡頭都夠了,很少人看照片用百分百看照片,你如果用過老鏡跟現在鏡頭,你就會發現解析度差距不大,反而一些老鏡拍出來的色澤是現在新鏡頭拍不出來老鏡鏡片有加一些重金屬色澤是新鏡不能比,有機會你將50mm老鏡跟新鏡一比就知道了,從ais 50mm f1.4 .af 50mm f1.4.af-s 50mmf1.4色澤的變化老鏡色澤較豔麗因為新鏡頭玻璃不能加重金屬,所以拍起來色澤會比較淡nikon新鏡加N字是抗耀光較強至於是不是有需要花大錢買N字頭的鏡頭,就見人見智,本人較喜歡AF鏡頭耐操不容易壞好保養便宜,本人最常用的是NIKON AF 20-35mm F2.8(已經停產)這顆可以說是鏡頭蓋了
D800的畫素密度低於Canon 60D的1800萬畫素所以我相信D800就算搭配老鏡中央畫質一定還是遠勝DX機身但邊緣畫質真的就必須很經的起考驗了...其實還有另一點蠻好奇的,解像力沒那麼高的老鏡頭,在高像素的D800上,邊緣略顯不足而D700就沒這問題那假如用D800拍照時把圖片大小調整為跟D700一樣的1200萬畫素是不是就不會有邊緣畫質不足的問題呢?這點我到蠻好奇的
arclen wrote:在使用d7000+1...(恕刪) 為什麼只有早晨和黃昏會覺得"怪",而換上大光圈的鏡頭又不會?是否因為光線變暗後,快門較慢而導致輕微手振的現象?換上大光圈的50/1.4後至少可以再快兩級,所以比較不會有問題?也許您可以試著黃昏時上腳架來測試16-85,看看是否還會覺得解像力下降。其實以您的經驗,或許就證實了我所認為的"因為像素密度變高,而導致手振更容易顯現的"。
2sc wrote:為什麼只有早晨和黃昏...(恕刪) 是上腳架拍過才這樣覺得當然防手震是關閉的狀態不過16-85已售出現下是換成17-55今日隨手拍的感覺已達滿意感覺真的與16-85差異堪大若說16-85是銳利,那17-55算是柔密重要的是顏色,終於不用再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