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的光圈值裡,F2.0→F2.8→F4.0→F5.6→F8.0→F11→F16,
這些光圈的進光量都互為兩倍的關係,
也就是說,從F2.0縮成F2.8,或者是F2.8縮成F4.0,
進光量就會減半,快門開啟時間要乘以二才會得到相同的曝光量。
如果機身是設定成每1/3EV為增減範圍,
則轉盤轉一格,對應的EV/光圈/快門,
都是增減1/3。
Nikon的VR-II,號稱可以讓快門慢四級....
如果真的可以的話,就是讓快門從1/125→1/60→1/30→1/15;
如果最大光圈只有F8.0,
有VR-II加持的話,手持拍攝成功率相當於同焦段F2.0,
因為F8.0 →F5.6 →F4.0 → F2.8 →F2.0,也是差四級。
d48980021 wrote:
今天很無聊的和朋友在...(恕刪)
這個…很難比較吧
除非找同一個人,在設計過的光圈快門下
連拍幾百、幾千張下來,再統計模糊的照片
不然…變數實在太多了,意義不大
就我個人的經驗(k10d),隨手拍拍的話
2級有9成以上的成功率、3級就降到6-7成、4級幾乎辦不到
而用心拍的話(ex:使用射擊要領、靠柱靠牆等),可把4級的成功率推到5成
最高曾有6級的紀錄、不過…這只是檀花一現,不值得一提
以相同原理作用的as(還是sss)應該也差不多才是
話說各家18-200旅遊鏡
mtf及鏡頭特性、光圈有些許差異
但拍出來的照片…畫質上好像沒有很大的差異
至少在pbase上看了約500張都是如此
不過,我個人同意鏡頭防手震"理論上"會比機身防手震好一點
但那一點是不是要用$$來換,就見人見智囉
但是 Sony (KM?) 某些鏡頭也不會多便宜 (70 - 200mm F2.8?)
最大的問題, 就是他的閃燈接點完全不一樣, 連一般自動的外閃都不行,
這就是我用一次 KM A200 後不再碰 KM (現在 Sony) 的東西的原因.
個人目前雖用 N 牌的東西, 但卻不是什麼 Fan, 我只管好不好用!
如果不在意價錢, N 的 18 - 200mm VR 當一機一鏡會是最好的選擇...
如果你要上鏡皇的等級, 品牌有差嗎? 都嘛很貴...
如果你的目的是一機一鏡,
(我的原則就是這樣, 因為還要玩 HDV, 根本沒時間換鏡頭)
這樣的組合可以讓你撐很久了,
如果一機一鏡要畫質好, 又要防手震...
就 5D + 24 - 105mm IS 囉...(這也是我目前的目標之一)
至於 Pentax...我家隔壁的鄰居就是用 K10d + Sigma 18 - 200mm,
買了一星期就後悔了,
一來該鏡頭質感較差, 二來其他鏡頭也不好買...
看了我的 D80 + 18-200mm VR 後, 就換了...
在台灣, 不是光考慮一些表面的東西,
買不買的到鏡頭, 賣不賣的出去 (價差?) 都是重點,
要不然我早就弄一台 Panasonic L1 來玩了...
klein3358 wrote:
但是 Sony (KM?) 某些鏡頭也不會多便宜 (70 - 200mm F2.8?)
選系統可能是進入DSLR最困擾的決定之一
你說的那隻70-200 F2.8 說他貴我覺得還好,畢竟鏡頭是一分錢一分貨
不然Nikon 那28-70 F2.8 不用賣一支五萬附近。
Nikon 18-200 VR 的價格已經可以買一套 a100 kit 小弟剛好是用sony a100+sigma 18-200
199mm 也是f5.6
200mm才會變成f6.3
1/3 sec 快門我都還可以手持拍

防幾級手振主要還是要使用者與拍攝題材。
拍會動的小孩與動物。防手震用途不大,快門降低到1/10秒 基本都糊掉了這時候高ISO與閃燈才可以救。
http://www.flickr.com/photos/earl258
klein3358 wrote:
至於 Pentax...我家隔壁的鄰居就是用 K10d + Sigma 18 - 200mm,
買了一星期就後悔了,
一來該鏡頭質感較差, 二來其他鏡頭也不好買...
看了我的 D80 + 18-200mm VR 後, 就換了
我也想換


a100+sigma 18-200 大約只要32000 以下包含CF卡就可。
D80 18-200 VR要五萬五千附近